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美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美域
新美域

王学辉

季刊

1009-7066

125421059@QQ.com

0351-4041173

030001

山西太原迎泽大街378号山西画院《新美域》

新美域/Journal NEW HORIZON
查看更多>>促进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推出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八桂书风"的教与学 ——以2022年广西书协行书创作高研班教学为例

    李方重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八桂书风"是广西书坛继"广西现象"以来最重要的文艺品牌.文章以"2022年广西书协行书创作高研班专项教学"为例,在实地考察、调研采访、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围绕新时代广西文艺发展的大背景,结合广西"八桂书风"的发展现状,在培养、教学模式、创新机制等方面作简要论述和评价.

    新时代八桂书风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现状思考 ——围绕高等美术教育合作论坛研讨活动展开

    孙瑶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出:美术教育课程要引导和指导学生认识美术教育的价值和基本规律,熟悉中小学美术教学环境、特点和过程,掌握美术教学技能、提高美术教学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2022年艺术课程新课标指出:学校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有引导学生在艺术课程中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的能力.也就是说高等师范院校所培养的美术教育人才,除去能够掌握中小学教育与美术教学活动等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能够设计、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还要有价值观引领、精神世界构建的使命.另外还应有美术教学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当地美术资源和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的能力,独立进行美术教学研究的能力.

    高校师范美术教育公共美育

    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米仁尼沙·艾山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美术史论课程在美术类学科教学中具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精神等价值,分析了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美术素养整体较低、学生缺乏主体性、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不高、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对此,提出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建议.

    美术史论教学方法创新

    探究混合教学模式下美术教学的质量保障

    张雅静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5G通信和大数据等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对教育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融合发展,对美术课堂教学也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便利,但线上教学的诸多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自制力差、监管不到位、与线下不能做到很好的衔接等等.因此如何保障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本文以美术学科为例从混合教学模式的概念着手,通过分析混合教学的特征,从学生、教师、教学环节、管理等方面研究改进策略,以保障混合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学质量.

    混合教学混合教学的特征美术教学质量保障

    意大利美院教学模式及运营方式的初探 ——以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为例

    丁伟豪吴昭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卡拉拉美术美院为例介绍现阶段意大利美院现状与教学模式以及它的运营方式,希望给国内学生提供一些可靠的信息和建议,让学生们能够清晰自己意大利留学目的,避免盲留学,耽误自己的学业和前程.

    意大利留学教学模式美术学院教育国际交流

    走向审美愉悦 ——基于美术教学的质性研究

    孙灿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审美愉悦是审美活动中生出的一种综合心理效应.康德《判断力批判》中指出,审美愉悦是一种奇特的由客体的模式激发的快感,但它并不对客体发生欲求,即所谓的"非功利".走向审美愉悦的小学美术教学主要有两大路径:依据学习者思维特征采用适切的教学方法;依据教学规律创设适度的教学氛围.本文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初步验证,即美术学习能够使人获得一种非功利心的愉悦,它对学习者审美才能的培育具备重要作用.

    审美愉悦路径小学美术教育质性研究课堂教学

    唐卡艺术在甘肃高校中的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雅敏扎西当知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视,一批新兴现代职业开始兴起.唐卡技艺即是其中之一.尤其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该门艺术因群众基础好且能产生较好的市场效益而成为青年喜爱的职业,因此各院校也开设了相关专业和课程,但就其课程设置而言,因师资等原因略有不同侧重,因此如何系统且科学地规划安排相关课程,成为目前亟需研究的一项课题.本文试图依据已有的相关经验结合调研结果规划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特点的唐卡艺术课程方案.

    唐卡艺术课程培训

    "莆仙脸谱"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陈晓冰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下,地域文化及民间艺术正在发挥着它巨大的发展潜力,并显示它的价值.莆仙脸谱是非遗文化,是莆仙戏用于舞台表演的重要表现形式,脸谱中的色彩造型、纹样装饰对美术教育来说是一笔优质的资源.它的融入,是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一次生动演绎.脸谱艺术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既锻炼学生的艺术创新精神与美术素养,又有助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文章对莆仙脸谱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征进行梳理,分析莆仙脸谱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现实意义.

    莆仙脸谱教学探究小学美术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实施产教融合的具体策略

    戴嫚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创意媒体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其中有着重要作用的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需求逐渐攀升,而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高校应当发挥其积极作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教融合为研究重点,分析当下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与产教融合的相关内容,并从教学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四方面探索了促使高校实施产教融合策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

    视觉传达设计产教融合具体策略

    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李丹周伟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可以帮助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和政治意识,本文针对课程思政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当前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从各个角度去发现不同层面出现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法和建议.

    高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课程思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