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靳玉乐

双月刊

1673-9841

wkxb@swu.edu.cn

023-68254225 68252538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报全局,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发表我校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的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优秀科研成果,为学校改革开放、学科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培养人文社会领域的后续人才提供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以早期现代英国文学为例

    何荣钰刘立辉
    260-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地理学主要采用两条研究路径,一是以地理环境为轴心的人—地关系影响论,二是当代空间理论的权力关系批判,二者各有利弊。地理的身体审美是重要的文学地理学思想资源,以身体为视点,对早期现代英国文学的国家地理叙事进行讨论,有助于辨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视野下的文学地理学资源的当代学术意义。早期现代英国流行国家人格化理论和国王二体论思想,作家将国家地理视为政治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生发了国家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修辞。几何结构打通了地理景观与人体之间的阻隔,形成了两者之间基于政治伦理的类比修辞;地理图绘与政治身体互为指涉,赋予抽象的地图以政治生命意义;二元对立的性别观念形塑了地理空间的性别表达。地理叙事的具身化修辞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中国古代地理思想有契合之处,一种系统、丰富的人地关系昭示着文学地理学理论革新的可能性。

    文学地理学地理叙事斯宾塞莎士比亚马洛

    明代中央王朝与播州杨氏土司的文教互动研究

    张建朝郑家福
    274-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王朝与治下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文教互动是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性的具体体现。明代中央王朝为强化对播州的统治,在"以夏变夷""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下,与播州杨氏土司展开了积极的文教互动。在双方互动中,直接或间接、明里或暗里展示出各自的利益诉求与博弈。这些诉求与博弈客观上为双方构筑起了彼此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合理空间,促使双方在儒学建设、儒学教育、史学教育和凶礼等方面总体展现出自觉、有序、和谐、积极的发展态势。双方的文教互动不仅提升了播州官民对中央王朝文化、政治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强化了明代中央王朝对播州的统治,也促进了播州杨氏土司的政治存续和播州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明代中央王朝播州杨氏土司文教互动利益诉求与博弈

    清代水利治理与地域社会的发展——以川西平原为例

    张燕
    283-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初都江堰渠系恢复以后,水利治理逐渐成为维系地方社会秩序的要务。官方政府在川西平原水利修筑事务中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都江堰的治理模式奠定了川西平原"一体化"水利治理体系的基本格局,并形成了多方协作式岁修与官督民办式管理的水利治理特征。这种水利治理模式对川西平原地域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渠系的开发与河道的治理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水利治理上,堰渠事务的分工与合作也不断协调着州县之间的关系;基层民堰管理上,堰长"中介入"的身份强化着官民之间的互动;于民而言,水利治理成为整合移民社会秩序的重要契机。

    都江堰川西平原水利治理"一体化"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