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仿真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仿真学报
系统仿真学报

李伯虎 赵沁平

月刊

1004-731X

simu-xb@vip.sina.com

010-88527147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0号院

系统仿真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系统仿真学报》是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会刊,是中国系统仿真技术领域具有权威性及代表性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报道我国仿真技术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刊登创新性学术见解的研究论文。《系统仿真学报》由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06所联合主办,以中文编辑形式出版,同时附有英文摘要,供国外学者和检索系统引用。本刊始创于1989年,月刊,每期300页左右。《系统仿真学报》的国内影响力逐年提高,据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统计,《系统仿真学报》的总被引频次为867,在1608种科技期刊中列第188位,在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类中列第2位。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5)》统计结果,《系统仿真学报》被列入“科技与生产/技术/自动化”类中的高均值计量指标期刊,总被引频次为1123,影响因子为0.538,Web下载率52.4%,居同类期刊之首。我学报的国际影响力也越来越高,《英国科技文摘SA/INSPEC》连续多年全部收录我学报。2005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我学报814篇论文,收录率为99%。我学报4次获得到中国科协及国家自然基金委的择优性资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混合离散状态转移算法的多目标节能无等待流水车间调度

    王聪余佳英张宏立
    2345-2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以完工时间和总能耗为目标的节能无等待流水车间调度问题(energy-efficient no-wait flow shop scheduling problem,EENWFSP),设计一种混合离散状态转移算法(hybrid discrete state transition algorithm,HDSTA)进行求解.根据问题特性设计工序和速度矩阵的编码方式,采用启发式算法获得优质的初始解.根据EENWFSP性质,对4个离散操作算子进行任务分配,将嵌入二次状态转移的交换、移动、对称算子用于工序优化,替换算子用于机器速度优化,并在替换算子中嵌入基于关键路径的速度替换策略.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破坏重构操作,用于进一步提高Pareto解的质量.通过与4种算法在测试实例上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HDSTA在解决EENWFSP时具有较强优势.

    无等待流水车间节能调度状态转移算法总能量消耗最大完工时间多目标优化

    无人自主系统能力边界参数自适应判别方法

    李锦文王鹏潘优美惠新遥...
    2359-2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应对仿真测试面临的维度灾难问题,降低传统全参数空间遍历中所需的仿真次数,需要获取针对性的仿真数据以准确反映实验数据建模特征,以较少的仿真次数获得信息量丰富且代表原始数据特征的样本.提出一种面向无人自主系统能力边界参数自适应判别的数字化仿真测试模型,采用多权重结构的佳点集进行初始构建,结合自适应核函数边界点判别算法,通过高斯过程回归对模型进行迭代优化,自适应地判别无人自主系统的能力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建模所需数据量,提高自适应参数边界判别的效率,为提升智能无人系统试验的效率提供了高效途径.

    无人自主系统边界参数自适应判别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自适应核函数佳点集

    面向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的混沌编码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胥远兴张孟健王德光
    2371-2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一种混沌编码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针对标准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粒子过早收敛于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提出具有扰动行为的自适应收缩-扩张系数和关联粒子适应度值的计算方法,改善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引入混沌边界变异策略,减少粒子大量聚集在边界的概率,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来提高搜索最优解的能力;针对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迭代特性,设计一种适用的混沌编码策略.将提出的改进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于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并通过多种基准算例与标准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合遗传算法进行对比,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混沌编码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强的寻优能力.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扰动行为混沌映射收缩-扩张系数

    智能指示标志在提高人群疏散效率中的应用研究

    牛恒韩延彬李梁陈威霖...
    2383-2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密闭空间内密集人群应急疏散效率低下的问题,构建了基于智能引导标志的人群疏散引导模型,提出了基于均衡拥堵策略的指示标志布局优化方法和基于社交网络搜索的指示标志引导权重优化方法,用以提高疏散效率.仿真实验证明:优化后的智能指示标志布局可以有效缓解疏散过程中的局部拥堵,减少行人由拥堵引起的时间消耗;优化后的智能指示标志引导权重可进一步均衡出口利用率,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进一步提升人群疏散效率.

