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美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美域
新美域

王学辉

季刊

1009-7066

125421059@QQ.com

0351-4041173

030001

山西太原迎泽大街378号山西画院《新美域》

新美域/Journal NEW HORIZON
查看更多>>促进美术创作与美术理论研究,弘扬传统文化,推出新人新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策略研究

    王欣然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观众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博物馆导视与博物馆空间相适应性、博物馆导视系统设计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等导视设计底层原理,以期为导视系统提供可行性的设计提升策略.

    博物馆导视系统博物馆空间系统性逻辑性

    感情的转译 ——以材料为媒介的"眼语"系列作品解析

    张佳琪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感的表达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感知反映,所伴随的表情是个人主观情感的外显.眼睛是有效的情感表达媒介,一边看世界、一边反映自己情感的静止画面,具有抽象的功能.瞳孔大小随情感变化而变化,是人体的一个部分.本文根据眼睛的视觉变化表达出怎样的情感进行了探索.拥有不同形态的瞳孔在相同的环境下,依据内心的变化而产生交叉的多样性情感,赋予了眼语系列作品更多的想象的余地.本文通过以纤维材料的多种手段运用,力图阐述情感变化下的眼睛形态变化,以期探讨当代纤维艺术表现中的观念性,兼及"眼语"系列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性意义.

    材料媒介情感"眼语"系列作品

    高校美术教育中MOOC教学模式研究

    朱效刚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的高校美术教学往往采取课堂教学模式,其优势突出,但是不足也十分明显.近年来,教育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也因此诞生了 MOOC教学模式,实现了对现有教学资源的重组,可以有效促进传统课堂模式的转化.随着MOOC教学模式的持续渗透,教师教学手段逐渐调整为学生构建式,致力于开展探索发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校内校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美术教育MOOC教学

    地方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油画课程网络教学研究

    黎红波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布局的主要推动力.油画是一项世界性的艺术,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我国多数美术类院校均设置了油画课程.本文围绕"地方高校美术学(师范)专业油画课程如何进行网络教学"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对地方美术学(师范)专业油画课程网络教学的现状与价值进行分析,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丰富课程设置、注重人文创新融合、提高教师素养、举行丰富的实践活动五方面探讨了油画课程网络教学的可行方法,致力于进一步提高油画课程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发挥油画课程的育人作用.

    高校美术油画课程网络教学

    新文科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陈沙沙朱清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对专业交叉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不例外,需要迎合市场需求,打破专业界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团队素养.本文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求培养符合新文科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专业可持续发展,也为其他同类专业在新文科课程建设探索上提供了参考.

    新文科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大学通识美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研究

    陈超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体系,紧抓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内涵和新目标,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精神,教育部2020年5月28日研究制定了《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该纲要形成了全面覆盖、形式丰富、互道互融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意见,对进一步深化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各高校都在努力践行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积极探索各门学科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而大学通识美术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政教育内涵,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树立正确三观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将大学通识美术课融入"课程思政"对实现德育育人和美育育人的有机结合有积极的实现意义.本研究将从大学通识美术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内涵、作用、方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大学通识教育美术课课程思政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唐海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传统的美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和市场的需求,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路径是关键所在,也是推动高校美术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创新数字艺术美术绘画应用型本科

    高职院校美育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

    曾红梅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高职院校要构建并实施"六位一体三融合"美育协同育人体系,切实做到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评价体系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育人成效显著增强,真正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美育协同育人

    新时期高校美育工作现状及策略探究 ——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刘静静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新时期高校应构建"大美育"的育人新格局,全面推进美育工作建设.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分析高校美育工作成效,从学校顶层设计,构筑"大美育"理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大美育"环境、完善育人载体,构建"大美育"体系、拓展第二课堂,丰富"大美育"活动等方面对高校美育工作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美育发展的策略,将美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美育师资队伍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大美育"课程体系建设和艺术类专业评价体系改革、扩充美育社团活动和加强校外美育基地建设等.

    高校美育大美育课程体系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

    刘莎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历尽沧桑、源远流长,各类独具特色的精湛技艺代表着不同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在当今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对前沿科学技术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充分运用,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内涵与技艺精髓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的核心体系中,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以及现代艺术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高校艺术教育现代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