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畜牧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文杰

月刊

0366-6964

xmsyxb@263.net

010-62815987 62816996 62893836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畜牧兽医学报/Journal 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畜牧兽医学报》编委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全国性的畜牧兽医学术刊物。创刊于1956年7月,刊登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企业研究报告以及对生产实践具指导性、启发性的文章。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重要引文数据库及文摘性期刊收录。主要栏目包括畜牧和兽医两大学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常用抗菌药流行病学临界值的建立

    邹紫莹黄安雄阮紫涵郝海红...
    2701-2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是现在规模化禽养殖业中危害最大的支原体之一,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为了解鸡滑液囊支原体对各种药物的耐药现状.本课题参考CLSI和EUCAST中制定流行病学/野生型临界值(epidemiological/wildtype cut-off values,ECOFFs/COWT)的方法,通过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收集汇总近5年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MS对各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数据,应用肉眼观察法、ECOFFinder软件分析法和正态化耐药解释法(NRI)综合分析从而得到ECOFFs,随后计算相应的耐药率.结果显示,MS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和大观霉素的ECOFF值分别为1、0.5、0.5、2、4、2、2、2、8和4μg·mL-1.在CLSI和EUCAST缺乏MS对各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折点下,本课题为临床合理用药,耐药性工作的开展,减少MS耐药性的产生以及治疗与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鸡滑液囊支原体流行病学临界值耐药性ECOFFinder软件正态化耐药解释法

    阿霉素处理后对犬乳腺肿瘤细胞系CHMp lncRNAs差异表达的影响

    张琰吴梅金周家豪刁洪秀...
    2716-2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探究阿霉素对犬乳腺肿瘤细胞中lncRNAs分子的影响,寻找犬乳腺肿瘤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试验采用RNA-Seq技术对经阿霉素处理的犬乳腺肿瘤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lncRNAs,应用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进行基因功能和途径注释并验证其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阿霉素处理后的犬乳腺肿瘤细胞中共有27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其中,147个表达上调,130个表达下调,主要涉及细胞新陈代谢、转录程序失调、ECM受体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随机检测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其表达趋势与RNA-Seq 一致,表明RNA-Seq测序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学技术,综合分析阿霉素抗犬乳腺肿瘤细胞相关lncRNAs表达变化的整体特征,揭示其可能的调控新机制,为犬乳腺肿瘤的靶向治疗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lncRNA乳腺肿瘤细胞阿霉素RNA-Seq

    屡配不孕母牛FOXP3、FSHR、FMR1基因多态性与生殖激素相关性分析

    王选艺孙亚伟龙雨薇王俪颖...
    2727-2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研究叉头框蛋白P3基因(forkhead box protein P3,FOXP3)、促卵泡激素受体基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FSHR)、智力低下1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FMR1)的多态性,并探讨了基因多态性对母牛屡配不孕以及母牛激素水平的影响.通过PCR方法扩增基因突变位点的序列,对PCR结果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峰图分析,统计三种基因的基因型.分析三种基因突变的组间差异.使用ELISA法检测两组雌激素(estrogen,E)、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催乳素(prolactin,PRL)、睾酮素(testosterone,T)、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激素浓度.并将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水平进行关联分析.FOXP3基因检测出3种基因型:AA、AG和GG型;FSHR基因检测出3种基因型:AA、AC和CC型;FMR1基因5'UTR端302 bp处检测到T碱基插入.卡方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FOXP3基因g.92,377,635 A>G位点、FSHR基因g.31,450,279 A>C位点均低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关联性分析表明,FOXP3基因G等位基因、FSHR基因C等位基因与母牛屡配不孕显著正相关性.屡配不孕组E、FSH、PRL、T激素与健康母牛组差异显著(P<0.05).FOXP3基因AA、GG基因型E激素浓度与AG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FS HR基因AA、AC基因型E激素浓度与CC基因型差异显著(P<0.05).FOXP3、FSHR基因在西门塔尔牛、褐牛及安格斯牛群体中具有多态性,这说明基因可能是影响母牛屡配不孕的潜在遗传因素.其中,FOXP3基因G等位基因在健康组与屡配不孕组中差异显著(P<0.05),FSHR基因C等位基因在健康组与屡配不孕组中差异显著(P<0.05).FOXP3基因的g.92,377,635 A>G位点G等位基因与母牛患屡配不孕疾病呈显著正相关(P<0.05,r=0.16),FSHR基因的g.31,450,279 A>C位点C等位基因与母牛屡配不孕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r=0.14).FOXP3以及FSHR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可能作为母牛屡配不孕的标志性识别位点,可用于筛选屡配不孕母牛的潜在候选遗传标记,这需要进一步的证明.FOXP3基因G等位基因与E浓度呈弱正相关(P<0.05,r=0.16),FMR1基因T碱基的插入与E浓度呈弱正相关(P<0.05,r=0.187).然而FOXP3、FSHR基因的变异如何调控母牛繁殖能力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屡配不孕基因多态性激素关联分析

