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黄芪多糖、皂苷及益生菌复合物对感染大肠杆菌肉鸡肠道的保护作用

    刘佳惠吴开开王磊张康...
    2241-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价黄芪多糖(APS)、皂苷(AS)与益生菌的复合物对肉鸡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的影响.选取1日龄的白羽肉鸡20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受试物组、阳性组和模型组,每组50只鸡,试验期42 d.1~21 d,空白组和模型组雏鸡每日饲喂基础日粮并灌服生理盐水0.2 mL·只-1,受试物组饲喂含APS(1 g·kg-1)与AS(10 mg·kg-1)的试验日粮,并灌服益生菌复合菌液0.2 mL·只-1(非解乳糖链球菌∶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菌液浓度均为1×109 CFU·mL-1),阳性组雏鸡每天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了50 mg·kg-1盐酸多西环素可溶性粉的试验日粮.21 d时,受试物组、阳性组和模型组试验鸡均灌服0.2 mL·只-1大肠杆菌O78菌液(6×108 CFU·mL-1).在感染第0、1、7、14和21天(即试验期第21、22、28、35和42天)检测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结构、sIgA、炎性因子和氧化指标,同时检测盲肠内容物细菌数量.结果显示:1)除感染第0天外,模型组盲肠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受试物组和阳性组(P<0.05),感染后第0、1、7、14和21天,受试物组鸡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空白组、阳性组和模型组(P<0.05).2)感染1和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sIg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感染14 d时,受试物组鸡空肠组织sIgA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3)感染1和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空肠的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感染7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和空肠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感染14和2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空肠组织IL-10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4)感染1、7、14、21 d时,受试物组、阳性组的十二指肠、空肠组织MPO活力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感染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空肠组织SOD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感染7、21 d时,受试物组和阳性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T-AO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APS、AS与益生菌复合物联合使用能增强雏鸡抗大肠杆菌感染能力,有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黄芪多糖黄芪皂苷益生菌肉鸡肠道保护作用

    猫疱疹病毒1型的检测及一株分离毒株的致病性

    邓梏男张家祺保志鹏陈涛云...
    2253-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调查成都地区的猫疱疹病毒1型(feline herpesvirus-1,FHV-1)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试验选取2020-2023年从成都地区采集的178份具有呼吸道症状猫的眼、鼻及口咽拭子进行FHV-1核酸检测、gE基因遗传进化分析、FHV-1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发现,成都地区FHV-1阳性率为11.8%(21/178);其中宠物医院FHV-1阳性率为6.4%(7/110),猫舍FHV-1阳性率为20.6%(14/68),表明在猫舍中FHV-1感染率更高.FHV-1 gE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扩增出的5株gE基因和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1%~100%,并发现PX-9株存在3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位点(L259Q、C294I、W295F).通过CRFK细胞对5份阳性样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结果PX-9毒株被成功分离鉴定.对PX-9毒株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攻毒组猫只表现出眼鼻分泌物增多,打喷嚏等临床症状,在接毒后第4天病毒拷贝数最高,为9.05 × 107 copies·μL-1,且排毒期较长;攻毒猫只FHV-1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气管及肺组织病毒拷贝数分别为1.7×107和3.5 × 104 copies·μg-1,其它组织核酸阴性.综上表明,在成都地区仍然存在FHV-1流行,并且流行毒株有较强的致病性.

    FHV-1流行情况遗传变异动物回归试验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鹏飞高桂琴周广青吴锦艳...
    2259-2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enzootic nasal tumor,ENT)是山羊的病毒性传染病,由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enzootic nasal tumor virus of goats,ENTV-2)所引起,感染后可以导致山羊的鼻道筛骨上皮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癌变,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对山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建立快速、准确且能定量分析EN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ENTV-2 env基因(MT254061.1)保守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ENTV-2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与临床检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重组质粒标准品模板浓度为6.30 × 102~6.30 × 107 copies·μ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6 5,扩增效率为110%,线性方程的斜率为-2.953,最低检测限度为6.30×101 copies·μL-1;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重复性好;与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蓝舌病毒(bluetongue virus)、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s)等均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对29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较普通PCR方法的检出率更高.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ENTV-2 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为ENTV-2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山羊地方性鼻内肿瘤病毒羊内源性逆转录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

    PEDV、PoRVA和PDCoV TaqMan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胡泽奇李润成谭祖明谢秀艳...
    2267-2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建立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A群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type A,PoRVA)和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PEDV-N、PoRVA-VP6和PDCoV-M基因设计了引物和探针,条件优化后进行性能评估,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对比.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三重RT-qPCR方法具有良好特异性,对PRRSV、PCV2和PRV等阳性核酸不发生扩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PEDV、PoRVA和PDCoV的最低检测限均达1 copies·μL-1;重复性良好,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样本适应性广,检测不同样本类型时,变异系数均小于1%.与商品化试剂盒对比,本研究建立的方法PEDV和PoRVA的检测符合率为92.5%和97.5%,并对PDCoV的检测范围更广,对其变异毒株仍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稳定性强和样本适应性广等优势,为临床腹泻样本提供了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A群轮状病毒猪丁型冠状病毒三重RT-qPCR

    七种蛋白酶抑制剂对多房棘球蚴DNA损伤诱导样1蛋白活性的影响

    张生英刘仲藜郭爱疆王帅...
    2273-2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手段,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治疗药物.前期研究表明,HIV蛋白酶抑制剂(HIV protease inhibitors,HIV PIs)具有潜在抗寄生虫功能.本文旨在研究HIV PIs 对 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u)DNA 损伤诱导样 1 蛋白(DNA damage inducible 1 protein,Ddi1)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载体pFastBac1-Emu Ddi1,在昆虫细胞系Sf9细胞中表达筛选出P1代和P2代,纯化出可溶性Ddi1重组蛋白,然后与目的蛋白的荧光底物检测纯化蛋白的活性,进一步检测沙奎那韦(saquinavir,SQV)、利托那韦(ritonavir,RTV)、安普那韦(amprenavir,APV)、阿扎那韦(atazanavir,ATV)、洛匹那韦(lopinavir,LPV)、福沙那韦(fosamprenavir,Fos)、达芦那韦(darunavir,DRV)等 7 种 HIV PIs 对 Emu Ddi1 重组蛋白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细胞系内真核表达产物的酶活Km为1.422 μmol·L-1,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和活性,最终筛到沙奎那韦对Ddi1蛋白二聚体活性位点的抑制率达67%,其IC50为34,说明沙奎那韦对Emu Ddi1重组蛋白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以上结果提示:沙奎那韦抑制重组蛋白Ddi1的活性,可能成为Ddi1的靶向药物,以期为替代药物或开发联合用药提供基础.

    蛋白酶抑制剂多房棘球蚴DNA损伤诱导样蛋白酶活性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