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黄云清

季刊

2096-644X

JXTU@xtu.edu.cn

0732-8292143

411105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期刊社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圆筒混合机内不同粒径颗粒的轴向分离研究

    廖继勇龚曙光左志坚卢兴福...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颗粒在圆筒混合机的轴向分离机理,提出了一种由多段摩擦系数不同圆筒组成的新型圆筒混合机结构.以颗粒堆积角为参考,通过仿真与实验测试得到了颗粒的参数,并基于圆筒混合机分离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离散元法的不同粒度颗粒在圆筒混合机内分离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根据颗粒分布、休止角、运动速度、回转半径等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在分离过程中的流动形态,并基于分离指数探讨颗粒的分离特性.结果表明:圆筒混合机侧壁摩擦系数不同将导致颗粒休止角不同,从而使不同区间颗粒的运动速度不同,高摩擦系数区域内颗粒运动快,而低摩擦系数区域内颗粒运动较慢;运动速度的不同导致颗粒在新型圆筒混合机内将产生明显的轴向分离现象,小粒径颗粒聚集在低摩擦系数区,而大粒径颗粒聚集在高摩擦系数区.

    圆筒混合机颗粒分离离散元法分离指数

    基于认知技能图谱的智能问答系统设计与实现

    蔡令仪段斌旷怡柯其聪...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气专业学生获取知识烦琐、实践能力提升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并开发基于认知技能图谱的电力电子开关电源实验智能问答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首先,引入贝叶斯心理测量模型评估学生能力达成情况;然后,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陈述性知识图谱和用户数字镜像,分别用于存储电源特定领域知识和用户能力信息;最后,基于问句分析、模板匹配、答案生成3个模块开发电源实验智能问答系统.该系统利用HanLP对学生输入问题进行分词处理和词性标注,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问题分类,并与相应的问题模板进行匹配.根据模板和关键词,系统生成相应的Cypher查询语句,结合学生的能力信息,在知识图谱中搜索符合条件的答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电气专业学生的能力缺陷,并提供个性化的问答服务,实现了更高效、精准的智能辅助.

    贝叶斯心理测量模型认知技能图谱知识图谱问答系统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性能试验研究

    陈俊王秋湛郭鸣琴曾琳惠...
    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强钢管内填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该文设计22根高强钢管UHPC短柱进行轴压试验,从破坏模式、荷载-纵向应变关系对试件的轴压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旨在通过径厚比、混凝土强度、截面类型等变化来探究高强钢管UHPC短柱的实际承载力性能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高强钢管UHPC短柱的轴压性能受径厚比、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试件承载力随钢管壁厚增加而增加,但相同钢管直径和不同钢管直径增幅呈现不同规律.该文从延性、核心混凝土强度提高程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高强钢管混凝土试件的相关参数设计建议.最后,将高强钢管UHPC短柱的轴压试验承载力结果与国内外规范GB 50936-2014、AIJ计算承载力结果进行对比,并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高强圆钢管UHPC试件的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结合该文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证明了公式的准确性.

    高强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钢管混凝土短柱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

    各向异性的硼烯等离激元诱导透明超材料

    孙怡聪林琪李红星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源于电磁明、暗模式之间的相消干涉.该文从理论上提出了两种简单且直观的单层硼烯超材料构型,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其在光通信波段(~1550 nm)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特征.利用不同晶向电磁明、暗模式的近场耦合,在实现各向异性光学色散特性的同时,兼具了集成度更高的优点.其次,通过调控硼烯的载流子浓度,可以实现对透明窗口频谱位置的主动调控.此外,通过结合谐振子理论和A型原子三能级模型,定性描述了这类各向异性等离激元诱导透明超材料中的光学干涉路径,定量刻画了透明窗口随耦合距离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将为设计高性能近红外波段的慢波器件提供科学依据.

    硼烯各向异性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主动可调谐性谐振子理论

    三维薛定谔方程组的线性Profile分解

    韩依洋廖梦兰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线性薛定谔方程组解Strichartz估计的紧性缺失问题,针对H1(R3)× H1(R3)中的三维线性薛定谔方程组的有界解向量序列,使用解序列的Profile分解方法,构造为解向量子列的(1/√hn)U((t-tn)/h2n,(x-xn)/h)类型的Profile分解和.其中,U是线性薛定谔方程组的解向量,在Strichartz范数估计下具有一个很小的余项.首先确定伸缩变换参数序列族,利用傅里叶变换和迭代的思想确定Profile分解族.其次验证了Profile分解和的收敛性,说明了Strichartz范数下余项的收敛性.最后证明了当线性薛定谔方程组的解序列有界时,都可以分解为解向量子列和的形式.

