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弓形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进展

    尹德琦魏子巍张义伟桑晓宇...
    2995-30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弓形虫是一种复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虫,通过入侵宿主细胞、分裂和诱导宿主细胞破裂等一系列的过程,在温血动物体内进行增殖.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受基因组、表观遗传及转录等多种因素的调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rotein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如磷酸化、泛素化、巴豆酰化、棕榈酰化、琥珀酰化、乙酰化、甲基化、糖基化和二羟基异丁酰化等,是弓形虫调节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和生命周期转变的主要机制之一.弓形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改变靶蛋白的定位、结构、活性、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增加蛋白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在虫体生命周期的任何时间点都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重点对弓形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进行简要总结,以期为深入研究弓形虫的生物学特征奠定基础.

    弓形虫顶复门寄生虫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表观遗传学

    螨类化学信息物质及其在鸡皮刺螨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祁晓晓李环王铂涵孟佳丽...
    3006-3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皮刺螨是家禽养殖业中危害最严重的体外寄生虫之一.为了控制禽舍中鸡皮刺螨的种群繁殖,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药物喷洒.但是,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鸡蛋和鸡肉的农药残留问题.因此,需要探索化学农药的替代品,包括疫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生态友好型的化学信息物质.本文综述了生态友好型的化学信息物质,主要包括聚集信息素、性信息素、报警信息素、利他素以及植物类化合物,在鸡皮刺螨防治方面的作用、应用及研究现状,为防治鸡皮刺螨寻找绿色无污染的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鸡皮刺螨信息素化学信息物质

    病毒的锌指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邓学文汪铭书程安春
    3014-3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锌指(zinc fingers,ZF)结构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微生物包括许多病毒中的蛋白结构,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特征基团与Zn2+结合从而稳定形成一种很短的、可自我折叠成"手指"形状的多肽空间构型.具有ZF结构的蛋白被称为锌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ZNF),研究发现,部分病毒可以编码具有ZF结构的蛋白且该蛋白会影响到病毒的复制、成熟病毒粒子的包装释放、调节激活病毒转录和裂解性感染及协助病毒的先天免疫逃逸等.本文就目前病毒的ZNF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ZNF的深入研究及以ZNF为靶位点的抗病毒药物研制提供参考.

    锌指蛋白锌指病毒感染

    干扰素-ε研究进展

    张海玲廉士珍张东亮白雪...
    3023-3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扰素-ε(IFN-ε)是新发现的一种Ⅰ型干扰素(IFNs),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其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可间接发挥抗病毒、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生物学活性.但与其他Ⅰ型干扰素不同,IFN-ε的产生不需要病毒诱导,其由黏膜上皮细胞组成型表达,并受激素调节,在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人和不同动物IFN-ε的起源、体内分布规律,以及对生殖系统的保护、神经系统的调节及抗病毒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进一步了解和开发新型干扰素.

    干扰素-ε细胞因子组成型表达抗病毒活性

    山下黑猪与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的估计

    晏敏李龙云肖石军郑浩...
    3030-3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估计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F1代杂种优势,筛选出合适的杂交方式,以提高优质肉猪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优质猪肉的需求.本研究在山下黑猪(164头)和鲁莱黑猪(69头)及其正(6头山下黑猪♂×25头鲁莱黑猪早)、反(3头鲁莱黑猪♂×35头山下黑猪早)交4个群体中测定了生长肥育、体尺外貌(75~110 kg)、繁殖和胴体肉质(90~115 kg)4大类共43个性状,比较了这些性状在群体间的差异,并估计了正反交F1代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山下黑猪的生长肥育和体尺性状较好,鲁莱黑猪的繁殖和肉质性状较好,正反交群体介于它们之间.正交群体的繁殖性能优于反交群体,但生长肥育性能比反交差.由于这4个群体的母猪都是纯种,因此繁殖性状没有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除膘厚、胸椎数、45 min pH和剪切力无显著的杂种优劣势外,大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生长肥育性状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群体中的表现不一致,反交群体表现出显著杂种优势,而正交则无明显的杂种优势.本研究估计了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正反交的杂种优势,为筛选山下黑猪和鲁莱黑猪的最佳杂交方式奠定基础.

