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管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管理学报
系统管理学报

陈宏民

双月刊

1005-2542

xtglxb@263.net

021-52301082

200052

上海市法华镇路535号

系统管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ystems & Management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1994年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刊源,是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系统科学、系统工程与管理科学等学科在理论上,方法上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实际案例分析。择优刊登博士论文摘要。并介绍相关科研机构与学术团体和著名专家、优秀中青年学者。另有科技简讯及时报道各种学术动态,包括学术会议、学术交流、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书评、书讯等。为高校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心理倾向的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交易过程锦标激励

    王卓甫韩涵丁继勇徐洪军...
    1261-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特点是呈线状分布,项目法人一般组织多个工程承包方平行实施,即与多个承包方同时交易.在委托代理理论视阈下,这属于"一对多"的委托代理关系,即项目法人要同时面临源自多个代理人/承包方的道德风险.构建了考虑心理倾向的锦标激励模型,通过经典激励模型的求解,分析锦标激励差额及心理倾向对多承包方最优努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承包方在质量、进度和施工安全上的最优努力水平随着锦标激励差额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承包方努力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承包方在这3个目标上的最优努力程度随着同情心理倾向系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嫉妒心理偏好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正确识别多承包方的心理倾向程度,并制定恰当的锦标激励机制,对提高大型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管理水资源配置工程锦标激励心理倾向

    组态视角下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驱动因素

    杜刚韩召
    1270-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健康社区拥有大量医生及多种来源的医生在线评价信息,患者面临选择过载问题并不确定如何根据各种信息选择合适的医生.基于整体论的组态视角,采集好大夫在线平台中的二手数据,利用fsQCA方法,探究多种来源信息的协同对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医生在线评价信息均无法单独构成高或非高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必要条件;存在4种产生高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驱动模式以及4种产生非高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驱动模式,两者存在非对称关系.首次从整体论的组态视角对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拓展了患者在线问诊选择的研究范畴,为医患在线匹配以及提高医生在线影响力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在线健康社区医生在线评价信息患者在线问诊选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社交互动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

    王君刘红德王亚妮吴昊...
    1284-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围绕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和披露水平,探索了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社交互动行为对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的影响机制.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研究用户社交互动中的外界刺激如何影响隐私信息披露者的内在状态,进而影响其隐私信息披露意愿.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验证提出模型及假设,并借助知识分享社区中的用户行为数据探究用户间的社交互动对其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交互动对用户的自我效能、用户间信任和社会认同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进而影响用户的隐私信息披露意愿.社交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信息披露水平,且账户信息认证起到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能够为促进知识分享社区中用户信息的合理披露行为提供建议.

    社交互动用户隐私信息披露知识分享社区账户信息认证S-O-R模型

    数字并购情境下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如何影响并购方数字创新绩效?

    杨栩李宏扬孟明明
    1303-1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的关键资源,也是数字并购中并购方重点吸收和保留的数字资源.在数字并购情境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将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视为一种数字资源.将数字化转型划分为数字技术集成和数字技术应用两个维度,考察了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并购方数字化转型和并购方数字创新绩效三者的作用机制,并以数字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对数字创新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数字技术集成和数字技术应用发挥双重中介效应.在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与数字创新短期绩效关系中,数字技术集成发挥的中介效应大于数字技术应用;在目标方留任数字背景高管与数字创新长期绩效关系中,数字技术应用发挥的中介效应大于数字技术集成.研究有助于明晰数字并购情境下的数字创新绩效实现机制,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创新目标.

    数字并购数字背景高管数字化转型数字创新绩效资源基础理论

    基于合作与引用关系的多层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郭建杰谢富纪薛楚江王倩...
    1313-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从多层网络视角剖析产学研合作关系和专利引用关系作为知识流动重要途径对企业创新的综合影响.以ICT产业为例,1 92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学研合作专利和专利引用数据,通过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网络中自我中心网络动态性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专利引用网络中心性在合作网络自我中心网络稳定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即企业可以通过维持有价值的稳定性合作关系提高其在专利引用网络的中心性来促进知识流动,进而提升创新绩效,而专利引用网络中心性在企业的合作网络自我中心网络扩张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合作网络结构洞在专利引用网络中心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即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结构洞水平越高,专利引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越小,而合作网络中心性在两者间没有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知识流动与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企业创新前因变量的研究,对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产学研合作专利引用知识流动多层网络创新绩效

