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交通大学

鲜于浩 闫月勤(常务)

双月刊

1009-4474

gjs@home.swjtu.edu.cn

028-87600845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于2000年创刊,季刊,由西南交通大学主办。本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务实创新为灵魂,以高思想品质,高理论含量、高社会价值为特点,坚持为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本刊目前设置西部大开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以及编辑出版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两路"精神的弘扬路径研究——纪念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

    胡子祥陈昱充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弘扬"两路"精神,不仅要注重史论结合,从内涵阐释、根源回溯和历史定位发轫,夯实传承弘扬基础,还要注重红绿相映,从国家文化公园、协同研究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着手,构建教育引导体系;既要注重文工交叉,从"两路"建设养护、进藏铁路修建及科技攻坚克难着力,实现文化涵育功能,又要注重文旅融合,从整合文化资源、创建品牌标识、完善支撑条件入手,助推红色经济发展.

    新时代"两路"精神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红岩精神生成逻辑的三维审视

    韩旭东
    1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特定时代方位、特有文化土壤、特殊斗争环境中生成的具体革命精神,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质.准确认识红岩精神的生成逻辑,应着力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维度去把握.从理论之维看,红岩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近代重庆地方文化的土壤,是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的传承发展.从历史之维看,红岩精神熔铸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奋斗历程,是伟大建党精神初心使命的延续传承.从实践之维看,红岩精神凝结于中国革命重要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斗争实践,是对伟大建党精神鲜明特质的内在彰显.

    红岩精神伟大建党精神重庆地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谱系

    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城市轨道交通TOD政策的量化、评价与研判——《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政策指数报告(2023)》书评

    李玉涛
    25-28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政策框架构成及其发展评价——《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政策指数报告(2023)》摘编

    李东坤谢宇航冯会会
    2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已成为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其呈现的跨部门、多主体、多元利益复杂交织等特征,亟需地方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营各环节的政策创新与制度保障.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构建包含5 类12 项指标的政策分析框架,对 46个样本城市的TOD政策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化评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TOD政策总体处于起步阶段,除成都、东莞外大多数城市的政策支持体系与机制建设不足.从发展趋势来看,城市轨道交通TOD理念得到更广泛认同,各城市TOD政策内容不断深化且差异性增强,TOD与城市更新进一步拓展融合.这为城市间开展政策学习与政策优化,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交通TOD实践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TOD开发模式TOD政策评价城市空间布局轨道交通规划

    以技能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四川省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赖荣刘云韩琪
    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能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参与者、实践者和引领者,而从人才结构和人才发展环境两个维度分析四川省的技能人才现状,发现当前乡村劳动力供给仍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技能人才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技能成才环境氛围不够浓厚,技能人才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四川省应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政策,如贯彻人口发展新理念,促进技能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协调统一,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全周期,厚植技能人才振兴沃土,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新体系,全要素加强技能人才培育供给,拓展才能施展新场景,全链条推动技能人才融合发展,持续优化技能成才新环境,全方位强化技能人才服务保障等.

    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城乡融合产业升级职业教育人才流动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影响非线性关系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邵旭阳徐洪海苏威
    8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价值链不仅涉及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合作,还由此衍生出基于全球范围内的污染再分配.以我国多个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发现我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污染排放呈现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企业污染排放随着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上升先增加后降低.同时,上游度和下游度与污染排放影响的模型显示,上游度与污染排放负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产生减排效果;下游度与污染排放是正相关关系,表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增加污染排放.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说明,这种非线性倒U型关系的形成是企业上游参与度和下游参与度共同影响下的最终结果.

    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企业污染排放国际贸易

    大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对能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提升机制探索

    吴宝锁李兆丰张慧王靖...
    10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学习行为投入与学生能力发展的关系,对江苏省某"双一流"建设高校 696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 名师生进行深度访谈,结果显示:(1)第一代大学生、理论型专业学生学习行为投入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实践型专业学生;(2)学习行为投入度与大学生能力发展存在中高等正相关;(3)学习行为投入度各维度对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力不同,师生互动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影响较大,同伴互动对沟通发展能力的影响较大,自主学习对总能力发展的影响最小.基于此,高校可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主要改革举措包括实施高学业挑战度的选择性精英教育、"教与学双度提升"的教学改革和"金课"建设教学改革.

    学习行为投入度大学生能力发展

    《太平广记》中的唐马形象刍议——兼论唐人社会心理

    张林君
    12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类书《太平广记》收录了许多唐人与马的离奇故事,刻画了唐马的多样形象,包括龙马和异马.龙马是人间祥瑞,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期望.异马则展示了马的双面性、复杂性,其中善的异马神勇忠诚、爱憎分明,反映的是马被驯服后的善解人意,寓意吉利、给人启迪;异马也有诡者,为转世偿债者,天性狂放不羁、变化无常,与人互变、惩恶报复,预示灾祸.唐人通过对不同阶层人与马之间的现实生活状态的观察,并融合当时已然盛行的儒、释、道各家思想,建构了超凡脱俗、忠义正直和勤恳劳作的马形象,充分表达了对马的敬畏心理.而荒诞离奇的马祸记载,则既折射了时局的变化,也反映了阴阳灾异神学迷信对唐人的深刻影响.

    《太平广记》唐代马形象龙马异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