    薛定谔方程组Profile分解Strichartz估计Sobolev嵌入傅里叶变换

    基于交通冲突的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安全性研究

    王含含宋永朝祝涛潘晓东...
    5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有换道需求的车辆需在较短间距完成变道,区间内交通流交织干扰严重,是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为研究近距离交叉口交织段冲突的严重程度,提出交通冲突强度(ITC)的定义,采用交通冲突空间强度(SITC)和时间强度(TITC)分别量化研究区间在单位通行距离和时间上的冲突强度指标.综合分析区间交织段交通流运行特征,采用交通微观仿真手段在考虑相邻交叉口区间多种道路交通参数条件下(如:交叉口间距、V/C、行驶速度等),确定交通冲突强度判定阈值,通过灰色聚类方法提出了相邻交叉口交通冲突危险程度等级划分建议值.最后,运用交通冲突强度方法剖析了工程实例相邻交叉口交通冲突状态,并对工程实例改善前后的交通冲突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交通冲突空间强度指标具有静态属性,交通冲突时间强度指标综合了速度参数,具有动态属性,交通冲突强度可以量化交织段冲突程度,筛查交织干扰严重路段,"左转右置"改善方法可有效降低左转需求大的近距离错位交叉口交通冲突强度.

    交通工程交通冲突点强度分析近距离交叉口交叉口间距改善方法

    黏弹性地基中纳米输流管道振动与失稳分析

    李明周俊汝邓乾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哈密顿原理与非局部弹性理论,针对黏弹性地基中轴向磁场作用固支输流碳纳米管的振动失稳特性,建立了该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其中黏弹性地基分别采用了Kelvin-Voigt模型与Max-well模型.应用微分求积法(DQM)离散了该微分方程,得到了求解系统振动特性的广义特征值问题.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外加轴向磁场在任何参数情况下均能提高系统振动频率,从而提升系统稳定性;小尺度效应弱化系统刚度,从而使系统更易产生发散失稳.尤为关键的是,黏弹性地基若采用不同的地基模型,其与纳米管间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Kelvin-Voigt模型阻尼参数的增加降低系统稳定性,弹性系数的增加提升系统稳定性;Maxwell模型随两参数的增加,系统稳定性均表现出"先升后抑"的效果.

    碳纳米管发散失稳Kelvin-Voigt模型Maxwell模型轴向磁场

    司机操纵模式对岸桥起重机小车轨道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

    彭语堂曹鹏周雄肖祺滨...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证明,岸桥起重机司机的操纵方法是影响岸桥起重机小车轨道寿命的关键因素,平稳操纵对防止小车轨道偶发冲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挖掘出司机的操纵模式并探究其对小车轨道寿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司机的不同操纵对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的小车轨道疲劳寿命的影响,采集了两个月的应力数据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并对小车轨道的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首先通过自适应共振理论神经网络(ART)聚类算法实现司机操纵模式数据的分类,然后将每类操纵对应的应力数据进行峰值压缩、无效幅值去除,再利用雨流计数法得出幅值统计直方图,最后利用Miner法则求出三类操纵下小车轨道的疲劳寿命.结果显示,第三类操纵下小车轨道的四个测点的疲劳寿命优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该文研究结果可为港口司机操作培训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厂家改进小车轨道设计提供依据.

    岸桥起重机疲劳寿命聚类司机操纵模式

    基于角点校准的暗光下桥梁位移监测研究

    赵少杰黄滏张潇婷马嘉成...
    8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机器视觉的数字图像方法监测结构物变形具有非接触性等优点,但受到暗光环境及人工标志物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应用受限.在现有模板匹配测量基础上,提出了暗光环境下基于Harris角点检测校准和Retinex暗光增强网络的桥梁位移监测方法和系统,以提高桥梁结构在复杂环境下的位移监测精度.进一步通过试验验证,结果显示10 m距离的暗光环境下桥梁位移监测最大绝对误差小于0.3 mm,在靶标偏转角度在0.6°至1.2°情况下,基于角点校准后的平均精度相比未校准提高了44%,说明该系统具备在暗光环境下进行工程结构位移监测的实用性.

    桥梁监测机器视觉暗光增强模板匹配角点检测

    混凝土受压过程的声波特性试验研究

    蒋缙吴文朋徐朔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测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的工作应力状态对评估既有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为探讨混凝土构件受压过程的声波特征,制作了多组混凝土试件,采用加载装置进行逐级加载至破坏,加载过程中利用超声波无损测试设备.对不同轴向应力条件下混凝土试件的声学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讨论了时域、频域声学参数与试件承受压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试件压应力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稳定性好;声波信号的首波幅值及最大振幅绝对值与混凝土压应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声波频域信号中的主频幅值与混凝土压应力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受试件内部裂缝的干扰较大;在混凝土结构压应力检测中,推荐采用波速作为评价混凝土应力状态的声学指标.

    混凝土超声波压应力声学特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