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李明

月刊

1000-5471

023-68252540

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电化教育学、心理学、体育运动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技术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费者信息素养对社区支持农业(CSA)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基于绿色信任的中介效应

    徐晓鹏刘影
    10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和生态已经成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导要素,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和绿色信任则是保障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关键.信息素养分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绿色信任分为能力信任和善意信任.以新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代表社区支持农业(CSA)为例,基于820份CSA消费者调查问卷研究发现:消费者信息素养,以及消费者信息素养的3个维度对CSA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绿色信任在消费者信息素养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能力信任在消费者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中介作用;善意信任在消费者信息能力和CSA可持续发展之间起遮掩作用.因此,推进CSA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升消费者信息素养,加强生产者对网络、电商、物流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且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产销双方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对CSA的制度和经济支持,为提升消费者绿色信任服务.

    社区支持农业生产者消费者信息素养绿色信任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西南地区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刘现王儒桐张凤贾露瑶...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基于2001-2020年西南地区及42个地市单元的面板数据,从粮食供给能力、可获得性、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4个维度构建了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西南地区粮食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① 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波动下降与稳步上升2个阶段.② 4个子系统中,粮食可获得性水平上升速度最快、幅度最大,是西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上升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粮食稳定性、供给能力和可持续性,各子系统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演变特点.③ 粮食安全在不同地市之间分异大,差别明显,粮食安全综合水平高且增长较快的地市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内.2001-2020年间西南地区各地市粮食安全类型由粮食安全性低和极低为主向粮食安全性中等以上转变,粮食安全性高和极高的类型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粮食安全性中等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粮食安全级别高类型的外围.未来应从加大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收入、增加食物供给来源、降低化肥使用量以及促进农业技术更新等方面保障西南地区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西南地区综合评价

    引种鸡爪槭光合特性及叶片呈色对异质生境的响应

    魏静谭星闫瑞李林珂...
    12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不同生境下引种鸡爪槭叶片呈色及光合特性,为其引种驯化、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引种鸡爪槭4年生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环境因子(海拔及坡向等)对各品种鸡爪槭(分别为红舞姬 HWJ、橙之梦CZM、三季黄枫SJHF)叶片呈色、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低海拔阴坡生境下各品种鸡爪槭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类胡萝卜素(Car)、叶绿素(Chls)、最大荧光(Fm)、初始羧化速率(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显著低于其他生境(p<0.05).在同一生境下,三季黄枫的Pnmax,Anmax,α,AQY,Fv/Fm,光呼吸速率(Rp)均高于红舞姬、橙之梦,且三季黄枫在不同生境下AQY、Rp、光补偿点(LCP)、CO2 补偿点(CCP)、暗呼吸速率(Rd)和饱和胞间CO2 摩尔分数(C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品种间叶色参数L*,a*,b*值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境及生境与品种的交互作用对Chla,Chlb,Chls,Car,LSP,AQY,CSP,Pnmax,Anmax,Fv/Fm 和ETR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pH值、土壤含水率、海拔和坡向是影响鸡爪槭光合特性的关键因子.生境间差异对引种鸡爪槭的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在同一生境中,三季黄枫捕获、传递光能以及进行能量转化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均大于其他2个品种,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鸡爪槭异质生境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呈色

    2000-2021年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娜扎开提·阿不都米吉提杨涵
    139-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表温度是影响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地表温度可间接监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选取Landsat TM/OIL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使用单窗算法定量反演2000,2005,2010,2015,2021年5期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温度,采用重心转移模型分析地表温度的空间转移特征,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时空差异.结果表明:① 2000-2021年,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整体升高显著,22年间LST平均上升速率为0.44℃/a,在空间格局上,整个流域LST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温度主要以极高温、高温为主,其中,2021年高温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6%;② 2000-2021年各温区重心分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转移,各温区重心迁移轨迹明显向中游靠拢,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多是流域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③ 2000-2021年研究区地表热环境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水体、耕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只有建设用地为正贡献.

    地表温度反演贡献度指数重心转移模型

    面向社交网络重要信息传播的重叠节点挖掘模型研究

    魏会廷陈永光
    150-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动态社交网络中的社区检测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社交网络重要信息传播的重叠节点挖掘模型(SNONMM),结合标签传播算法(LPA)和扩散激活原理,实现对动态社交网络中重叠社区的高效检测.该模型的新节点在社交网络中向其他节点传播其标签的机会大于旧节点,从而使新节点更容易被发现并纳入相应的社区.同时,引入激活值来表示每个标签的传播强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捕捉社区结构的变化.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两个真实数据集和一个人工合成网络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社区准确性方面优于其他可用方法.

    动态社交网络社区检测标签传播算法扩散激活

    注意力可变形卷积网络的木质板材瑕疵识别

    朱咏梅李玉玲奚峥皓盛鸿宇...
    159-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木材缺陷检测中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该文基于可变性卷积网络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端到端的神经架构模型.首先,可变形卷积网络(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DCN)通过将矩形网格转换为变形网格,使模型专注于具有更多有用图像信息的区域.使用可变形卷积网络可以忽略图像特征中不相关的系数,解决了传统卷积在特征中学习更多信息能力有限的问题.然后,将DCN输出馈送到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层以学习缺陷图像的高级特征.最后,通过关注输入图像的最重要特征,应用注意力机制加强瑕疵区域的高亮度,从而提高模型识别的准确性.使用 Matlab平台在4个木质板材缺陷数据集上将该文方法与现有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该文方法的准确率比其他3种对比方法提高了2.4%~13.2%的维度,灵敏度提高了3.3%~16.6%的维度,特异性提高了4%~21%的维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检测精度和其他各个性能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最佳准确率为99.2%,证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可变形卷积网络注意力机制瑕疵识别缺陷深度学习木质板材

    NiCo2O4//GO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应用仿真

    郭冠伦王钊昕田峰黄斌...
    17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制备的NiCo2O4 电极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NiCo2O4 电极活性材料通过准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储能,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进而使用Simulink仿真模拟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单体的放电过程,并使用AVL CRUISE仿真计算了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行驶过程.结果表明,汽车在WLTC循环工况下的最大电池功率为38.0 kW,行驶时间为4.9 h,续航里程为224.4 km,相比单独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最大电池功率减小了31.3%,续航里程提高了11.4%.超级电容器对复合储能系统的电动汽车起到了平衡电池功率和提高续航里程的作用.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钴酸镍电化学测试电动汽车储能剩余电池容量

    基于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树干检测方法

    刘洋冀杰赵立军冯伟...
    18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传感器在树干检测中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与相机融合的树干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图对激光雷达点云进行处理,实现地面点云去除以及树干点云聚类,并在聚类中设置横、纵向自适应阈值,去除聚类中墙体、杂草、树叶等多余信息;然后,利用YOLOv3算法对相机图像进行分析,基于树干特征实现目标识别并返回检测框与类别信息;最后,基于交并比方法(IoU)对2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进行融合,识别树干并返回其三维信息与位置信息.以无人割草机为载体开展场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的树干检测准确率在93.1%左右,树干定位横、纵向平均误差分别为0.075 m和0.078 m,能够满足无人割草机的树干检测要求,为智能农机的环境感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树干检测激光雷达相机深度图传感器融合

    水稻重要性状基因克隆与栽培育种专题

    王楠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