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析

    吕思漫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开展声乐教学要注重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将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实践结合起来,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声乐教学授课体系的综合性,改善声乐教学效果.本文简述了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的关系,浅析了高校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实践一体化的意义,探究了高校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以期为高校声乐教学提供借鉴.

    高校声乐教学舞台表演

    马山壮族"三顿欢"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潘婷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马山壮族"三顿欢"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今后上原生民歌演唱课的声乐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让马山壮族"三顿欢"民歌在高校传承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作用.

    壮族"三顿欢"原生民歌演唱教学

    四川"彝族小调"在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的再创造与现代传承研究

    王远大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彝族小调作为四川地区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承载了彝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然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四川彝族小调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彝族小调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阐述其传承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高等艺术院校在创新演绎方式、培养专业人才、结合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推广文化品牌等方面的策略,推动四川彝族小调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彝族小调高等艺术院校四川

    本土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魏秀侠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历史孕育出了不计其数的优秀本土音乐,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本土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本土音乐文化,能够凸显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在价值.将安徽本土音乐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中,对于传承安徽传统文化、丰富初中音乐课堂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本土音乐初中音乐教学

    笙教学中的"演"与"奏"探讨

    管鹏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笙教学中"演"与"奏"的关系.通过对笙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梳理,分析笙教学中"演"与"奏"的重要性和关联性.同时,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演"与"奏",以提升学生的笙演奏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演"与"奏"相辅相成,对于培养优秀的笙演奏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在笙教学中结合"演"与"奏"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笙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传统音乐教学策略有效措施

    探究视唱练耳教学中贝多芬奏鸣曲的和声运用

    方聪颖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音乐美学特质逻辑架构,可以选择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和声材料作为教学素材,以此保证视唱练耳教学的实操性与可行性,并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将其作为学生和声听觉培养的重要材料.本文结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听觉分析及教学现状,研究了视唱练耳教学中贝多芬奏鸣曲和声运用的价值及实例,还提出了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策略,旨在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和声听觉训练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

    视唱练耳教学贝多芬奏鸣曲和声运用

    赵沨专业音乐教育思想探究——谈专业音乐人才培养问题及对当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反思

    李怡爽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沨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自 1956 年至 1983 年,长期担任中央音乐学院的党委书记和名誉院长等职务.在前人办学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积极进取,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旨在推动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目标与计划.其专业音乐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不仅在中央音乐学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且对整个音乐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为专业音乐教育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章旨在讨论赵沨针对专业音乐人才培养提出的几个问题,同时将这些问题与当代专业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类比,分析与探究赵沨专业音乐教育思想中还未解决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在文章中将这些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1.对专业音乐教育中"通识教育"的思考;2.加强音乐审美教育培养;3.专业音乐院校、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就业定位与方向细化问题.

    赵沨专业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云门舞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性体现

    刘卓君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门舞集"是由台湾舞蹈艺术家林怀民创办的一个现代舞蹈表演团体.林怀民的舞蹈创作共经历了早期、成熟期、巅峰期三个历史阶段,文学出身的他给舞蹈编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文化是他舞蹈创作的灵感,回归原点、继承传统是他创办"云门舞集"的初衷.作为现代舞编导的林怀民善于兼收并蓄,在寻找民族文化根源的同时,吸收各种先进文化为我所用.他虽然以现代舞作为根基,但与西方现代舞团体大相径庭,他将东西方元素有机融合,创造出了一套独有的舞蹈动作风格.他的作品里既有西方剧场艺术先进的创作观念,又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文化内涵和美学智慧,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因而受到台湾人民的喜爱和国际的认同.

    云门舞集传统文化继承创新

    融媒体时代下关于高校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创新的研究——以三明地区畲族舞蹈为例

    马庆宏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舞蹈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以三明地区畲族舞蹈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对高校舞蹈教学的影响,包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和提升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培训、拓展教学资源和强化实践教学等创新路径,以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与舞蹈表现力.

    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教学畲族舞蹈融媒体

    美育视角下探寻载歌载舞舞蹈教学形式的可行性

    杨涵景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对美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极高,教育界对美育研究不断深入,这也对当今社会的美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怎样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美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优化是每一个美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诸多教学形态中笔者挖掘到了载歌载舞的舞蹈教学形式,并试论在这一形式下进行教学从而探究出舞蹈美育教育教学可行性的新途径.本文从美育视角下探寻舞蹈美育中以舞蹈为主体的载歌载舞的教学形式的可行性,主要从舞蹈美育的角度切入,对舞蹈美育中载歌载舞的舞蹈形式及其价值进行解剖,从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及团体需求三方面探索其可行性并结合自身实践展开相关论述.

    美育舞蹈美育载歌载舞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