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李建华

双月刊

1672-7835

xuebao@hnust.edu.cn

0732-8290354

411201

湖南湘潭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双百” 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社会科学各领域的探索研究和学术交流,关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开拓创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泽东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常改香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新概念,但是从毛泽东的著作、讲话、书信等文献中,可以概括出他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牢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要科学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要注重解决中国问题,要坚持走"实际"创新之路.他的这些独到见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和价值引导,我们应该科学把握、充分汲取,切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毛泽东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历史贡献

    毛泽东的科技哲学思想研究

    翟源静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的科技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对自然本身的思考、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对科技人才的重视、对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部署.他的科学认识论揭示了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他的科学真理观阐明了科学技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他的科学方法论突出表现在用非常规思维方法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这一系列成果与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高度契合,对推动以新质生产力为内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科技哲学科学认识论科学方法论科技战略

    毛泽东对培育和弘扬铁人精神的历史贡献

    闫立光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毛泽东对培育和弘扬铁人精神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毛泽东基于新中国工业发展缺油的困境,指引石油开发战略,推动了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大庆石油会战的开展,为铁人精神的出场奠定了重要前提.毛泽东的艰苦奋斗思想、实事求是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深深影响了王进喜,为铁人精神内涵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源泉.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学大庆"口号蕴含着对铁人精神的倡导,为弘扬铁人精神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

    毛泽东王进喜铁人精神历史贡献

    毛泽东对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及其重要贡献

    刘永凌赵代兴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探索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提性、开创性的探索和实践.他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本质规定性和外在特征做了初步阐述,强调开创新文明形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目标,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理念,为推动构建和平民主的人类新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开创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认识基础、实践基础和物质基础.

    毛泽东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贡献实践探索

    公理化真理论的标准辨析

    刘大为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理化真理论把"真"看作一个原始谓词,并用一组公理和规则来规定它.为了评价不同的公理化真理论,逻辑学家莱特格布提出了真理论的八个标准,得到许多哲学家的认同.通过详细分析这八个标准的解释和意义可以看到,这些标准既不是必然的,也无法同时被满足,存在着不足之处.依据公理化真理论的指导思想和紧缩真理论的承诺,可尝试从后承视角提出新的标准,即公理化真理论的形式真定理不应削弱哲学直观,且应充分证明哲学上合理的真原则.该新标准有着较好的简洁性与解释力,可以评价不同的公理化真理论,而且KF-CONS系统更符合该标准.

    公理化真理论真标准紧缩真理论真原则后承

    《庄子》"大树寓言"语篇论证策略研究——基于广义论证理论视域

    南亚伶王克喜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文本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载体,相关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由于逻辑观的不同,逻辑视域下的《庄子》研究并不充分.借助广义论证理论进行《庄子》研究,不但能扩展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视野,也可丰富中国哲学视域内的《庄子》研究.依照广义论证研究程序,先可通过分析《庄子》寓言的结构元素,筛选出同题材寓言组成"大树寓言"语篇;进而考察寓言语篇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再结合文本解释进行案例分析,运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提取寓言语篇块依据的规则,以及相应规则生成的语篇块功能,据此可完整刻画广义论证理论视域下"大树寓言"语篇的论证策略.

    广义论证《庄子》寓言语篇论证策略

    美国"9·11"小说人物形象的历史文化阐释

    王薇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9·11"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当代美国历史进程中"一种新的起源创伤".作为书写历史的重要媒介,美国"9·11"小说在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逐渐呈现重述历史、重构文化的新特征.从历史与文化双重互动的角度来看,美国"9·11"小说中"坠落的人""走钢丝的人""陌生人"三类人物形象展现了后"9·11"典型文化形象的不同生成过程和文化价值:"坠落的人"代表了后"9·11"文化"断裂"语境中相对稳定而凝固的历史感知者形象;"走钢丝的人"借由发生于1974年杂技艺人在世贸双塔间走钢丝的历史事件"预见"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从而成为隐喻历史进程中如何凭借对称性与规律性实现文化"修通"的历史预见者形象;而作为人际交往中集体意象的"陌生人"形象,凭借唤起"自我与他者具有差异性的共同卷入"的书写方式,成为弥合"断裂"、着眼未来的历史超越者形象.美国"9·11"小说三类人物形象在后"9·11"语境中通过展演、重塑历史意识,承载感知、预见、超越等文化使命,不断创造性地释放文学价值.

    美国"9·11"小说人物形象坠落的人走钢丝的人陌生人

    论博尔赫斯幻想小说的想象建构

    孟晓杨黎红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尔赫斯的幻想小说以其虚实难辨和智性哲思在世界幻想小说之林中熠熠发光.在小说创作中,他不仅运用严谨考证和权威背书、类现实主义背景和记录文式语调等策略模糊小说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线,而且将丰富的想象与抽象的哲学思考结合在一起,以极具功能性的梦幻形式呈现出来,既为实现小说虚构的合法性作出了卓越努力,也在拓展小说想象空间方面有突出贡献.

    博尔赫斯幻想小说想象

    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提升供应链韧性吗?

    张志彬欧玲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客户关系稳定为切入点,探索服务型制造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型制造有利于提升供应链韧性,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大产品的差异化和赢得客户信任是重要影响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服务型制造对供应链韧性的提升效应在环境高不确定性、专精特新企业和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服务型制造结构解析发现,相比提供产品相关的服务型制造,提供顾客支持的服务型制造更能提升供应链韧性.

    服务型制造客户关系稳定供应链韧性产业融合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研究

    林春赵予宁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化制造业韧性是新时代提振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韧性提升,其中技术创新和环境规制分别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此外,结构异质性上数字普惠金融各构成部分均具有显著的推动效果,而维度异质性上对制造业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多聚焦于抵御吸收力和再组织力.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韧性的影响,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明确了努力方向.

    数字普惠金融制造业韧性技术创新环境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