    智能指示标志疏散引导交互速度障碍社交网络搜索

    基于动态缩减机制的多策略单亲遗传算法求解CVRP问题

    陈加俊谭代伦
    2396-2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遗传算法求解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CVRP)时存在易早熟、收敛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缩减机制的多策略单亲遗传算法.基于同类个体实现对寻优空间的划分,采用模拟退火准则对最低类别子空间进行淘汰或更新,构成寻优空间的缩减和移动机制;基于单亲遗传算法,综合设计了组内、组间、整体搜索,以及扰动与跳跃的多种遗传进化策略;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基于个体发展、种群进化、整体收敛3个罚因子的自适应罚函数分量,对不可行解作出更有效惩罚.通过对3组CVRP问题实例进行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种群质量、全局与局部寻优能力、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等方面均得到改善和提升.

    车辆路径问题遗传算法动态缩减机制自适应罚函数多策略遗传进化

    基于YOLOv5改进的雾天行人与车辆检测算法

    苏彤王颖邓启扬李兆彬...
    2413-2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在恶劣天气下汽车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差,且对动态目标的检测能力有极大的影响,使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网络在雾天行人车辆检测中出现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ehazeNet去雾算法与改进YOLOv5算法相结合的雾天检测方法—YOLOv5-SGE检测网络.通过取消初始锚框,实现锚框自适应计算,生成适合当前数据集的锚框;在特征提取模块加入三维权重注意力机制,使网络可以快速捕捉到感兴趣区域,抑制无用信息;使用轻量级卷积GSConv代替融合模块的标准卷积,弥补语义信息损失,减轻模型的复杂度;使用EIoU损失函数替换YOLOv5网络原损失函数CIoU,加快网络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mAP达到84%,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自动驾驶图像去雾YOLOv5轻量化卷积损失函数目标检测

    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无人车路径规划与跟踪控制

    郭明皓姬鹏黄海威
    2423-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车在换道超车复杂场景下躲避动态障碍物的工况,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法的路径规划算法和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跟踪控制策略.引入安全椭圆理论及预测距离概念调整势场影响区域,通过加入速度势场改变势场函数,解决车辆躲避动态障碍物的问题.以线性三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包含势场环境的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传统势场法缺陷,提出的换道超车避障控制器对不同车速下的避障车辆跟踪效果良好,最大质心侧偏角均小于1°,前轮转角均在[-10°~10°]合理范围内,车辆能较好完成换道超车操作并且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

    无人车改进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跟踪控制模型预测控制器

    基于球面斐波那契格点的作战效能分析方法

    郭伟然周家豪黄翔赵鑫...
    2435-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采样下传统经纬网格存在的仿真精度差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球面斐波那契格点的作战效能建模与计算方法.给出球面斐波那契格点的生成方法与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的形式化描述;以任务持续保障为目标,作战任务责任区域为牵引,构建了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分析架构;引入自顶向下的系统设计思想,提出了一种分层解耦的作战效能计算框架,侧重研究根据系统内各武器资源的状态数据与目标任务要求,计算任务保障满足度.以雷达网的探测感知能力为例,用热力图形式进行标绘和可视化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计算斐波那契格点评估方法

    基于无人机点云地图的地面机器人重定位方法

    黄宏智颜凯刘昌锋王建文...
    2444-2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环境下空地协同系统中地面机器人重定位难题及其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地图的由粗到精的重定位算法.通过索引滤波消除高空和地面无效点云的影响,并在提取点云全局特征后引入截断最小二乘估计进行粗定位,采用体素法ICP(iterative closest point)精优化,以获得更精确的定位结果.构建了一种基于空中全局地图的地面机器人定位与自主移动框架,并通过仿真平台实验证明了该框架的可行性,验证了地面机器人重定位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地面机器人重定位无人机全局点云地图自主移动

    煤矿掘进机系统数字孪生技术研究

    蔡兴旺裴耀强杨继华庞瑞峰...
    2455-2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煤矿巷道掘进作业中,地质结构复杂、现场环境恶劣、掘进设备智能化程度低、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字孪生解决方案.通过融合物联网、互联网、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以PLC为硬件核心、MQTT协议和EMQX服务为基础、建立参数矩阵映射规则和故障原因分析表,实现了掘进作业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与孪生模型间的数据映射、数据存储、作业过程仿真、远程遥控、智能故障检测与预警等功能,提升了煤矿掘进作业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煤矿掘进作业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掘进数字孪生物联网增强现实远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