    山下黑猪鲁莱黑猪杂交优势优质猪肉生产性能

    猪C1QTNF3基因可变剪接体的鉴定及介导miR-101调控成脂分化的研究

    杨阳张雪莲张万锋李文霞...
    3042-3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猪C1QTNF3基因可变剪接体的特性及miR-101通过C1QTNF3基因促进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机制.本研究采集3头30日龄健康马身猪仔公猪心、肝、脾、肺、肾、胃、股二头肌、腰大肌、皮下脂肪和背部脂肪组织样品,首先利用RT-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C1QTNF3基因的不同转录本进行扩增和生物学特性分析,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1QTNF3基因不同转录本在猪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C1QTNF3上游的调控因子是miR-101,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101对C1QTNF3的调控作用.最后,利用油红0染色和qRT-PCR技术检测过表达miR-101对猪脂肪SV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基因克隆得到猪C1QTNF3存在两个转录本C1QTNF3和C1QTNF3-1,其中C1QTNF3-1为新鉴定的转录本;测序分析显示,与C1QTNF3相比,C1QTNF3-1的第1外显子区域缺失了219个碱基,少编码73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显示,猪C1QTNF3和C1QTNF3-1蛋白序列与人和马来亚穿山甲等物种的亲缘关系较近.C1QTNF3和C1QTNF3-1在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各组织中C1QTNF3-1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C1QTNF3(P<0.01).过表达miR-101极显著下调C1QTNF3 3'UTR区域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和C1QTNF3 mRNA的表达(P<0.01),同时增加了脂肪细胞成脂分化关键基因PPARγ、C/EBPβ、SREBP-1c和FABP4的mRNA表达量(P<0.01).本试验成功克隆了猪C1QTNF3基因的两个可变剪接体,其中C1QTNF3-1在猪不同组织中均高表达,推测该转录本为基因发挥功能的主要亚型.并深入研究了C1QTNF3基因的上游调控因子,揭示了miR-101靶向C1QTNF3促进成脂分化的机制,丰富了C1QTNF3的生物学作用和调控网络.

    C1QTNF3基因成脂分化miR-101可变剪接

    雪山草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基因克隆、结构特性分析及其表达特征研究

    陈清贻从光雷肖蕴祺施寿荣...
    3053-3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克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分析其结构特性和表达特征.本试验以45和90日龄的健康雪山草鸡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技术扩增ACE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TA克隆构建黄羽肉鸡ACE2编码区序列质粒标准品,使用绝对定量方法测定ACE2基因在45和90日龄雪山草鸡公母鸡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结果,克隆得到2 427 bp的编码区序列,共编码808个氨基酸,与白羽肉鸡一致,但是在黄羽肉鸡序列中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造成编码氨基酸发生变化.同源性比较发现,其与红色原鸡的同源性为99%,其次为绿头鸭88%,与其它动物的同源性为73%~76%.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CE2属于Ⅰ型跨膜蛋白,即分泌型蛋白,信号肽位于1~17 aa,含有46个蛋白质磷酸化位点.定量结果发现,小肠中ACE2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织.法氏囊、气管、胆囊和脾中ACE2表达量较低,脾中表达量最低.母鸡空肠、盲肠、脾和肺中ACE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公鸡.公鸡肾和心中ACE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母鸡.90日龄雪山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肺、脾和回肠组织ACE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45日龄雪山草鸡,在法氏囊和肾组织中结果呈相反趋势.通过克隆获得了雪山草鸡ACE2基因编码区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雪山草鸡ACE2基因在家禽中较为保守;ACE2基因表达规律呈现出在雪山草鸡肠道组织中高于其他组织,母鸡中高于公鸡,随着时间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开展ACE2基因在黄羽肉鸡肠道中的功能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雪山草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结构特性分析组织表达特征

    太行鸡FST基因克隆、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张贝贝李梦霄马腾壑李雪男...
    3064-3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太行鸡卵泡抑素基因(follistatin,FST),并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及卵泡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差异,解析FST对太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使用RT-PCR对43周龄健康太行鸡FST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和测序,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功能结构进行预测,荧光定量PCR技术对43周龄健康麻羽太行鸡FST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中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每组设3个重复,进行3次平行试验.结果显示,太行鸡FST基因编码区为1 032 bp,编码343个氨基酸,太行鸡FST蛋白与日原鸡同源性最高(100.0%),存在Sec信号肽,成熟蛋白具有FOLN和KAZAL_FS 2个保守结构域.该蛋白为亲水蛋白,蛋白分子式为C1619 H2567 N459 O520S44,分子量为38.192 6 ku,理论等电点为5.59,其中含量最高的是Cys(C),为10.50%;蛋白质二级结构含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无规卷曲,占比分别为16.33%、16.62%、5.25%、61.81%.FSTT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中表达量最高.FST基因在各级卵泡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大白卵泡中表达量最高(P<0.01),在卵泡选择前后表达量存在1.6倍表达差异.上述结果为研究太行鸡FST基因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也为进一步挖掘太行鸡产蛋性能候选高产基因提供了参考.

