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赵心愚(兼)

月刊

1004-3926

028-85522071;85522577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4段16号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注重民族问题和民族学方面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较视野下的晚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叙事为视角

    沈桂萍周鹏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超越传统王朝断代史与族别史的写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维度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民族实体"属性.晚清时期是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在近代民族主义席卷全球的潮流中,相较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以中华民族整体姿态走向共和,外附民族国家之表,内含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核.这得益于彼时建构的中华民族概念具有统摄国内各民族为统一的国民共同体的意涵.同时,也得益于晚清政府应对大变局的一系列政治变革,全面推进了中华民族内部多元民族治理的大一统.观念层面与实体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步推进,既避免了国家解体,也巩固了中华民族整体的团结统一,实现了中华民族浴火重生.

    民族国家建构晚清时期大一统国民中华民族共同体

    地方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基于苗语东部方言区民间文献的考察

    霍晓丽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以来苗语东部方言区民间文献在古歌、古老话、创世纪史话、民间故事等口述材料的基础上,增多了用汉字记录的科仪文本、地方志、家谱、碑刻等.这些文献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出地方社会的真实样貌.它们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场域中形成并传承,通过口传心授、文治教化的方式,承载着各族人民历史记忆、生产生活经验,反映出儒家思想和礼制规范.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地方教育促使国家自上而下和地方从下到上双向地实现了礼俗互动,重构了地方知识谱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地方教育的应有之义,为地方教育提供内在指引.地方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外在助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频共振地强化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归属得到升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教育民间文献苗语东部方言区

    民族与国家:民族共同体的图像表征——以《皇清职贡图》为例

    孙石磊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贡是中国礼仪文明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交往手段之一,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以职贡为特殊政策进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此时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的清朝与边地民族及国家的封建宗藩关系空前强化,清朝为了实现多民族国家的一统,以怀柔和羁縻"远人"的手段形成职贡体系.在图像艺术中,《皇清职贡图》则呈现出清朝描绘四方"远人"前来朝贡的独特图像秩序,其中蕴含着清朝对于四方诸族的关注,且具构建"民族共同体"的特点,亦存在民族与国家相互关联的时代特征.

    《皇清职贡图》民族国家民族共同体

    ChatGPT赋能智慧旅游建设的优势、挑战及技术规制

    李泽华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旅游建设涉及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与智能化,如今火遍全球的ChatGPT为我国智慧旅游的高质量建设带来了新契机.ChatGPT赋能智慧旅游建设,理应廓清技术植入、风险挑战与现实规范间的逻辑关系.ChatGPT的植入能够增强智慧旅游与游客间的亲密性、提升旅游企业在智慧旅游中的高功效性,以及提高文旅部门在智慧旅游中的智慧管理,但同时亦面临着政府数据安全和决策误导之风险、企业知识产权侵犯与商业机密泄露之风险,以及游客数据权被侵害之风险.通过创立ChatGPT的数据分类分级制、构建优化ChatGPT的相关责任链、加大对ChatGPT的自主开发,以及增强游客数据信息的保护力度等,可对ChatGPT进行相应的技术规制,以此将其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置于安全可控的范围.

    ChatGPT智慧旅游智慧化技术优势技术风险

    深远海旅游消费者折中选择影响因素及多元路径——基于心理距离视域的组态分析

    柴寿升崔春雨朱尧
    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深远海旅游对于全面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安全事件频发及日本核污水排海等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热情,在危机中把握旅游者消费心理,寻求海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时代命题.本研究基于心理距离和解释水平理论,通过文本编码和fsQCA分析法,探索影响深远海旅游消费者折中选择的因素与组态路径,发现:(1)时间压力、空间距离、文化距离、后悔率、形象距离、自我构建6 维度对消费者折中选择具有影响作用;(2)各要素对消费者折中选择的影响存在组合效应,其促进路径可归纳为风险范例联想型、自我文化驱动型、空间感知驱动型、预防动机驱动型四种驱动路径,其中后悔率、自我构建、空间距离感知是影响消费者折中选择的关键;(3)在时间压力影响下,消费者折中选择削弱甚至发生逆转.研究结果为指导深远海旅游供应商产品设计与海洋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心理距离相关研究.

