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术交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常延廷

月刊

1000-8284

xsjl@chinajournal.net.cn

0451-82808211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中宣街20-6号

学术交流/Journal Academic Exchange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刊登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术论文,注重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尔都塞思想中的隐秘链条:从帝国主义理论到反帝国主义实践

    孟飞詹蕊齐
    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 世纪50 到70 年代,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介入了帝国主义修辞.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沿着列宁研究帝国主义的路线,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考察了冷战时期的帝国主义问题.他指出,所谓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一阶段将面临两种选择:"社会主义"或者"野蛮".阿尔都塞对帝国主义的起源、表现形式及超越帝国主义斗争策略等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阐述.从当代视角回望阿尔都塞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诊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基础出发辩证审视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偏离,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有效应对资本-帝国主义的挑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阿尔都塞列宁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的双重功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契合的政治哲学理论

    谢金秀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人类文明形态由传统到现代的变革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基于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实践基础的变革,近代政治哲学的兴起既产生了批判旧文明形态的实际效果,又建构了资本文明和自由主义世界秩序的理论基础,从而发挥了批判和建构的双重功能.囿于当代西方社会实践发展的限度,以罗尔斯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只做到了在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内部反思、维护和完善现有的资本文明,其批判和建构的双重功能都趋于弱化,因而无法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中蕴含着超越资本文明的现实可能性,因此,我们应在批判资本文明的基础之上,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批判旧文明形态与建构新文明形态并重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契合的政治哲学.

    人类文明形态变革近代政治哲学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资本文明

    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督促行政履职"的价值定位与制度完善

    张旭东刘江煌
    2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保行政机关切实担负起维护公益之第一职责,立法理应将敦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规范为检察公益诉讼共有之诉前程序.反思现有研究结论,可知其因未能全面认识"诉前督促行政履职"之程序内容及规范效果而未能准确把握该程序之价值.回归至对"诉前督促行政履职"程序的规范解释,可知其实然价值在于防止"行政检察职能"失位和确保检察公益诉讼恪守"司法谦抑"之原则,应然定位为检察公益诉讼之诉前程序.据此,不仅可知将"诉前督促行政履职"拓展适用为检察公益诉讼共有之诉前程序是其制度发展的应有之义,也可进一步明确细化诉前"行政检察"规范和优化行政"优先履职期"的时限设置应为其制度完善的具体内容.

    检察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行政履职行政检察职能司法谦抑

    数字检察赋能行政公益诉讼:逻辑、隐忧及发展

    梁鸿飞
    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检察如同一场静悄悄的技术革命,通过技术与制度和组织的相互嵌合激活法律监督潜能,其赋能行政公益诉讼的逻辑理路在于重置启动程序、拓展案件范围、深化监督方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行政公益诉讼的治理效率.但是,在所谓数字检察赋能的过程中,数据充分性无从保证会导致检察机关监督盲区的存在,数字检察的异化会导致行政公益诉讼本末倒置地实施,数字检察的滥用会导致行政公益诉讼的实施超越法律限度.对此,应当前瞻数字检察赋能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方略,构建检察机关参与的数据共享机制,超越"数字魔阵"的数字检察赋能机制,导向现实需要的数字检察激励机制.

    数字检察法律监督行政公益诉讼数字赋能

    算法决策对行政正当程序的挑战及其应对

    冯向辉李蝶
    5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化行政领域中,算法决策在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政民互动成本的同时,也带来了行政正当程序方面的挑战,诸如正当程序的中立性遭破坏,行政相对人的陈述权、申辩权被压缩,行政主体说明理由较困难.算法决策挑战行政正当程序的原因主要在于算法技术的内在局限性、行政主体治理能力的相对滞后性以及制度规范的不完善性.应将行政正当程序的基本含义与判断标准相结合,从排除偏见、听取意见、说明理由以及权利救济四个方面来应对算法决策可能引起的行政正当程序失灵.

    自动化行政算法决策行政正当程序算法权力数字法治政府建设

    面向网络安全风险的保险合同义务理论创新

    周瑞珏
    7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态势,网络安全保险作为治理网络安全风险的新兴商业险种,在承保风险、保险合同义务履行等方面具有特殊性,故而需要对传统保险合同义务理论有所创新.在网络安全保险中,为了确定风险水平和保费费率,投保人需要告知有关网络安全风险的重大事项.然而,从网络安全管理策略考量,限制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的公开范围更有助于控制风险.这种告知信息范围的冲突意味着需要重新解释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因为倘若按照一般财险的询问告知主义,针对新型网络安全风险,保险人可能无法正确评估承保风险.如实告知义务作为诚信原则和对价平衡原则衍生而来的先合同义务,是为了促成保险合同的缔结,其履行方式应当结合网络安全风险的动态性、原因复杂性等特征进行明确.在询问告知模式下,投保人应当按照"遵守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状况""评估网络安全风险来源""正确描述网络安全状况""反映缔约时风险状况"四个标准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网络安全保险如实告知义务重大事项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

    杜浦路丽张妍
    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智慧物流的建设对农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加速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加速了乡村物流产业进行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进程,推动了物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研究基于物流产业与信息科技融合产生的智慧物流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行总结阐述,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对农村智慧物流的整体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应在信息化技术强力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双重推动下,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村智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完善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速智慧物流标准化统一进程,以期为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实践基础.

    乡村振兴智慧物流发展推进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评估——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与比较

    赵学彬
    9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协作、共同发展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文章利用国际投入产出表,分析了1995-2020 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并基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探讨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拉动作用以及受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0 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且在不断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要素也主要流向两者,且向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流动趋势更为明显,表明了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趋向;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明显,而低技术制造业受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更明显;生产性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需要在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下发展,水运和仓储业则对低技术制造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产业关联,构建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提升科技支撑,促进产业高效协调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

    知识流动与城市创新绩效:基于知识关联度视角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李金城胡晟明
    11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分析,构造城市间知识关联度空间权重矩阵,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知识流动对不同知识关联度城市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知识流动不仅有助于提升本城市创新绩效,还能形成空间溢出效应促进知识关联城市的研发创新.若城市间知识关联度越大,则知识流动对城市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越强.异质性分析揭示,若知识流动载体的质量较高,城市的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强,则知识流动形成的创新效应更大,并且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城市群知识流动的创新效应较强.形成机制检验表明,知识流动主要通过科技产业集聚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途径,提升城市创新绩效.从城市间知识关联度视角厘清了知识流动对创新绩效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机理,对于优化我国创新资源配置和提升技术创新效率,从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知识关联度空间溢出效应

    乡村智慧治理背景下老年人数字包容性发展的逻辑

    谷玉良李咏琴丁琪
    13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老龄化双重背景下,如何调节数字技术运用与老年人数字包容性之间的张力,是新时代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湖南省两个村庄的实地调查发现,乡村智慧治理的实践场景主要表现为政务智慧治理、公共智慧治理和生活智慧治理三个方面,三种智慧治理共同促进了老年人数字包容性的增长.其中,政务智慧治理方面通过体制支撑畅通了老年人的参与渠道,公共智慧治理方面通过市场设计优化了老年人的参与环境,生活智慧治理方面通过社会互助弥补了老年人在能力上的短板.但乡村智慧治理在促进老年人数字包容性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老年人数字素养和能力门槛问题、数字应用适老化改造问题、治理主体工作对象定位问题、数字技术安全问题等.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构建老年数字友好型、数字包容性社会,更好地助力乡村智慧治理提质增效.

    农村智慧治理老年人数字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