    甘草多糖对LPS诱导小鼠睾丸炎的调节作用

    李美艳邢晓莹李娜张椰莉...
    2741-2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甘草多糖(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GPS)对LPS诱导小鼠睾丸炎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将60只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LPS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GPS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1).试验前20 d GPS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GPS,其他组灌胃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第21天模型组腹腔注射5 mg·kg-1 LPS,其他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 h后,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5 mg·kg-1的地塞米松,12 h后,按照动物伦理学标准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血液及睾丸组织.运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睾丸组织结构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激素(testosterone,T)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南京建成试剂盒检测氧化损伤指标(T-SOD、CAT、GSH)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炎症因子(LL-18、IL-1β、IL-6、TNF-a)及细胞焦亡关键因子(caspase-1、NLRP3、GSDMD)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IL-18、IL-1β、NLRP3、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阳性对照组与GPS中高剂量组可以显著缓解LPS诱导的小鼠睾丸组织结构损伤,增加血清睾酮含量,改善氧化损伤,降低促炎因子mRNA表达水平,并抑制细胞焦亡发生.综上所述,GPS可以有效缓解LPS诱导的睾丸炎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睾丸组织氧化损伤,抑制细胞焦亡,阻止炎症反应相关.

    甘草多糖LPS睾丸炎细胞焦亡

    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肖书奇刘俊冯英桐李洋...
    2751-2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估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广西某规模化PRRSV阳性猪场挑选280头临产母猪随机分为5组,在其围产期分别用替米考星、泰妙菌素、多西环素和泰万菌素等兽医常用抗生素,对照组不使用抗菌药物.采集各组断奶仔猪前腔静脉血进行PRRSV核酸和抗体检测,以评估各药物对防控仔猪PRRSV感染的效果;统计各组断奶仔猪腹泻窝数及比率,以探究常用抗生素对仔猪腹泻的防控效果;统计各组断奶母猪的断配间隔及断奶7、10 d内发情配种率,统计各组仔猪的窝均断奶数、断奶存活率和断奶重等生产指标,以评估围产期常用抗生素使用对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计算使用药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泰万菌素、替米考星组断奶仔猪PRRSV核酸阳性检出率为0%,且PRRSV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泰万菌素组仔猪的腹泻率低于其它用药组及对照组;相关生产指标统计显示,与其他组相比,泰万菌素组仔猪断奶存活率及断奶均重最高,母猪的断配间隔最短,窝均损失资产更低.综上,本研究评估了围产期使用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对PRRSV阳性猪场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发现使用泰万菌素可以有效阻断PRRSV垂直传播,提升仔猪抗体水平,显著改善断奶仔猪腹泻率;使用泰万菌素显著提升了仔猪断奶存活率及断奶均重,缩短了母猪的断配间隔,降低了窝均损失资产.本研究的开展为规模化PRRSV阳性猪场的有效药物使用提供了重要试验数据和理论支持,为在PRRSV大流行背景下实现规模化猪场降本增效提供了必要的补充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规模化猪场围产期抗生素泰万菌素

    紫花地丁对热应激下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

    王吉周馨妍郭芳瑞徐秋容...
    2761-2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评估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VYM)对热应激下AA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将60只1日龄雄性AA肉鸡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对照组(NT组),高剂量紫花地丁组(NT+VYM-H组);热应激组(HS组),低、中、高剂量紫花地丁热应激组(HS+VYM-L、HS+VYM-M和HS+VYM-H组,紫花地丁添加量分别为0.5%、1.5%、4.5%),2~42 d,热应激组肉鸡暴露于高温中,紫花地丁组全程饲喂添加相应剂量紫花地丁的日粮.所有肉鸡均在42日龄时屠宰,对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肉品质、十二指肠形态、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等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热应激条件下,与热应激组相比,1.5%紫花地丁组肉鸡29~42 d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热应激条件下,添加紫花地丁显著降低肉鸡35 d血清HSP70水平(P<0.05),添加0.5%紫花地丁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P<0.05),与肉鸡胸肌生肌因子相关的Pax3、Pax7、Myog、Myod、Myf5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与十二指肠消化吸收功能相关的P para、Fatp1、B0 at1、Pept1、Cat1、Eaat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在热应激条件下,添加1.5%的紫花地丁显著降低了肉鸡的肌肉剪切力、肉色(P<0.05);盲肠中,紫花地丁显著提高了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P<0.05),在门水平上,增加了拟杆菌门的丰度,且与肌肉pH(45 min)呈显著正相关;属水平上,降低了 Sub-doligranulum属丰度,且与十二指肠淀粉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补充1.5%和4.5%紫花地丁可有效减轻热应激导致的肉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降低,并能够调节其肠道菌群的平衡.本研究为紫花地丁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家禽养殖临床中热应激的防治具有参考意义.

    紫花地丁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