    深远海旅游折中选择心理距离组态分析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效应与机制——来自甘阿凉民族地区的实证证据

    康健
    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族地区一二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乡村旅游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而目前聚焦民族地区县域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效应和机制的实证研究还鲜有报道.论文构建了四川省甘阿凉民族地区3 州48 县的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效应,并使用三步法、Sobel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具体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显著提高了当地的共同富裕水平;此外,经济提振效应在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基建带动效应在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共享性的过程中有调节中介效应,且该效应存在边际递减的特征.因此,民族地区可充分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并通过扩大与乡村旅游有关的产业与就业,适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乡村旅游推动共同富裕的效应.

    共同富裕乡村旅游民族地区

    论公司社会责任中职工的公司利益共享权——以公司法进一步确立职工地位定位为视角

    杨遂全刘坚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法》修订新增了具化公司社会责任条款,把职工和消费者定位为"利益相关者".公司虽以营利为本,但若职工无共享权,营利和发展则无源.共享才能共赢,才能劳资人格和产权平等.公司法需确立职工为利益共享者;职工共享权应立为企业合规审查和司法裁判的法律规范;共享权的实现应内化为企业成本和公司利润法定分成或持股的社会责任.在时代大变局中,可以先行先试,具体实现公司法确立的保护职工权益的公司的各种社会责任,以大视野看待劳工共享利益和通过劳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法制路径.

    共享共赢中国模式公司治理社会责任内生化

    国家荣誉制度创新发展的法理释义

    李涛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荣誉制度源于宪法,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对国家荣誉的设立、授予等内容作出了规定,体现了国家对个体和集体的成就及贡献的认可和表彰.国家荣誉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国家认同、社会激励、自我实现等理论之上,旨在强化政治认同、践行社会价值观、激励社会成员实现自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国家荣誉制度的实践逻辑主要包括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以及激发国家人才创造力的内在需求等.国家荣誉制度的本质是国家最高等级的奖励制度,是国家基于宪法规定、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法治原则确保了国家荣誉表彰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积极构建并不断创新发展国家荣誉制度,不仅是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民族力量、引领时代道德风尚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彰显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宪法制度国家荣誉国家荣誉制度政治吸纳法律本质

    论我国绿色债券私人治理规则之完善

    任婷玉曾文革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债券私人治理规则的有效实施能够保障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健康运行,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的私人治理规则分散破碎,相应的技术性规则法律化改造尚未完成,同样也存在着规则竞争无序的实践隐忧.究其原因在于私人治理主体自主性受限,应然效益受到抑制,规则空洞化现象严重,软约束力无法支撑后续的监管要求,在司法适用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立足于中国全国绿色债券市场建设,审视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私人规则带来的新启示,是破解隐忧之良策.在具体完善路径中,中国既要明确私人治理主体的合法地位与规则自治边界,将规则设计重点集中于技术专业领域,并通过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予以保障;又要积极制定《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自律管理规范》及配套工作指引,充分完善绿色评估评级规则以保障市场自律监管,引导发行人主动适用第三方评估认证,并在相关司法裁量中接纳相关私人治理规则,科学配置私人治理主体的法律责任.

    绿色债券私人治理规则自律管理《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绿色债券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数字化转型能力的提升研究

    张倩任保平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数字化转型能力是以国家为主体,以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为基本支撑,以人的数字化转型为关键内容,以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为关键路径,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能力,对推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科学合理的国家数字化转型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发现我国数字化转型能力空间布局尚待优化,部分省区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数字化转型能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通过提高数字化创新能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健全数字化转型基本保障与加强数字化战略落实等基本路径提升我国数字化转型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转型能力数字经济数字化政策供给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