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汪寿阳

月刊

1000-6788

xtll@chinajournal.net.cn

010-62541828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刊。主要刊登有关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国民经济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领域中的应用成果以及解决上述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介绍国内外研究情况、人物等的动态报道,科普性综述文章以及书刊评介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发展格局下产业升级、国内贸易与绿色增长

    余丽丽彭水军
    2075-2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次在国内价值链(NVC)下界定了以高附加值和低碳排放为核心的"绿色增长",厘清了其背后非对称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特征,还首次利用阶梯式结构分解(HSDA)方法测算分析了产业转移效应对国内绿色增长不平衡性的贡献程度,并识别了关键的产业路径.结果发现,2012-2017年各省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增加值收益和碳排放量"脱钩",但非对称产业升级伴随的产业转移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地区间绿色增长的不平衡性,且主要表现为沿海发达省市对河北、山西、内蒙古的增加值碳排放净转出,其中2007-2015年产业转移效应是最主要因素,2015-2017年碳排放系数差异则占主导地位.关键产业路径表现为,沿海发达省市对建筑服务、中高/高技术制造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最终需求,引致了河北、内蒙古、山西中低技术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的生产和增加值碳排放净转入,这对于从产业链层面提出差异化碳排放权分配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绿色增长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投入产出模型阶梯式结构分解方法

    分析师报告相似度对股价联动的影响研究

    任飞王鹏程李呈昊熊熊...
    2095-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价联动是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主要表现,研究股价联动的影响因素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鲜有文献关注分析师报告包含的相似信息与股价联动的关系,但证券分析师在股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信息中介角色,其生产的相似信息将通过引起投资者的同向交易对股价联动造成影响.文章利用2015年1月-2023年5月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师报告,引入TF-IDF文本分析方法测算共同分析师报告和个体分析师报告的文本相似度,探讨分析师报告中相似信息对股价联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分析师报告中的相似信息能够显著促进股价联动.2)个体和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在文本相似度对股价联动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3)共同分析师生产更多的相似信息,会加剧股价联动异象,进一步研究表明,若股票对属于同一行业这一结论则更加显著.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分析师生产的信息对股价联动的影响机制,为投资者理性投资及监管者加强市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分析师报告文本相似度股价联动共同覆盖信息机器学习

    银行网络结构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

    杨科王健辰田凤平
    2120-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银行业资金规模和成员数量的不断增加,愈发复杂的机构间关联网络逐渐成为潜在的风险传染渠道.本文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测算了 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贡献规模,结合网络拓扑理论和滑动窗口法研究了银行网络结构特征的演化趋势,并进一步分析了银行网络结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银行部门"去中心化"效应愈发显著,网络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整体上得到改善,但仍应重视网络结构特征在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及辐射过程中起到的多重作用;处于网络中不同风险传染地位的银行同时满足宏微观审慎监管要求的难度存在较大差异,对极端风险敏感且在银行网络中扮演核心角色的银行更倾向于向整个系统输出更多风险,通常在风险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危机时期,网络密度通常会出现剧烈变化,关联网络的稳定性失衡进一步加速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本研究可为监管部门实时更新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和全面监管风险传染渠道提供思路,对提升金融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银行网络结构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

    经济风险的前瞻性测度与收益率预测

    黄金波尤亦玲朱逸民
    2137-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准确地测度风险是投资者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金融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往基于历史信息的风险测度往往缺少前瞻性,导致相关风险管理手段在投资实践中表现不佳.本文运用现金流复制法提取上证50ETF期权价格中的前瞻信息,测算诺奖得主Aumann等人提出的经济风险指标,以提高风险测度的前瞻性和准确性,并基于此对未来收益率进行预测.实证结果发现:①我国期权市场隐含股票市场未来的风险信息,从期权价格中提取的隐含经济风险指标承担与美国恐慌指数VIX类似的功能,即市场走强时风险值下降,而当市场走弱时风险值上升;②样本内检验发现隐含经济风险包含标的资产收益率的前四阶矩信息,进而可以预测标的资产未来收益率,且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③样本外预测表明隐含经济风险对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显著优于历史平均收益率,也优于"向后看"的经济风险指标,基于隐含经济风险构建的资产配置策略可以获得更优的投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实际价值.

    经济风险前瞻信息期权价格收益率预测

    企业特质风险与高管机会主义减持——基于行为代理模型的实证考察

    陈奉先董静怡
    2155-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管的风险承担往往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行为代理模型的分析思路,本文使用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刻画高管风险承担,并以2007年至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考察对象,深入分析特质风险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内外监督机制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企业特质风险显著促进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并且这一发现在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本文结合情境框架发现正向框架会强化特质风险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促进作用,而负向框架会弱化这一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关系受到企业高管风险负担的影响.当高管的风险感知水平更高,企业处于非成长期、有控股股东开展股权质押以及行业竞争水平较高时,特质风险对高管机会主义减持的作用更强.最后,本文考察了内部治理、外部机构投资者以及股权激励对高管风险承担的治理作用,证实企业存在多个大股东、有效的内控制度以及外部机构投资者能有效治理特质风险下高管机会主义减持行为,但股权激励并没有实现治理效果.研究结论表明,有效的内部治理制度与外部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制约特质风险下高管损失规避的关键.

