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声乐学习过程中"阶段性理论"的实践及应用

    王晶晶刘洁琪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习者需要在不同的阶段逐渐发展其声乐技能和表达能力.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阶段性理论"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及应用,强调个体化教学和关注学习阶段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引言部分介绍了声乐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过程的复杂性.阶段性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指导原则,强调了因材施教和关注学习阶段的重要性.论文概述了阶段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并讨论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特别强调了阶段性理论对声乐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针对声乐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学习者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强调了阶段划分在声乐教学中的个体化教学意义.对每个阶段,老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其声乐技能.

    阶段性理论声乐学习个体化教学学习阶段教学指导

    民族音乐文化与中小学合唱教学的融合探究

    周逍潘星宇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音乐作为我国特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在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文化占据半壁江山.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时间的沉淀,要想保持永久活力和创造力,就要通过多样化途径将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传播和推广.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是弘扬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合唱教学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美育具有重要意义.合唱教学是中小学美育不可或缺的教学途径.将民族音乐文化与中小学合唱教学相融合,利用合唱形式展示民族音乐的艺术性和歌唱性,使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艺术与教育相结合,既是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小学合唱教学

    浸润式音乐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归因与实践策略

    李昱洁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浸润式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育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合作精神,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特质等具有重要意义.浸润式音乐教育的现实归因在于美育地位由"选修课"转为"必修课",教育资源由单一资源转为多元资源,学生需求由技能训练转为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围绕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知识与素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综合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提出沉浸式音乐教育的实践策略,从而更好地实施沉浸式音乐教育,为美育浸润行动提供支撑.

    浸润式音乐教育美育浸润全面发展

    构建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汪英亮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然而,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特色不鲜明、艺术实践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应用型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以逐步完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师资体系建设.

    应用型人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

    从雷默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看我国学校音乐教育

    王雨婷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1 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首次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思想,此后尽管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唯一不曾改变的便是审美音乐教育思想.由此可见,审美音乐教育思想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主流思想.这种审美音乐教育的范式与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内核"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不谋而合,不论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的课程标准的编写,还是学校音乐教学中的教学范式都体现了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中的思想.

    审美音乐教育雷默教育思想《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试论音乐快板的艺术特色——以作品《宁夏美》为例

    项辉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快板这一形式经过专业艺术家的加工改造,发展成为运用范围极其广泛的艺术形式.音乐快板是电子音乐与快板艺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式,使快板艺术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以音乐快板《宁夏美》这部作品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形式分析法分析音乐快板的艺术特征.

    曲艺音乐快板艺术特色

    普通高校合唱现状及改进措施

    邱华翎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校而言,合唱教学是提升学生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最佳方式,能够推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因此,合唱已经受到了众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通过科学地练习,学生能够领悟到四个声部碰撞出的美妙和声,使学生做到热爱合唱并且享受合唱.通过小组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巧妙结合以及教学元素的多元化,普通高校的教学水平在逐渐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方面的人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高校合唱现状作为基点,通过合唱的历史、当今现状以及改进措施来进行论述.

    高校合唱教学现状教学方式

    山西民歌走入俄罗斯的路径探析

    朱文斌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民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深受国内外听众的喜爱.21 世纪以来,随着中俄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山西民歌也走入了俄罗斯,成为中俄文化交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本研究旨在探讨山西民歌走入俄罗斯的路径,以期为中俄文化交流提供有益的借鉴.

    山西民歌对外传播俄罗斯

    江西古琴教育口述史研究

    赵雅洁刘冬晴黄苗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江西地区的古琴教育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龄段的琴人进行口述访谈,口述史能为江西古琴教育史研究提供佐证.研究通过个体的口头叙事及由此建构的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记忆,理解江西古琴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变迁,并实现代际间古琴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

    古琴教育口述史江西

    提高基层群众演唱技巧的途径——以北海市老年大学为例

    赵玉萍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乐表演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其参与者主要是中老年离退休老人,这一群体有充足的时间和饱满的热情,但缺乏相应的声乐演唱技巧,而目前的老年大学的声乐教学也未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以北海市老年大学为例探讨提高基层群众演唱技巧的途径,以期提升基层群众的声乐演唱水平,促进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基层群众演唱技巧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