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价值革命浪潮下当代美国政治信任的困境与反思

    庞金友赵西亚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现代主义价值革命的发展伴随着政治信任的下降,一些研究者乐观地将信任下降解释为有益于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怀疑.然而现实显现的是另外一幅图景: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挤压下,物质主义者的"文化反冲"狂潮席卷而来,其矛头直指政府;后物质主义者的民粹情绪被激发,无节制的民主价值追求使其走向反精英和反体制.两大阵营秉持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却同时陷入政治不信任的泥沼.这一政治信任危机给当代美国政治埋下了重大隐患,若想保持怀疑精神以坚守民主,只能在价值观的对立中不断寻求共识性原则而不是简单争论对错输赢.

    后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政治信任政治怀疑政治极化

    国家中心范式创新价值的追问与反思——对多视角学术批评的考察

    曹胜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心范式推动了从行为主义到新制度主义的范式转变,同时也遭受到多方面的学术批评.行为主义者提出了该范式仅仅是"缺少创新的重复"的反批评;有社会中心论倾向的学者则从因果机制偏重的角度,批判其具有独断论倾向;有批评认为该范式对国家自主限度的分析仅停留在条件性层面,未能对国家合法性予以足够的重视;新制度主义则认为该范式对宏大事实的微观基础考察得不够深入,导致制度结构与个体选择的断裂.通过追问和反思,我们旨在对国家中心范式之创新价值进行再考量,并在相互对照的意义上把握其理论特质,以更强的知识自觉创新发展现时代的国家理论.

    国家中心范式因果机制微观基础新制度主义

    在风险社会中看想象之于行动

    张康之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一切认知都是为了行动,而行动则是为了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需要.想象是人的认知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或者说是人的认知活动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工业社会中,想象在科学认识和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遭到了排斥,只是在日常生活领域以及文学艺术活动中才得以认可.人的认知活动需要在具体的条件和历史场境中来加以理解,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中,形成了不同的认知体系.在工业社会所拥有的认知体系中,分析性思维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分析、抽象、推理等方式而实现认识,并将认识成果作用于实践.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能够适应合作行动要求的认知方式是与相似性思维联系在一起的,而想象则是相似性思维的构成要素和重要环节.对于人的行动而言,想象意味着创造、创新.因而,在人类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在遭遇了风险社会的时候,我们在致力于思维方式重建的任务时,需要突出想象的功能.

    风险社会想象创新与创造思维方式合作行动

    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基本公共价值的多重机制与实践面向——基于"工具-目标"的分析视角

    王丛虎刘巧兰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价值是公民对政府期望的集合,是公众通过切实的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所获得的一种效用,通常依赖于法律规制、行政命令等强制性工具得以实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作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化工具,对基本公共价值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工具-目标"的分析视角,研究发现作为市场化工具的公共资源交易实际上已经具备实现基本公共价值的多重机制,具体表现为依托管办分离机制实现"公平"价值,依托信息公开机制实现"透明"价值,依托需求规划机制实现"参与"价值,依托合作生产机制实现"服务"价值,依托政策导向机制实现"责任"价值.在具体实践中,为充分发挥和释放公共资源交易作为市场化工具所蕴藏的公共价值实现功能,需要致力于优化现有机制,在深化管办分离、强化信息公开、落实需求规划、加强合作生产、明晰政策导向等实践面向上发力,以此达成增益基本公共价值的目标.

    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工具公共价值

    "避害型"府际合作中的纵向介入:一个整合性框架

    李辉
    126-13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趋利型"府际合作相比,"避害型"府际合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集体行动困境,也更需要中央政府的纵向介入.本文遵循"集体性-选择性""收益-损害"两种逻辑,对地方政府区域合作动机进行"二维-四分"的阐释,构建起关键行动者和合作动机的整合性框架.研究发现,"集体性损害≠选择性损害"是"避害型"府际合作困境的根源,包括合法性问题、理性主义陷阱、外部性困境以及合作成本障碍.纵向介入的工具和机制包括以纵向授权解决合法性困境的保障型介入、以纵向沟通规避理性主义陷阱的信息型介入、以纵向统合回应外部性困境的权威型介入、以纵向命令反制合作成本障碍的强制型介入.不同的介入方式形塑了"避害型"府际合作的不同生成模式,包括自主探索型、应景响应型、压力回应型、命令强制型、直接组织型.针对不同程度的府际合作困境选择恰当的介入工具和机制,有利于准确把握纵向介入的尺度,以最小介入成本达到促进府际合作的效用.

