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0年以来我国网络微短剧的叙事策略分析

    刘沿言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网络微短剧自 2020 年起迎来了质量上的蓬勃发展,但因受到单集时长的限制,呈现出了相似的叙事特点.本文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数据,归纳出这一时期网络微短剧的叙事策略:叙事时间集中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叙事空间单一有限;采用多变的叙事视角和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以此展现矛盾制造的最大化效果.

    网络微短剧叙事策略叙事时空

    《河边的错误》:悬疑片中作者风格的探析

    郑子怡张燕梅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边的错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导演魏书钧在原著取舍与自我风格表达之间取得了平衡,使得影片兼具类型化色彩与作者风格.本文借鉴"存在主义""死亡叙事""元电影"等理论,从人物关系、叙事视角、情节组接三方面探析《河边的错误》中作者风格的流露.

    《河边的错误》存在主义解构主义元电影

    电影戏剧冲突中的色彩对剧情的推动——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例

    王芮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例,深入探讨了色彩在动画电影中推动剧情发展和凸显戏剧冲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如何通过色彩的运动性、时间性并结合蒙太奇技术推动剧情发展并增加电影的情感深度.本文特别指出,在《千与千寻》等作品中,色彩不仅美化了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变化和对比强化了剧情的紧张感和冲突性,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本文强调,通过色彩推动电影剧情是电影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崎骏的作品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剧情推动宫崎骏色彩

    论动物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的创新性表达

    战肖飞战肖悦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用生态视野观照自然和人类,传递出浓厚的生态关怀和人文关怀.该纪录片在延续用生态意识构建的"天人合一"价值观的基础上,为同类题材纪录片拓展了新的创作维度.本文从三个层面探讨该纪录片潜在的创新表达:动物主体本真性书写,改变了单纯景观化逻辑再现的非本真性动物展现,完成了对动物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城市文脉的生态化表达,以鲜活的动物意象取代作为人们最初认知城市肌体的中介的建筑符号,完成可持续传承的生态城市建构;城中动物的新课题呈现,延续本雅明的主体意象批判并进而探讨城市与动物共生的新议题,为此后动物纪录片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创作思路.

    《我们的动物邻居》动物纪录片创新表达

    浅析电影《别告诉她》中的华人家庭新形象

    王青青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美籍华裔导演王子逸执导的电影《别告诉她》,以跨文化的家庭情感冲突为背景,讲述了一名在美国长大的华裔女性碧莉得知奶奶患癌症晚期后回到中国与家人团聚的故事.电影选取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作为切入点,但在冲突之下,凸显的是中国文化最重视的家庭之爱,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国大家庭的新形象:一个由"孝"联结的离散型家庭;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互助型家庭;更是一个以"后代"为希望的成长型家庭.这种家庭结构不仅受到传统儒家"家"文化的影响,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离散型互助型成长型华人家庭形象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影视表演教学方法研究

    杨钦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领域,教育资源的分配、教学效率的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作用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互联网教育影视表演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中国音乐史"分析

    周乐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国音乐史"的相关内容逐步融入中小学音乐教材,通过结合具体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加强学生对民族民歌的理解,从而带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意蕴,通过学习"中国音乐史"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中小学音乐教学目标.

    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国音乐史"民族声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职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徐艳霞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倡导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在高职音乐教育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要强化奥尔夫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引入课堂,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改革目前的音乐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相融合.同时,要从职业教育和师资方面提供坚实的支持和保障.

    "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文化底蕴主导地位主体性融合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民族器乐教学研究

    胡锐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民族器乐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民族器乐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教学质量关系到高职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民族器乐教学在理念、课程、方法、资源、师资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新理念、深化改革、共享资源、强化师资等推进民族器乐教学改革的思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构建教学平台、推进资源共享、强化实践锻炼、加大政策支持等,为民族器乐教学改革提供保障.全面提高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民族器乐教学质量对于培养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传承和创新中华音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高职教育音乐表演专业民族器乐教学

    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多元化拓展

    邱鸿生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将经典作品与现代曲目相结合,引入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元素,充分利用数字化音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互动教学等方法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更有针对性,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与此同时,建立多维的过程性评价系统,并将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既能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充分、客观的体现,又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基于此,文章对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的多元化拓展策略展开探讨.

    高职院校视唱练耳教学多元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