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仿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仿真学报

李伯虎 赵沁平

月刊

1004-731X

simu-xb@vip.sina.com

010-88527147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院

系统仿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统仿真学报》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刊,是中国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报道我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系统仿真学报》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联合主办,以中文编辑形式出版,同时附有英文摘要,供国外学者和检索系统引用。本刊始创于1989年,月刊,每期300页左右。《系统仿真学报》的国内影响力逐年提高,据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系统仿真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867,在1608种科技期刊中列第188位,在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中列第2位。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统计结果,《系统仿真学报》被列入“科技与生产/技术/自动化”类中的高均值计量指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123,影响因子为0.538,Web下载率52.4%,居同类期刊之首。我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高,《英国科技文摘SA/INSPEC》连续多年全部收录我学报。2005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我学报814篇论文,收录率为99%。我学报4次获得到中国科协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择优性资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面向多源传感器的飞行器类型识别综合仿真方法

    顾韶竹应宇欣张华杰童逸琦...
    14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飞行器类型识别仿真方法主要以单传感器、单目标识别为主,没有考虑真实场景下光电、雷达、电子侦收等多种传感器设备对飞行器参数联合采集的过程,导致仿真场景不丰富、变化不够复杂的问题.构建了面向多源传感器的飞行器综合仿真平台,包括:光电模拟器,使用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生成飞行器红外图像;空情模拟器,采用三自由度飞行方法生成飞行器运动轨迹;雷达模拟器,利用椭球方程模拟目标的雷达轨迹和雷达反射截面积;电抗模拟器,通过典型信号源收集和随机噪声引入来模拟复杂电磁环境.在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多种传感器信息能有效提升目标类型的识别效果,提升模型辅助决策能力.

    多源传感器飞行器仿真光电模拟器空情模拟器雷达模拟器电抗模拟器

    基于RLoMAG+EAS的同构集群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

    张国辉高昂张雅楠
    160-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备体系是作战体系在装备视角的反映,研究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对装备体系优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集群装备作战体系对抗,具有大规模、高动态、强对抗特点,传统方法难以对其作战效能直接进行评估,针对单一任务同构集群装备体系(如无人机侦察蜂群、地面无人平台火力突击集群等),从多智能体博弈理论的视角,将装备体系对抗过程看作为多智能体系统马尔可夫博弈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博弈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of multi-agent game,RLoMAG)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评估方法原理,建立了装备体系对抗模型.给出了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框架,包括智能体建模、博弈算法设计、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设计,开展探索性体系对抗仿真,求解装备体系博弈最优策略,分析最优策略下的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等步骤.以基地防御作战场景为背景,给出了无人机蜂群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多智能体博弈强化学习最优策略

    基于宏微观多尺度建模的校园疫情演化仿真研究

    胡明伟杨文杰
    17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校园师生人群聚集密度高,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现有宏微观尺度的研究,提出使用多尺度建模仿真分析校园内新冠疫情的演化趋势和防控方案的绩效.宏观建模采用易感-潜伏-传染-恢复(SEIR)模型,输出无症状患者和有症状患者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研究疫情演化趋势;微观建模采用离散事件建模仿真和基于智能体建模,对个体学生的在校行为和疫情演化进行微观仿真,模拟新冠病毒在校园内的人传人过程.并通过案例研究,验证错峰上学、核酸检测"每天一检"并隔离阳性患者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识别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多尺度疫情建模仿真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级揭示了校园疫情的演化过程,可为校方优化防疫方案提供参考.

    校园疫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建模仿真宏观模型微观模型多尺度建模基于智能体SEIR模型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低碳冷链配送路径优化

    鲍惠芳方杰张进思王传胜...
    183-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冷链配送路径优化中存在的综合配送成本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根据生鲜配送特点,综合考虑基本运输成本、碳排放、制冷、货损以及时间窗约束,建立以综合配送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路径优化模型.提出改进蚁群算法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在初始阶段使用遗传算法生成初期信息素分布,而后使用蚁群算法进行后续寻优搜索,再引入模拟退火算法的Metropolis准则筛选优质解.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优化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对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生鲜品冷链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助力冷链运输行业向低碳经济转型.