    特质风险机会主义减持行为代理模型内部控制

    数字素养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李睿陈攀宇殷允强
    2175-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加总法和熵值法构建了数字素养指标,实证考察了数字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素养对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随着家庭的数字素养水平提高,家庭金融资产中风险金融资产的资金比重和持有种类都会显著增加.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以后,结果依然一致.机制检验方面,本文从信息渠道和风险态度两个角度,对数字素养影响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数字素养会促进家庭了解金融经济信息和降低家庭风险厌恶,从而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本文还从金融素养、家庭资产和城乡差异这三个角度,探索了数字素养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异质性作用.

    数字素养风险金融资产信息渠道风险态度

    委托代理视角下碳信息披露的减排效应:理论机理与经验证据

    范丹杨中园凡盼来
    2194-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碳信息披露作为促进碳市场健康运行的有效支撑,既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中"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鉴于此,本文构建了政府、公众参与、污染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分析与检验现有碳信息披露政策促进碳减排的理论机理与实践效果.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政策实施后,可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水平;这一政策在率先实施政策的省份与非资源型城市效果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公众环境参与度有利于企业碳减排但减排效果较小,而政府对当地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和"亲""清"新型政企关系可以使碳减排效果明显提高;此外,这一政策也可以降低城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发挥其减污降碳协同作用.本文从学理上揭示了碳信息披露政策的碳减排效果以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政企互动和公众参与健全碳信息披露体系,为助力"双碳"目标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碳信息披露碳排放委托代理模型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不确定信息下跨期动态的混合减排政策研究

    江民星贺一江朱帮助
    2213-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减排成本信息不确定性是总量控制(数量政策)或排污费(价格政策)等减排政策低效的重要原因.为缓解这种单一政策低效性,本文考虑配额可储存和借贷的跨期动态情形,在总量控制交易框架引入单边上限价格约束、单边下限价格约束、双边价格约束机制,分别设计三类数量-价格相结合的混合政策.本文证明了三类混合政策的市场分散均衡均可实现排放权有效配置;在减排成本信息不可更新条件下,三类混合政策效率严格优于数量或价格政策,且双边价格约束严格优于单边价格约束的混合政策;成本信息可更新条件下,三类混合政策、数量政策和价格政策的效率等价,且可实现总成本有效.针对中国碳市场的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混合政策比现行总量控制交易制度可产生显著成本节约,且双边价格约束的混合政策碳价波动最小.

    不确定信息减排成本混合政策数量和价格政策储存与借贷

    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能量枢纽负荷优化调度

    李浩斌陆信辉周开乐杨善林...
    2227-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能源系统向多种能源高度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转型,综合能源系统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能量枢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和运行的重要建模工具与分析框架,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针对以风能和光热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综合能源系统,本文构建由风力发电机组、热电联产设备、电转气设备和光热电站组成的能量枢纽结构,提出源荷不确定性环境下基于分布鲁棒优化的能量枢纽两阶段负荷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考虑风电、光热、电负荷和热负荷的不确定性,建立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不确定性分布模糊集.模型分为日前和实时两个调度阶段,第一阶段基于日前预测数据进行日前调度,第二阶段为抑制预测误差的影响对灵活设备进行实时调度,以期获得最恶劣不确定性分布下的最小实时调度成本.模型采用仿射策略实现设备出力调整,通过强对偶理论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并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多能耦合设备可以提升系统灵活性并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同时所提分布鲁棒优化算法能在系统经济性和鲁棒性中取得平衡.

    综合能源系统能源枢纽光热电站负荷优化调度分布鲁棒优化

    融合机器学习与SHAP值算法的居民需求响应个体异质性因素挖掘与应用研究

    王兆华刘杰王博邓娜娜...
    2247-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居民电力需求响应(EDR:electricity demand response)实验以及家庭用电调查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ory)值算法从全局和个体两个层面对影响居民参与需求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居民是否参与需求响应活动是外部激励,家庭结构,用电规律与习惯倾向,用电知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效应的大小和极性存在着丰富的异质性.其中,电话营销等外部激励对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影响最大,其效果在年龄较大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较为明显;响应时段基准用电量在1度左右的用户参与倾向较大;节能环保意识较强且具有较高节电条件的家庭参与概率更高.同时,依据SHAP值的交互以及分解性质,在后续需求响应活动中对用户进行分类营销,可以节省93.9%的营销成本,并提高46.4%的参与人数.本研究对不同群体的异质性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研究,为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下进行更为精确和智能的需求响应提供了重要支撑.

    需求响应因素分析机器学习SHAP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