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课程·中旬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课程·中旬
新课程·中旬

月刊

1673-2162

zhk@chinaxinkecheng.cn

0351-4164213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南巷65号

新课程·中旬/Journal Xinkecheng
查看更多>>《新课程》期刊社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家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出版单位,创刊以来,本刊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方法,促进新发展”|的宗旨,全面推广课改新理念,反映课改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刊物质量,并2006年被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新课程》坚持为教育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刍议小学科学教学中环保教育的渗透

    高治良
    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居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让每个地球村的居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神圣的责任,必须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环保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

    小学科学环保教育渗透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英文电影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探析

    王龙彪
    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是人类艺术史上一朵璀璨的鲜花,是艺术王冠上最为明亮的珍珠,它有着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传达最为真挚、深沉的情感.将其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来,能够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细致的情感教育,使学生的英语素养不断提高.

    初中英语英文电影,情感教育

    浅析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策略研究

    王辉
    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阻碍了人际关系的发展,此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的增多,导致很多学生都比较自我,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社会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道德品质.

    小学语文公正感利他行为策略研究

    谈德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于丽丽
    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的初中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展新的思路与方法,尤其是要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政治作为一门德育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应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像政治课般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重视政治,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德育初中政治渗透

    初中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方法

    王仲英
    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通过以下方法: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生的交相辉映;设置情境,营造氛围;利用多媒体锦上添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家乡文化;用故事或者人物以小见大;利用好活动课;利用其他学科知识;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等方法来完成.

    历史课堂情感价值观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实施策略探究

    王兵琴
    251页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中勤俭教育的重要作用

    马秉华
    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品德与社会教育也是小学教师教育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勤俭节约属于我国传统美德,同时小学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所以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需要更高地重视勤俭节约价值的引导,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均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分析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中勤俭教育的重要作用,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小学教育勤俭节约品德与社会教育作用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赵兴护
    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身心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学习效率.从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与教学环节优化等多方面,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浅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策略

    曹维杰
    253页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

    董成虎
    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要面向未来,站在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素质高层次人才,要抓住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根据课文的教学计划安排,对教学步骤和训练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做到寓德于教,在日常教学设计中,时时把德育放在更加显著的位置上.

    语文教学德育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