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施荣

月刊

1001-506X

xtgcydzjs@126.com

010-68388406

100854

北京142信箱32分箱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Journal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收录,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用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它是面向高科技开发和应用的跨学科期刊,以传播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坚持深度与广度、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方针,努力反映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最新成就,报道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科学、军事系统分析、飞行器控制、雷达、光电探测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运筹学管理与决策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子阵级处理的宽带非规则子阵相控阵鲁棒性干扰抑制

    陈吉源徐振海肖顺平
    36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宽带非规则子阵相控阵在复杂干扰环境下性能变差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子阵级处理的鲁棒性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存在误差情况下的宽带阵列子阵级回波模型;通过子阵级数字Stretch处理将宽带线性调频回波信号变为窄带信号,降低处理的有效带宽;然后,进一步改进基于谱分离的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方法,利用测量的先验信息划分子区间,减小重构区域,降低运算量;最后,利用获得的最优权值加权各通道数据获得阵列输出。所提方法有效利用非规则子阵优势,避免了规则子阵阵面方向图中存在栅瓣的情况,能够在存在多种组合干扰和误差的情况下抑制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宽带子阵级处理鲁棒性干扰抑制

    基于低秩张量完备的电磁大数据标注补全算法

    孙国敏张伟邵怀宗方旖...
    38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准确的电磁数据标注是电磁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前提和基础。针对战场博弈强对抗条件下电磁感知数据存在的标注率低、标注信息错误冗余等问题,提出基于张量完备理论的标注补全方案。理论上,同一场景下的同一目标,利用不同感知平台观测提取的特征参数(如雷达脉冲参数)是相似(低秩)的,且在一段观测时间内的测量结果是分段连续光滑的。故跨平台接收的目标数据标注补全可以建模为基于低秩张量完备的特征复原模型,并引入全变分正则来刻画一段时间内特征参数的分段连续光滑属性。由于模型非凸,使用基于矩阵最大秩分解的非凸近似算法进行迭代求解。通过仿真数据以及雷达脉冲描述字实侦数据并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目标特征标注信息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能够很好地实现标注补全,同时具有一定的标注纠错功能。

    标注补全电磁大数据低秩矩阵恢复

    二阶逐层特征融合网络的图像超分辨重建

    于蕾邓秋月郑丽颖吴昊宇...
    391-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些超分辨网络忽略了对网络各层次特征的复用以及融合的问题,构建了具有较强特征复用和融合能力的二阶逐层特征融合超分辨网络,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重建图像。网络的核心是逐层特征融合模块,该模块通过特征融合操作增强特征的重用。此外,还提出了二阶特征融合机制,该机制在网络的局部和全局层次上采用逐层特征融合方法进行特征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重建图像在线条和轮廓上更清晰,并且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上也取得了更好的结果。例如当缩放尺度因子为2时,各测试集上的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度依次为 38。20 dB/0。961 2、33。81 dB/0。919 5、32。28 dB/0。901 0、32。65 dB/0。932 4、39。11 dB/0。977 9,相比其他模型有一定提升,从客观标准和主观角度证明了二阶逐层特征融合超分辨网络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超分辨重建卷积神经网络特征融合二阶特征融合机制

    基于JADE-斜投影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程永杰李纯刘帅金铭...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矩阵重构类波束形成算法对阵列幅相误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盲源信号分离和斜投影的矩阵重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首先,依靠盲源分离技术得到接收信号和混合矩阵,结合期望信号先验信息完成混合矩阵中信号导向矢量的搜索。然后,利用盲源分离得到的信号协方差矩阵完成阵列幅相误差估计。最后,基于幅相误差校准的混合矩阵和斜投影思想,构建各干扰的斜投影算子,将接收数据分别向干扰斜投影空间进行投影,得到对应的干扰信号,完成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阵列幅相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鲁棒波束形成矩阵重构幅相误差盲源信号分离斜投影

    基于多源遥感图像多级协同融合的舰船识别算法

    张亚丽冯伟全英汇邢孟道...
    407-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图像存在斑点噪声严重、可视性差、直接影响目标识别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遥感图像多级协同融合的舰船识别算法。通过采用多级协同融合方式,丰富图像的特征量,提高舰船识别精度。所提方法首先进行多源遥感数据的像素级融合,然后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特征级融合,最终得到新的目标特征。所提方法充分发挥了不同频段的PolSAR与多光谱图像的信息互补优势,不仅保留了多频段PolSAR对目标的极化散射特征,也保留了多光谱数据的空-谱信息。所提方法在可视性与检测精度上表现都较为出色,与传统的单一遥感数据相比,识别精度至少提高了 5。12%。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融合多光谱舰船检测