    极端事件冲击下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演变特征

    杨杰冯芸
    1326-1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油期货市场极易受到地缘政治冲突和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冲击的影响,基于多重分形降趋波动分析和递归图方法构建了 4种指标,量化分析了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并以国际原油Brent和WTI期货市场作为对比,系统地研究了极端事件冲击下市场有效性的动态演变特征.最后,对WTI原油期货市场的长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相同的样本期间内,由于中国原油期货的制度优势、审慎适时的风控政策和具有强大韧性的经济基本面,极端事件冲击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国内市场,从而使得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都高于Brent和 WTI原油期货市场;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不是固定不变的,具有显著的均值回复特征,极端突发事件会对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由于原油期货市场系统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外生冲击造成的短暂动荡会被逐渐吸收化解,以维持自身市场有效性的相对稳定.所构建的市场有效性指标对预警原油期货市场风险具有一定的效果.

    原油期货市场市场有效性极端事件冲击多重分形理论递归图

    成本加成与价格传递:溢出效应还是吸收效应?

    何锦安彭方平廖敬贤王继洲...
    1348-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材料等成本冲击是否必然导致我国物价的普遍上涨?基于微观企业的定价行为,从理论上分析了成本冲击下不同成本加成企业在价格传递方面所呈现出的非线性关系.理论研究发现:高成本加成企业在正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更强的涨价行为,即价格传递表现为溢出效应;在负向成本冲击下,企业产品定价并未随成本下降做出显著调整,而是由成本加成吸收了成本冲击的影响,表现出吸收效应.与之相对照的是,低成本加成企业在正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价格传递的吸收效应,而在负向成本冲击下表现出溢出效应.进一步使用基于连续处理变量的非参数推断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模型,从行业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洞悉价格传递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进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和防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成本加成价格传递溢出效应吸收效应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模型

    基于风险补偿效应的银行转股型永续债优化设计与定价

    刘洋秦学志尚勤林先伟...
    1362-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效应是衡量金融产品设计成败的重要依据.研究对永续债内蕴的风险补偿效应进行剖析与量化,并以风险补偿效应的控制为依据对转股条款进行优化设计:特别考虑了"部分转股"的情景,即在轻度财务困境时可实施部分转股,弥补了现有条款"一刀切"式的全部转股方式的弊端.进一步,给出了与所设计的转股条款相适宜的各利益方权益价值的结构化定价方法,并构建了可体现各利益方激励相容性的确定转股比例的约束优化模型,以充分体现发行方与投资者之间的"共建共享"特征.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转股条款设计可较好地控制风险补偿效应,既兼顾了永续债投资者的利益,又保护了发行银行股东的权益,且有利于提高发行银行的价值;所设计的转股条款在多种情景下均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进而有望为永续债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银行永续债转股条款设计风险补偿效应激励相容

    感知算法控制的双刃剑效应对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的影响:基于合法性判断视角

    孙锐袁圆朱秋华陈丽君...
    1373-1385,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79份来自零工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公平、隐私、自主合法性判断为中介变量,以人工智能风险观念为调节变量,探讨感知算法控制的双刃剑效应对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法性判断负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且完全中介了感知算法控制对情绪耗竭的影响;感知算法规范指导通过公平合法性判断负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感知算法追踪评估通过隐私合法性判断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感知算法行为约束通过自主合法性判断正向影响零工工作者情绪耗竭;人工智能风险观念强化了感知算法追踪评估对隐私合法性判断的负向影响.

    感知算法控制合法性判断情绪耗竭人工智能风险观念

    考虑消费者情绪效用下新款产品上市策略

    谭德庆冷家正
    1386-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企业对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由于上市的新款产品会导致市场中同类产品的市场价值贬值,故消费者对购买的产品预期贬值与实际贬值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失望或欣喜的情绪变化所产生的情绪效用影响其购买决策.考虑一般耐用品的市场价值具有贬值特征以及因贬值产生消费者情绪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构建新旧两款产品连续型定价模型,得到了新旧两款产品最优定价以及新款产品最优上市时间.分析得到:上市的新款产品对旧款产品市场价值的冲击影响企业对新款产品的定价;新款产品上市后,旧款产品定价应考虑旧款产品市场价值和新款产品市场贬值率;新款产品上市后,新旧两款产品的最优定价受消费者对产品市场价值贬值预期判断所产生的偏差影响;新款产品的上市定价与旧款产品的定价比值影响新款产品对旧款产品市场价值的冲击特征;新款产品的上市时间应取决于旧款产品的市场价值、市场自然价值贬值率以及消费者的正负情绪落差大小,并且新款产品的最优上市策略由新品的价值决定.

    情绪效用贬值率定价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