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家族摆手舞的教育价值及传承路径探析

    汪玲蔚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想,并且有重要的育人价值,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土家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是当代重要的教育资源.本文从传承摆手舞的必要性出发,挖掘摆手舞的教育价值,探索摆手舞的传承路径.

    土家族摆手舞学校教育传统文化

    基于"互联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范燕华龙有成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不断丰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将"互联网+"与舞蹈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互联网+"导入舞蹈教学情境、应用"互联网+"教学讲授舞蹈动作、应用"互联网+"教学模式强化视听效果、丰富课外教学等教学策略,以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跳舞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互联网+"舞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宋代缠足金莲舞步分析

    迟若杉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是中国从汉唐时期到明清时期之间的一个转折时期,宋代舞蹈在继承唐代舞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由于宋代崇尚儒学的文化背景及理学的出现,使得女性缠足逐渐流行,并对这一时期的舞蹈形态、舞蹈步伐和舞蹈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缠足"这一社会现象入手,浅析宋朝舞步的基本形态与背后的文化渊源.

    宋代缠足金莲

    "废墟"在二战后中国电影中的影像表达与本土化实践

    林如隆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西方审美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废墟"既是艺术性的,也是民族性的.二战后中国电影对"废墟"的关注形成了现实主义与古典美学双重交织的影像特征,不同的创作路径背后蕴含着对"废墟"运思方式的差异,反思两重维度的内在流变与对冲关系可知,中国电影对"废墟"的关注始终保持高度自觉的"抒情""写意"追求,在"崇实"的基础上,展现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回望与复归.

    中国电影废墟现实主义古典美学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与城市化:都市空间的多维解读

    张蝶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中国,城市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地理概念,而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现象概念.城市不再只是高楼大厦和交通拥堵,它们充满了多维性的元素.城市空间不再仅仅是物理的,还包括了文化、历史、社会和情感的层面.城市不再只是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还承载着人们的梦想、挫折和希望.在这个多元且复杂的城市空间中,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不同层面的都市生活.从拆迁潮引发的家庭纷争,到城中村中的底层劳动者,再到高楼大厦中的职场白领,电影通过各种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揭示了都市空间背后的多重层次和矛盾.探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如何通过不同的影像、叙事手法和视觉表达,呈现和解读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空间的多维性是必要的,关注电影如何通过镜头捕捉城市的物理景观,也要关注电影如何反映都市文化、社会问题以及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本文旨在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独特视角观察城市化,并探讨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媒介如何参与和塑造城市化进程的.

    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城市化都市空间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雒婵玉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作为一种集合了视觉、听觉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电影中加强音乐艺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电影作品的诠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电影音乐中融入各种民族音乐元素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电影作品中更多地应用民族音乐元素,不仅可以增强电影音乐的情感色彩,还能够为电影赋予独特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影艺术和民族音乐的发展.

    电影音乐民族音乐元素情感传达

    中西方电影悲剧美学比较——以影片《黑天鹅》与《霸王别姬》为例

    王思琪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黑天鹅》和《霸王别姬》两部悲剧电影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它们在悲剧美学表现形式上的异同.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台词以及镜头语言,发现电影在人物形象力量的借用和命运的压迫方面存在共通性,但在同样是生理性死亡的悲剧结局安排下,悲剧产生的环境、悲剧的表现形式、悲剧的审美体验有所不同.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悲剧美学在电影中的运用,并对人生的困境和复杂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西方电影悲剧美学《黑天鹅》《霸王别姬》

    叠态的螺旋——国产刑侦电影《回廊亭》"双女主"人物模式分析

    扈添艺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回廊亭》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小说《回廊亭杀人事件》,是国产刑侦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双女主"人物模式独具特色,本文聚焦"双女主"人物模式,通过分析作品中该模式的具体体现、模式的优劣,探讨"双女主"人物模式对国产刑侦电影创作的启发价值与意义.即《回廊亭》中的"双女主"人物模式增强了电影主题的呈现,渲染了演员的表现力,提高了电影主题的表达效果,不断激发受众的兴趣,是当下国产刑侦电影创新与探索的重要方向.

    国产刑侦电影《回廊亭》"双女主"人物模式

    从艺术社会学角度看黄建新的"都市三部曲"

    张红格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建新导演的"都市三部曲"以讽刺幽默又贴近生活的风格成为研究 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和电影业的重要史料,因此,本文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是如何反映社会的;另一方面,"都市三部曲"也成为一种艺术现象,笔者力图通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总结影片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艺术社会学"都市三部曲"艺术现象

    香港喜剧电影艺术美学发展分析

    孙昕玮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喜剧电影有过辉煌时期,也有过低谷时期.作为香港电影史上重要的类型电影之一,香港喜剧电影为香港电影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喜剧电影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风格十分特殊,真实地再现和反映了当时香港的社会环境,制片人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加入影片之中,向观众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当然社会环境、人文情感等各种因素都在制约和影响着影片的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喜剧影片就此诞生,并开创了无厘头喜剧的先河,最初的香港电影只追求娱乐化,能否让观众"笑"是判断一部喜剧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后期的香港喜剧片不只是"娱乐至上",他们将人文价值、艺术美学、思想内涵等更深层次的情感加入其中,这为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增添了宽度和深度,本文将从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美学特征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

    香港电影喜剧片类型电影电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