    地方政府合作"避害型"府际合作纵向介入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社会主义劳动范式的形成(1949-1956)——基于对劳动竞赛推进过程的解读

    游正林
    13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劳动竞赛被不断向前推进,并于1956年5月被推进至其发展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当年我国大力推进劳动竞赛的根本动力、具体过程及其累积性后果等进行深入解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开展劳动竞赛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动工人群众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而且是一个对工人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从而改造其思想观念的过程.劳动竞赛被推进至其发展的最高水平,意味着在我国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劳动范式,即社会主义劳动范式.这种劳动范式的实践层面就是经常性的劳动竞赛的实践形态,它的观念层面则主要是与劳动竞赛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劳动竞赛社会主义劳动范式工人阶级

    宅基地流转的规范逻辑

    丁宇峰付坚强
    147-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宅基地流转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的变动,其法律规范的核心困境在于如何确定流转的范围、实现"三权分置"和处理房地关系.首先,在流转范围方面,通过分配公正与效率价值的关系说明受让主体应实现一般化.立法上应随改革推进而实现规范化,解释论上则应论证居民购农房合同的有效性.其次,"三权分置"中资格权构造为集体经济组织法内的分配制度,而宅基地使用权则随着房屋的建成呈现去身份的特性.再次,在房地关系上应坚持"房地一体",这不仅符合我国不动产物权的体系逻辑,也是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需要.

    宅基地流转规范逻辑去身份化房地一体

    关注价值文化的民族经济学新范式

    李曦辉阿列夫
    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出现了两种趋势,即经济不断走向全球化,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民族文化逐渐走向融合化,要么全球经济不断多元化,这需要既往实践的支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余下的就是寻求各民族文化的互相包容,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这就要求多元的文化实现互谅、共容、共存,进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本文尝试提出关注价值文化的民族经济学新范式,旨在对民族过程的政治文化效果进行经济学分析,以经济视角阐释民族过程,实现民族文化从互谅、共容,走向融合共存,从而提升人类的福祉.

    民族经济学新范式经济与文化

    去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链重构:全球资源编排与本地孵化战略

    钱海燕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全球价值链重构不仅是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更是从"网络参与者"到全球价值链"新链主"的结构性重塑.与当前国际环境去全球化和全球中断的特征,以及中国企业面对的独特挑战相比,全球价值链重构理论研究略显不足.本文从企业层面探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的战略选择,经过对经典国际化理论的反思和梳理,认为关心其他行动者与动态环境观相结合的视角提供了更契合当前国际化现状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悖论思维的全球资源编排与本地孵化综合战略理论框架.

    去全球化全球中断全球价值链全球资源编排本地孵化

    行政犯认定中对前置行政行为的审查限度

    姜金良
    175-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犯立法中广泛地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认定等行政行为作为构成犯罪的前置性要件,因此刑事司法必然涉及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审查.首先,为保证犯罪认定的实质合理性,应肯定刑事司法中对前置行政行为具有审查权.其次,在审查限度上必须对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实质性审查,不仅要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基础事实、法律适用、程序性要件等合法性要件进行审查,还要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于以行政处罚等作为前置条件的犯罪,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基础性事实不存在、程序不合法、行政行为不具有合理性的,应阻却犯罪的成立.对于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应解释为未取得许可,不具有阻却违法的效力.对于行政认定行为有错误的,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可以按照法律适用问题直接予以判断.

    行政犯行政行为违法一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