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国防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西南国防医药

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

王国建;牛文忠

月刊

1004-0188

xinanguofang@126.com;minfsw@sina.com

028-86679082,86598516,86598539

610021

成都市锦江区天仙桥北路12号

西南国防医药/Journal Medical Journal of National Defending Forces in Southwest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西南国防医药》杂志是成都军区卫生部主管,成都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3年,创刊时刊名为《资料汇编》,为不定期刊物,刊载内容以医学临床专题讲座、综述为主。1979年更名为《医学资料汇编》,定期季刊出版,刊载内容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变,主要以科研课题论文、临床研究论文为主。1985年原昆明军区与成都军区合并后,改名为《西南部队医药》,仍为季刊。1991年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查批准《西南部队医药》更名为《西南国防医药》(双月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军各大军区、军兵种主办的同类期刊中第一个公开发行的医学刊物。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审查批准,《西南国防医药》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列为国家科技核心期刊。2009年1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批准,《西南国防医药》改为单月刊,是全军同类期刊中第一本月刊。目前,《西南国防医药》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等国内外十余个主要期刊数据库收录,是万方期刊网、清华学术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上网期刊,是国家级核心刊物,也被多个省(市、区)列为A类期刊,作为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认可刊物。《西南国防医药》以传递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以各类医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辟有专家论坛、论著、临床研究、高原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园地、医院管理、卫勤研究、基层卫生、综述•讲座等栏目,集学术性、技术性及实用性为一体,具有军事医学和高原及亚热带疾病防治等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KRP、PVP联合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分析

    冷太平王亮李沙丹刘吉文...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PVP)联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西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23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PKRP组(n=61)、PVP+PKRP组(n=6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同时观察在高龄(≥70岁)、大体积(≥80 ml)患者中的疗效.结果 PVP+PKRP组较PKRP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flow rate,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在高龄、大体积前列腺分组中,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天数及住院天数也表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 PVP联合PKRP治疗BPH安全有效,相较于单纯PKRP,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恢复较快,对于高龄大体积BPH患者亦适用.

    前列腺增生绿激光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改良根尖冷冻疗法对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

    宋鑫磊丁玉宝孙彤晖潘玲...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改良根尖冷冻疗法对根管预备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单根管、龋源性根尖周炎的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行规范化的根管预备.对照组(C组)使用生理盐水(20℃、4ml/min、5 min)冲洗根尖区+氢氧化钙(20℃、0.1 ml)封药;经典冷冻组(T组)使用生理盐水(2.5℃、4 ml/min、5 min)冲洗根尖区+氢氧化钙(20℃、0.1ml)封药;改良1组(K1组)使用生理盐水(0℃、4 ml/min、2.5 min)冲洗根尖区+氢氧化钙(0℃、0.1ml)封药;改良2组(K2组)使用生理盐水(20℃、4 ml/min、2.5 min)冲洗根尖区+氢氧化钙(0℃、0.1 ml)封药;改良3组(K3组)使用生理盐水(0℃、4 ml/min、2.5 min)冲洗根尖区+氢氧化钙(20℃、0.1 ml)封药.记录各组临床冲洗封药的总时长、术后6h、24h、48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疼痛总时长.结果 (1)C组和T组冲洗、封药的总时长显著长于K1组、K2组和K3组(P<0.05);(2)术后6h,C组、K2组、K3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T组和K1组(P<0.05);术后24h,C组和K2组的VAS评分显著高于T组和K1组(P<0.05);术后48 h,各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C组、K2组和K3组术后疼痛总时长显著长于T组和K1组(P<0.05).结论 改良根尖冷冻疗法(K1组)可以更加简单、快速、有效地缓解根管预备术后急性期疼痛峰值,同时缩短术后疼痛的总时长.

    冷冻疗法改良根管预备术后疼痛

    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梗大鼠α7nAChR抗炎通路的影响

    严孝花卫国
    19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α7nAChR)抗炎通路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45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手术不结扎血管.术后第2d,治疗组灌芪参益气滴丸40 mg/(kg.d),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用28 d,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在第28 d,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苏木精-伊红(HE)及三色(Masson)染色分析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析血清中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的变化,蛋白印迹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心肌组织中IL-6、TNF-α、α7nAChR、NF-κB p50及NF-κB 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治疗两组大鼠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治疗组大鼠的心功能明显恢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降低(P<0.05);HE及Masson染色分析显示,心肌组织恢复好,细胞核肥大减轻较为清晰,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TUNEL分析心肌细胞凋亡表明,细胞凋亡个数明显降低(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析表明,血清中IL-6、TNF-α炎性因子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法分析表明,心肌组织中α7nAChR蛋白明显提高(P<0.05),IL-6,TNF-α、NF-κB p50及NF-κB p65蛋白明显降低(P<0.05);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表明,心肌组织中IL-6,TNF-α、NF-κB p50及NF-κB p65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改善AMI后心功能、减轻AMI损伤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α7nAChR抗炎通路有关.