    基于多帧聚类的紧凑型HFSWR虚假点迹识别方法

    孙伟峰赵林林纪永刚戴永寿...
    419-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紧凑型高频地波雷达发射功率低,目标检测时信噪比低、虚警率高,会产生大量虚假点迹,影响后续目标跟踪性能。为了滤除虚假点迹,利用目标的运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多帧聚类与极限学习机分类两级级联的虚假点迹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基于最优邻域尺寸的多帧聚类方法,将连续多帧中与待识别点迹属于同一潜在目标的点迹聚类成簇。然后,计算簇内待识别点迹与其相邻帧内点迹的距离-多普勒速度的差分值,以其为特征利用极限学习机辨识虚假点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将属于同一目标的点迹聚类,虚假点迹识别率达到95%。

    紧凑型地波雷达虚假点迹识别多帧聚类极限学习机

    基于宽带极化纯度估计的极化测量定标修正

    白杨殷红成黄培康刘芳...
    428-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扩展目标极化散射特性进行测量时,通常期望精确获得宽带高分辨条件下目标各散射中心的极化特征信息,但由于各极化分量散射的信号对测试系统的正交极化通道存在能量泄漏,会严重影响较弱的极化散射分量的测量准确性。基于极化散射测量定标原理与宽带高分辨极化测量表征模型,分析了干扰量的产生原因以及对散射中心测试结果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正交极化纯度估计进而修正复杂目标极化测量结果的方法,并通过对金属球、金属二面角组合和类弹头金属模型3类典型目标的实测,验证了其有效性。

    极化散射矩阵极化定标高分辨雷达目标测量

    基于灰狼算法的箔条幕干扰构设方法研究

    裴立冠刘经东马春波
    437-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战场环境中,箔条幕自卫干扰构设前由于未充分考虑风向、风速等因素,容易导致干扰失败,且无定量化的布放模型。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箔条幕干扰构设方法。基于箔条幕干扰机理分析,构建干扰场景模型,具体包含导弹运动模型、舰船运动模型和箔条幕形态模型;综合考虑干扰有效性和资源损耗性,提出采用灰狼算法进行箔条幕干扰构设方案求取的思路,建立相应约束条件(遮蔽有效性约束条件、质心拖引有效性约束条件和干扰能力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和补弹策略,且采用Logistic混沌映射和反向学习策略改进灰狼算法。最终通过仿真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所提出的箔条幕干扰构设方法寻优速率快,可保证整个对抗过程中舰艇始终能够进行有效自卫干扰。初始时刻构设的箔条幕轴线基本与弹目轴垂直,而箔条幕质心基本处于弹目轴线附近。风向与风速对自卫干扰效果影响较小,初始弹目距离主要影响箔条弹用量,初始反舰导弹攻击方向对自卫干扰效果影响较为明显。当从舰艇尾向进行攻击时,干扰效果最好;相反,从舰艇艏向进行攻击时,干扰效果最差。

    箔条幕灰狼算法干扰场景模型形态模型补弹策略

    结合空时上下文信息的视频SAR图像相干斑滤波

    刘燊文崔兴超陈思伟
    446-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一种新体制,视频SAR能够对场景连续成像,在目标检测、跟踪等应用情景有独特优势。然而,相干斑的存在影响了视频SAR图像质量及后续 目标检测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空时上下文信息的视频SAR图像相干斑滤波方法。该方法主要由3步构成:首先构建能表征视频SAR图像距离-方位-时间三维动态散射信息的空时上下文协方差矩阵;其次根据协方差矩阵的相似检验选取一定邻域内 目标像素的相似样本;最后根据相似样本进行平均实现相干斑滤波。基于两组实测视频SAR数据开展相干斑滤波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在有效抑制相干斑的同时较好地保留 目标细节信息,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势。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相干斑滤波空时上下文信息空时上下文协方差矩阵

    机载多载频频控阵非均匀距离模糊杂波抑制方法

    刘成王华柯全英汇廖桂生...
    459-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机载雷达下视工作面临严重的地海杂波,雷达平台运动造成杂波多普勒频率严重扩散,将微弱 目标完全淹没。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技术通过联合多天线脉冲的接收信号,能够有效地抑制杂波,实现运动目标检测。对于非正侧视阵列高速平台雷达,杂波距离依赖和距离模糊严重制约着目标检测性能。基于多载频频控阵,通过发射一组载频不同的正交信号,在杂波回波中,获得新的发射维自由度,并根据不同模糊在发射维的差异分离各模糊区域。此外,通过进一步对分离后的近程进行杂波补偿,利用降维STAP实现杂波抑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空时自适应处理距离模糊多载频频控阵非均匀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