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戏曲电影《春闺梦》的间离美学研究

    冯俊敏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第一部"新概念戏曲电影",郭宝刚导演的《春闺梦》以虚实叠加的叙事手段和抽象化的表现形式将戏曲电影的美学风格推向一种兼具现代性与风格化的新层次,同时,这些手段也将戏曲与电影两种艺术的间离性进行了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属于戏曲电影的间离美学,在帮助观众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戏曲电影美学风格特殊性的一次再确认.

    戏曲电影间离中国戏曲互动

    《隐入尘烟》——现实中的乌托邦

    陶思妤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入尘烟》运用充满诗意的镜头语言将西北地区的农村图景和农民的生存现状呈现在银幕上,无论是乡村环境还是主题精神都以人物为中心,折射出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边缘地带还有一群"失语者",这些底层人民的卑微、浪漫和遗憾以及对生存困境和生命轮回的思考都在这部现实主义电影中得到了记录和关怀.本文试以《隐入尘烟》为例,从符号学、精神分析和作者论三个维度解读中国式乡村和农民,让观众深刻感悟底层人民的内在精神,理解影片所表达的浓厚的人文关怀.

    符号学精神分析乌托邦作者论

    动画电影《深海》:空间建构·视觉隐喻·人文关怀

    黄雪婷李涤非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画电影《深海》以主人公参宿寻母为故事线索,通过对现实空间、意识空间与回忆空间的影像书写,表现了抑郁症患者在失意状态下的彷徨与困顿.导演突破近年来院线动画的题材类型,以绚烂的粒子水墨色彩,构筑了作者主体性强烈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影片的空间建构、视觉隐喻和人文主义关怀方面展开论述,探究作品的叙事方式、符号指涉,并尝试从近年来的动画电影类型和序列中考察它所处的位置,及其对完善动画电影生态的现实意义.

    《深海》空间叙事影像符号抑郁情绪

    偏执的梦境:悬疑电影《河边的错误》的类型反叛

    李子豪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数国产悬疑电影仍以"悬念的营造""隐喻的符号""结局的反转"作为自身的叙事技巧,具体表现为关注案件或结局.然而,电影《河边的错误》从客观案件叙事转向人物心理描写,将悬疑电影的表达梦境化、荒诞化,这种转向不仅有利于打破当下悬疑类型电影叙事的程式化和公式化,对悬疑类型电影进行反叛与突破,更为国产优质悬疑电影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有益思考和启示.

    《河边的错误》国产悬疑电影梦境化类型反叛

    电影《扬名立万》空间叙事与隐喻功能探究

    何佳仪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叙事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探寻电影的叙事意义.《扬名立万》是2021年上映的一部悬疑喜剧电影,全片采用了封闭式的场景和"剧本杀"式的情节设定,完成了一场对"杀人原因"的推理与探索,通过略带幽默色彩的视觉风格,化解了时代与情节的悲痛,从而反衬出"大义"的主题情感.本文通过对电影叙事空间的拆解与分析,从时代空间、场景空间和故事空间三个方面,来阐述电影中空间叙事的应用,论述其对电影叙事所起的推动作用与隐喻功能.

    《扬名立万》空间叙事隐喻

    浅谈京剧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

    李响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元素在中国动画发展初期就被融入其中,以京剧为主的传统戏曲服饰,凭借其多样的款式、丰富的色彩、富有内涵的纹样等特点,为当代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无限的想象力.基于此,本文对戏曲动画角色的服饰进行了溯源和分类,总结了戏曲动画(包含写实动画与写意动画)的服饰设计特点,分析了将戏曲服饰元素应用于动画角色设计中的特点,论证了将戏曲服饰元素应用于动画创作的创新路径,旨在为"中国学派"动画的不断发展贡献力量.

    京剧服饰角色设计戏曲动画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与提升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路径探索

    李茵音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愈加重要,为解决学生对传统音乐欠缺兴趣理解以及学校教学内容和传承存在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对培养与提升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育内容等多种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小学音乐教学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素养路径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卢泓予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旨在为我国中小学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成败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教学理念落后等发展瓶颈的农村地区.因此,改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音乐师资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此,高师院校还应着重探究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与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致力于为农村中小学校输送优质的师资资源.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构建符合现代教育形势的专业教学思想,推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优化和发展.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的相互联系分析

    李鸣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和乐理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视唱练耳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唱出乐谱上的音符.而乐理教学则通过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规律,包括音程、节奏、调性等方面的知识.视唱练耳和乐理教学相互联系,视唱练耳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理知识,而乐理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视唱练耳训练.这种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使他们在声乐表演中更加出色.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视唱练耳与乐理教学的相互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音乐能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高职声乐教学视唱练耳乐理教学

    材料逻辑分析方法在"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黄燕君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导动机作为"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中材料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析方面,在作曲作品的创作、作品材料的构建以及作品二度创作(表演)的诠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综合院校"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存在"重框架、轻材料"的情况,往往忽略了主导动机在构建作品材料逻辑中的重要性,这制约了作曲创作思维、作品分析能力以及二度创作(表演)表现力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材料逻辑在作品构建中的重要性,以及"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挑战.在丰富作品分析实例、展示分析过程、辅以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在曲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应用材料逻辑方法的措施,以体现材料逻辑分析的理念.强调材料逻辑分析方法在作曲技术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以探索切实可行的曲式教学实践经验.

    主导动机材料逻辑作品逻辑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