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教育视域下川剧的传承研究

    钟雪怡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国家级艺术类非遗,川剧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艺术教育价值,但其传承教育遇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阐述川剧教育的四大途径,分析各个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数字虚拟博物馆、培养接班人、提高教师水准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为川剧教育寻找更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川剧在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艺术教育非遗川剧

    影视剧和儿童剧在创作与表演上的差异分析

    彭韧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影视剧和儿童剧在定义、特点、叙事方式、表演方式和舞美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两者在创作与表演上的不同之处.本文旨在理解不同类型戏剧的创作特点,推动我国戏剧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影视剧儿童剧叙事方式表演方式舞美要求

    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比较与趋势分析

    张丹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剧和京剧都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优秀剧种,但两种剧种的戏曲风格却各有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越剧与京剧在文化背景、唱腔伴奏、表演风格和化妆服装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越剧与京剧的戏曲风格特色,更好地促进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

    越剧京剧戏曲风格文化背景

    无动无为戏:重议动作之于戏剧叙事的内在推力

    杨晨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表示,动作是戏剧的独特呈现方式,即在表现内容上,戏剧关乎行动,而在表现手段上,戏剧又关乎动作.因此,人物动作是使剧情具有戏剧性且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元素.本文旨在探讨动作之于戏剧表演实践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当下舞台实践提供革新思路.

    戏剧人物动作剧情舞台

    浅析表演中潜台词和内在语的重要性

    王冠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潜台词和内在语一直是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一场戏的完整性.同时,它也是一场戏所蕴含的精神内核的关键部分.在戏剧表演中潜台词和内在语的应用程度基本体现着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能力水平,它起到推动剧情发展、丰富人物形象、引起观众反思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潜台词和内在语的特性以及重要性展开讨论,结合实际深挖其对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意义.

    潜台词内在语戏剧表演

    浅谈莫扎特《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乐分析和演奏体会

    贺敬一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是莫扎特的代表作,在协奏曲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协奏曲展现了莫扎特对于音乐体裁的理解力和高超技术的运用.本文主要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演奏技巧等方面,对莫扎特的这首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该作品.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演奏分析

    谭盾钢琴组曲《忆》的主题创作技法研究

    罗嘉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谭盾在进行音乐创作的时候,在学习和吸收了西方音乐创作理论的同时,也在其作品中结合中国本土的传统的民间音乐元素,有些音乐作品甚至融入了大量的新的音乐形式.谭盾有感于童年生活的中国湖南乡土文化,民间音乐等,创作了《忆》这部钢琴作品.这部作品音乐家结合了湖南地区的民谣婚庆音乐、祭祀,以及作者的儿时记忆和西方音乐创作而成.我们对这部作品进行研究是一件必要和有价值的课题,因为这组中国风格的作品不仅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奏,也对训练学生演奏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特色意境体现多元节奏

    "倾听—感受—理解"在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三位一体——浅谈费利克斯·布鲁门菲尔德钢琴教学实例的启示

    李佳艺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作品音乐内涵的表达向来是钢琴表演艺术中奏者、教者、听者关注的重点.而表达音乐内涵能力之强弱,在于对作品"倾听—感受—理解"三方面的把握.20 世纪时,费利克斯·布鲁门菲尔德已称三者是"同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依存的几方面"②.在演奏与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的今天,三者在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三位一体早已成为共识.本文以费利克斯·布鲁门菲尔德的钢琴教学实例为例,旨在论述—感受—理解"三位一体共识下的延伸思考,力求补足钢琴表演艺术中"倾听—感受—理解"三位一体宏观共识下的微观认知裂缝.

    费利克斯·布鲁门菲尔德钢琴教学钢琴演奏

    民族音乐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以朱践耳音诗《纳西一奇》为例

    高亢程诺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践耳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其从事音乐创作活动半个多世纪,为当代中国交响乐创作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朱践耳的音乐中,一方面他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另一方面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巧妙结合.那么,他的这些技法是如何体现的呢?又是如何将西方创作技法与我国民族元素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以朱践耳音诗作品《纳西一奇》为例,通过对《纳西一奇》的深入分析,试图研究作曲家诸多作品反映出来的中西音乐交融观念的具体体现.

    朱践耳《纳西一奇》民族音乐西方作曲技法

    刍议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

    江林龙黄惠琳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崖州民歌作为中国海南地区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具有丰富的节奏变化与和声形态,这无疑使其成了展现当地生活风貌、人民情感以及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音乐宝库中的闪耀瑰宝,崖州民歌凭借其独特的音乐形态,一直备受学界的瞩目.本文旨在研究和阐述崖州民歌的音乐形态,尝试通过音乐本身的分析与解读,揭示其内在的音乐审美和文化价值.本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曲式结构、节奏和声、演唱方式来分析崖州民歌的旋律形态,第二部分从歌词内涵、歌词韵律、音乐题材来分析崖州民歌的歌词形态.从旋律和歌词的两方面结合中对崖州民歌展开更为专业、细致地分析,以期对崖州民歌的研究与保护尽微薄之力.

    崖州民歌音乐形态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