    太行鸡卵泡抑素克隆表达生物信息学

    静脉滴注心房利钠肽对阿勒泰羊血液脂代谢激素的影响及尾脂转录组分析

    马昕杨光李翔宇刘越越...
    3076-3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静脉滴注心房利钠肽(ANP)对绵羊血液中脂代谢激素及尾脂转录组的影响,为阐明ANP在调节绵羊脂代谢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体重为(45.6±6.5)kg、健康状况良好、1.5岁阿勒泰母羊8只,试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对照期颈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45 min;试验期以1.125μg·kg-1 BW颈静脉滴注100 mL ANP生理盐水溶液45 min,连续静脉滴注ANP 4 d,各期均在试验结束当天(即第4天)滴注开始后0、15、30、45、60、90和120 min采集血液,分离血浆,测定ANP、脂联素、胰岛素、瘦素和环鸟苷酸水平;每期采集尾脂,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学信息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候选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静脉滴注ANP后,较对照期,试验期血浆ANP含量在30、90 min时显著增加(P<0.05);血浆脂联素含量在30 min时显著增加(P<0.05),在90 min时极显著增加(P<0.01);cGMP含量在30、90 min时极显著增加(P<0.01),在45、60 min时显著增加(P<0.05);胰岛素含量在0、30、120 min时极显著增加(P<0.01),在15、45、60、90 min时显著增加(P<0.05);瘦素含量在0、15 min时显著增加(P<0.05),在30 min时极显著增加(P<0.01).2)转录组分析表明,共3 6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482个基因上调表达、2 204个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118个生物学功能,主要与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有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到46条通路中,主要参与核糖体、产热、氧化磷酸化和调节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分解等信号通路;qRT-PCR 分析结果表明,AQP7、FABP4、PLIN5、ADIPOR2、MGLL、IDE和ACSL1 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外源ANP通过改变脂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及增加绵羊脂肪组织氧化磷酸化和产热促进脂肪分解.

    心房利钠肽脂肪代谢转录组测序尾脂脂解

    荷斯坦牛皮肤褶皱厚度及体况评分性状遗传分析

    张海亮常瑶穆柏宇王凯...
    3089-3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荷斯坦牛颈侧部、肋部和后乳房基部皮肤褶皱厚度(分别简称为颈部、肋部和乳房皮褶厚)及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进行大群测定,旨在探究荷斯坦牛不同部位皮肤褶皱厚度和BCS的群体特征,并建模估计荷斯坦牛不同部位皮肤褶皱厚度及BCS的遗传参数.本研究于2015-2020年夏季测定了北京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10 915头泌乳荷斯坦牛的皮肤褶皱厚度,同时对测定牛群进行了体况评分,使用单性状和四性状动物模型分别对颈部皮褶厚、肋部皮褶厚、乳房皮褶厚和BCS进行遗传分析并估计遗传参数,并计算了上述4个性状与奶牛寿命和繁殖等重要功能性状之间的近似遗传相关.结果显示,荷斯坦牛乳房皮褶厚、颈部皮褶厚、肋部皮褶厚和体况评分分别为(7.49±1.45)mm、(7.27±1.34)mm、(11.74±1.90)mm和(2.94±0.79);乳房皮褶厚和颈部皮褶厚为中等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11和0.15;肋部皮褶厚和体况评分为中高遗传力性状,遗传力分别为0.28和0.22;不同部位的皮褶厚之间存在中高遗传相关,颈部和肋部皮褶厚之间的遗传相关最高(0.69),颈部和乳房皮褶厚之间的遗传相关最低(0.21);BCS与不同部位皮褶厚之间遗传相关的差异较大,BCS与颈部、肋部皮褶厚之间为正遗传相关(0.28、0.13),BCS与乳房皮褶厚之间为负遗传相关(-0.25);体况评分和皮褶厚性状与部分重要功能性状之间存在中等遗传相关.本研究对奶牛3个部位的皮肤褶皱厚度和BCS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研究获得的遗传参数有助于通过皮肤褶皱厚度和BCS理解奶牛体脂沉积的遗传基础,助力我国奶牛的平衡育种.

    奶牛皮肤褶皱厚度体脂沉积遗传参数遗传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