    芪参益气滴丸急性心肌梗死α7烟碱型乙酰胆碱能受体抗炎通路

    艾灸干预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晶晶蒋锐呼永河关静...
    197-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干预在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老年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1~12月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介入术病例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皮温、踝肱指数、疼痛自测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皮温、踝肱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自测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干预可显著减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介入术老年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自觉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护理推广.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足坏疽介入术老年患者艾灸干预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盐酸达克罗宁在常用溶剂中的稳定性

    龚亚李敏樊莉曹健...
    200-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盐酸达克罗宁在常用溶剂中的稳定性,为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流动相、甲醇、乙腈、无水乙醇、不同pH值的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纯化水为溶剂配制盐酸达克罗宁溶液,于0~12 h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连续进样,考察各溶剂中峰面积变化情况.以流动相为溶剂配制盐酸达克罗宁对照品储备液,密封保存于2~10℃冰箱中,于0~35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盐酸达克罗宁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峰面积降低2%以上,其余溶剂中12 h变化量2%.对照品储备液在35 d内,外观与新配制对照品溶液一致;色谱中均未出现显著的杂质峰,含量符合要求.结论 盐酸达克罗宁在甲醇、无水乙醇中不稳定.在2~10℃冰箱中,盐酸达克罗宁对照品储备液效期可定义为35 d.

    盐酸达克罗宁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溶剂对照品稳定性

    钆塞酸二钠MRI增强预测HCC病理分级可行性的探讨

    唐晨程王鹏刘有德蒋锐...
    20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MRI增强预测HCC病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0年5月62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病例,根据2019年消化系统肿瘤WHO分级法行分组[1],对其普美显MR增强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平扫(T1WI)、肝胆期灰阶值及灰阶强化比值,得出强化程度率,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MRI增强HCC病灶强化程度率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联.结果 62例病例中,低分化22例,中分化20例,高分化20例,低分化组肝胆期强化程度0.06±0.03,中分化组肝胆期强化程度0.10±0.06,高分化期强化程度为0.16±0.06,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化程度率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其中高分化组均值比中分化组高0.06,中分化组均值比低分化组高0.04.不同分化程度的HCC病灶肝胆期强化灰阶比值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肝胆期强化灰阶比值越大.结论 基于钆塞酸二钠MRI增强HCC病灶肝胆期强化程度灰阶比值对预测病理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MRI增强普美显强化相关性病理分化

    大规模预防接种点概念模型设计

    富涵祖正虎王长军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快速转换为应急疫苗接种点的概念模型.方法 综合运用文献调研、业务流程建模、数学建模等方法,分析大规模预防接种的任务需求、设计运行流程、建立关键资源需求测算模型.结果 提出了一种大规模预防接种点概念模型,并以天花生物恐怖袭击后的大规模预防接种为想定验证了概念模型的可用性.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生物恐怖处置等应急条件下可快速转换为应急疫苗接种点,缓解大规模预防接种的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规模预防接种概念模型任务流程建模生物恐怖

    重型与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桂榕徐贤华李玫刘莎...
    212-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以上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危重型患者及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病历资料分析,数据来源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武汉市两家医院收治的144例COVID-19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结果 共纳入重型以上COVID-19患者144例,重型与危重型患者占比为66.0% vs 34.0%,中位年龄68岁vs 74岁,男性占比67.4% vs 65.3%,病死率1.1% vs 59.2%.常见症状有发热(71.5%)、咳嗽(56.9%)、乏力(33.3%)、胃肠道症状(12.5%)及肌痛(7.6%).与重型COVID-19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淋巴细胞计数降低(OR4.420;P<0.05)、PCT水平升高(OR=2.008;P< 0.01)、IL-6水平升高(OR=1.813;P< 0.05)及肌酐水平升高(OR=207.285;P<0.01);危重型COVID-19患者中,相较于非死亡患者,多种合并症(OR=4.008;P<0.01)是死亡危险因素.危重型患者IL-6显著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结论 与重型COVID-19患者相比,危重型患者更易发生过度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器官功能障碍、合并细菌感染或继发性细菌感染;多种合并症的危重型COVID-19患者预后更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临床特征

    血流感染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监测及临床分析

    倪红陈清红胡莉娜金静...
    217-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的耐药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医院2015~2019年由金葡菌致血流感染的89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金葡菌临床血流感染患者感染多来源于肺部占59.6%,原发性金葡菌血流感染仅占4.5%;金葡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为93.3%,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89例金葡菌血流感染患者中,检出耐苯唑西林金葡菌(MRSA)28例,检出率为31.5%;对苯唑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61例,检出率为68.5%.MRSA组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MSSA组.结论 金葡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多为继发感染,虽然MRSA检出率略有下降,但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因此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加强抗生素和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才是预防和控制金葡菌血流感染的关键.

    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临床分布耐药性

    COVID-19疫情期间重症创伤患者感染防控的管理机制研究

    肖洪王耀丽
    220-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预防疫情医院内部传播,分析COVID-19疫情期间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分级分区管理对院内感染防控和防疫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20年1月24日~4月24日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创伤患者24例(A组)与2019年同期收治的创伤患者33例(B组),分别统计两组气道管理、氧疗方式、细菌培养阳性例数、院内感染例数、细菌同源性例数、环境细菌培养菌落数,比较两组COVID-19疫情以来,进行分级分区防控后院内感染的差异.结果 A组创伤患者3例院内感染,B组创伤患者12例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组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和细菌同源性例数低于B组(P<0.05);疫情期间A组患者经分级分区管理3个月无COVID-19感染发生.对两组患者环境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细菌采样,培养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疫情期间对重症创伤进行分级分区管理,有益于COVID-19疫情以及院内感染防控,同时也为有利于重症创伤患者的及时救治,为临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提供借鉴意义.

    COVID-19重症创伤分级防护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