    冷链配送优化模型改进蚁群算法低碳

    基于递推子空间的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

    赵彦博蔡远利胡怀中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机理分析的简化假设条件或设备实际运行中参数特性偏移等因素,导致机理建模不可避免存在模型误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递推子空间的火电机组数字孪生模型预测精度优化方法.分析机组关键设备的运行机制,结合典型工况小样本数据,建立火电机组的全设备多工况非线性动态机理模型,确保数字孪生系统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与泛化性能;基于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建立预测精度优化模型并实时进行在线更新,补偿机理模型产生的误差,提高整体模型的预测精度,保证数字孪生模型的高保真性.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数字孪生火电机组模型预测精度优化子空间辨识数据驱动

    基于共生理论的复杂作战系统建模与分析

    田祥瑞尹婕姚睿万晓冬...
    203-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作战系统不断向集群化、协同化、无人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的作战系统建模方法无法体现作战系统的复杂性与智能性.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对复杂作战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将复杂作战系统根据作战任务细化为各作战子系统,分析子系统中的作战单元、交互模式和作战环境,针对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交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建立复杂作战系统的共生模型;利用共生原理与共生分析方法实现针对复杂作战系统协同效能、稳定性和均衡性以及演进方向的量化分析,构建基于共生理论的复杂作战系统建模与分析框架,为复杂作战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

    共生理论复杂系统作战系统协同建模

    面向航空发动机的虚拟多人拆装任务的驱动方法

    曾秋玮胡兆勇王志乐张锐林...
    22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虚拟多人协同拆装系统不同拆装任务的快速开发需求,提出一种可配置任务序列的数据驱动方法.以某型航空发动机样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多人协同拆装的任务要素,对任务进行基于JS对象图谱(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JSON)的参数化设计与表达,以JSON参数化文件驱动任务序列,定义每一步任务的交互操作.实践表明:该方法运用于多人协同拆装系统中,使系统具备可配置性,能根据自定义任务序列驱动任务流程;在多端大任务量的情况下,有效提升部署效率.

    虚拟拆装多人协同航空发动机参数化模型任务驱动

    结合竞争交互策略和淘汰重组机制的异构多蚁群算法

    冯晨游晓明刘升
    232-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的蚁群算法在解决旅行商问题时(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存在着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竞争交互策略和淘汰重组机制的异构多蚁群算法.建立一个异构多种群系统,算法采用竞争交互策略,根据不同时期各种群的汉明距离来自适应的调节交互周期;并利用竞争系数来差异化匹配交互对象,经过匹配后的交互对象之间通过最优解和信息素矩阵进行交互,通过该机制实现了算法收敛速度和多样性的平衡.算法采用了淘汰重组机制,会定期对寻优能力差的种群进行淘汰与重组,以加快算法的求解精度.采用多组不同规模的TSP算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表现更优.

    蚁群算法异构多种群竞争交互淘汰重组旅行商问题

    助训练策略下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

    何罗苏阳熊伟丽
    249-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复杂工业过程中存在强非线性、多阶段耦合以及有标签样本数量偏少的情况,传统的全局软测量模型难以精确描述整个过程.为此,提出一种助训练策略下的多模型软测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挖掘样本集中的相似性样本并建立若干子模型;通过引入助训练策略,形成基于主、辅学习器的协同训练框架,并设计置信度评估机制淘汰误差样本的同时扩充子模型的建模空间;进而将模糊隶属度作为D-S证据理论的概率分配函数计算出子模型权重,对子模型的输出进行融合以得到最终的模型预测结果.通过对脱丁烷塔工业过程的实际数据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软测量建模多模型助训练学习器脱丁烷塔

    基于轨迹数据的大规模路网交通拥挤时空关联规则挖掘

    周启帆刘海旭董志鹏徐银...
    26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K近邻RElim(K neighbor-RElim,KNR)算法和时序K近邻RElim(sequential KNbr-RElim,SKNR)算法,利用大规模路网的车辆轨迹数据来挖掘路段拥挤关联规则和拥挤传播时空关联规则.其中KNR算法在RElim算法基础上拓展了空间拓扑约束,可高效从大规模车辆轨迹数据集中挖掘路网中关联性拥挤易发路段,并量化这些路段间拥挤的关联性强度.而SKNR算法进一步以滑动窗口的形式拓展时间维度,可以挖掘出大规模路网中难以直接观测的拥挤传播现象,并追溯拥挤传播路径.以成都路网和车辆轨迹数据的挖掘结果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说明和验证,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数据挖掘关联规则拥挤传播轨迹数据REli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