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融合背景下戏曲在高校传承的再思

    林璐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是凝结了我国悠久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它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舞台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介迅速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戏曲艺术受到了诸多冲击和影响.戏曲进校园活动也需要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作出相应的改变.戏曲在高校的传承和传播中应当充分利用不同媒介的特性,发挥其互动性、及时性、多元化等优势,丰富戏曲在高校的传承方式,扩大戏曲在高校的传播范围,突破校际边界,提升戏曲的传播效能.

    戏曲传承媒介融合高校传播

    武汉戏曲大码头调查研究

    李悦魏军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武汉)汉剧艺术节""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等大型艺术节活动,轮番在武汉市精彩上演.名家名团汇聚江城,高品质演出带动文艺繁荣发展.而当下开展的"戏曲少年""大师讲坛""戏曲进地铁""戏码头""百姓大戏台"等活动,将专业演出与普及惠民相结合,提升了城市文化气质,再现了武汉戏曲大码头的昔日荣光.本文以江汉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实地调研武汉戏曲大码头文化为例,通过对广大市民和学校师生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大家对戏码头文化的知晓度.通过整理已收集的研究数据,针对性地提出建议,更好地继承和传播武汉戏曲大码头文化,必将让武汉这座古老的"戏码头"处处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武汉戏曲大码头传承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

    吴芝君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文化产业因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获得巨大发展,其中,基层群众文化展现出多元特征.同时,广泛普及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也有效推动了文化的大繁荣.戏剧作为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基层群众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作和表演水平相对有限,迫切需要专业工作者从不同层面对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工作进行创新,提升基层群众的戏剧表演水平.

    基层群众文化戏剧创作表演辅导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唐晓青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1953)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苏联作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创作革新者.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上,普罗科菲耶夫把作曲技法的创新和演奏技法及观念创新等都融入他的作品中.本文以《第八钢琴奏鸣曲》(op.84)作品为例,对该作品进行了系统的音乐分析,并具体阐释了普罗科菲耶夫钢琴作品的创新特点和重要社会影响.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奏鸣曲音乐分析风格特征

    吉松隆作品《绒毛鸟奏鸣曲》中萨克斯管的几种技巧运用

    刘沛渊梅松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绒毛鸟奏鸣曲》是日本作曲家吉松隆 1991 年所创作,是古典萨克斯发展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萨克斯管作为西洋乐器在亚洲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这短暂的历史中,萨克斯在日本的演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以《绒毛鸟奏鸣曲》为例,对萨克斯管演奏中的特殊技法,包括超高音、弹舌、即兴演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为萨克斯管演奏者学习萨克斯管的特殊演奏技巧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吉松隆萨克斯管奏鸣曲演奏技巧

    浅谈勃拉姆斯音乐中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碰撞——以间奏曲OP118-2为例

    赖文丽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 19 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中的一位杰出代表,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的新古典主义者.他用古典主义的旧瓶,装浪漫主义的新酒.勃拉姆斯创作了大量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抒情气质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钢琴曲和合唱作品.钢琴作品虽不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却是他创作的起点.本文通过间奏曲op118-2 来剖析勃拉姆斯如何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矛盾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勃拉姆斯舒曼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间奏曲

    钢琴演奏技术技巧在自弹自唱中的运用——以古诗词歌曲《越人歌》为例

    肖晴月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弹自唱"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关系到毕业生将来能否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而自弹自唱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综合了声乐演唱、钢琴弹奏、曲式理论、键盘和声、即兴配奏五种能力.本文以古诗词歌曲《越人歌》为例,将歌曲涉及的歌曲背景、钢琴弹奏、曲式理论、键盘和声、艺术指导五种相关知识融合,从歌曲背景到曲式结构,从技术到歌曲处理,全方位对作品的演奏技术进行分析,以期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热爱弹唱的人士有所帮助.

    自弹自唱古诗词技术技巧艺术指导

    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的"视唱练耳"能力模块设置

    刘鹏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规范与引导师范类专业建设,教育部于2017年进行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其目的是以师范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实现能力培养目标,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的"视唱练耳"课作为基础课程,除了设计传统的视唱模块、听辨模块外,应增加弹唱模块与即兴创编模块,同时要注重模块与其他学科内容的交融渗透,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中学音乐行业标准的对接、学生所学与未来的教师角色所需的对接,使课程教学内容在体现技能性的同时更具师范性,以期达成师范音乐类专业认证的宗旨和目标.

    师范专业认证音乐教育"视唱练耳"课程实践能力

    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训练研究

    刘成员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的演唱需要有情感表达和音乐传达,需要表演者有舞台表演技巧和演唱技巧,并具备自己的演唱风格和个性化表达能力.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的训练也需要从声部分配和组合原则、调音练习和音乐感知训练、节奏感知和韵律掌握训练、合唱技巧和演唱表现训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无伴奏民谣混声合唱合唱训练策略研究

    箭头演唱法对非声乐学生音高音准的调节与控制

    李苗苗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少,音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较弱,对音乐也不敏感,这导致学生经常在上声乐课的时候出现音准问题,于是,笔者针对高职院校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探索创立了"箭头演唱法".近两年笔者专门研究了"箭头演唱法",运用标记箭头的方式让学生形象地建立音高位置与音程距离概念,让学生把音高概念固定化、可视化,减少跑调的概率.这一方法在学生演唱实践过程中已经收到了很好的反馈,可以快速有效地解决非声乐专业学生的音准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因此,笔者将这一方法整理成此论文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学习.

    箭头演唱法音准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