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海
学海

胡传胜

双月刊

1001-9790

xue-hai@jlonline.com;xuehai1990@126.com

025-8339149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虎踞北路12号

学海/Journal Academia Bimestri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投资视角下乡—城流动妇女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研究

    陈芳沙勇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投资将社会政策视为一种生产力要素,强调通过对人口的投资来回应政府所面对的治理挑战,尤其支持性别平等和女性劳动力市场参与.乡一城流动妇女的劳动力市场参与是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一个重点关注领域,需要探索这一群体的工作与家庭平衡机制,以促进对她们的社会投资.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表现为双向冲突与彼此增益.乡—城流动妇女得到来自父辈和配偶的子女照料支持不足,难以获得来自工作单位的支持,并未真正受惠于来自社会政策的支持.完善家庭友好政策、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个体的人力资本能够支持乡—城流动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实现这一群体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社会投资流动妇女工作与家庭平衡

    流动工人政治认同生成中的国家因素

    颜梦瑶刘伟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工人的跨域流动已成为我国典型的社会现象.物质生活较为匮乏,利益易受侵害且缺少必要社会保障的流动工人,从一般经验上看更可能对政治系统表现出较低的认同感.然而,在对广东地区流动工人的调研中却发现,虽然确实存在部分工人对政治体系表现出疏离现象,但大多数流动工人对国家及政治系统有着基本甚至较高的政治认同.结合对流动工人访谈记录的分析,探究流动工人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国家整合及治理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利益实现与价值吸引、意识形态的塑造以及治理绩效对具体诉求的回应,影响着工人对政治系统的感知和理解,从而使他们产生较为积极的政治认同.

    流动工人政治认同生成机制国家治理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范式批判

    孙璐庞昌伟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范式自身存在历史逻辑局限性,它忽略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以及由其引起的市场交易而出现的各种矛盾.发达国家凭借几百年的积累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有力手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这些矛盾隐藏和转嫁给了殖民地和后发国家.本文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市场失灵、私有产权社会化本质和国家干预范式的本质.美国输出以私有产权变革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瓦解后发国家的经济基础,诱发全球经济危机和转型国家的社会动荡进而政权更迭,因而新自由主义受到空前批判.

    新自由主义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秩序国家干预

    人力资本提升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谢平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9-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从收入水平、消费结构、研发能力三方面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提升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理论机制中的传导作用,并针对区域异质性,考察人力资本对不同地区制造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提升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结构优化;收入水平对制造业结构优化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而消费结构和研发能力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0.98%和17.24%;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制造业结构优化程度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人力资本提升对东部地区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要大于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

    人力资本高技术制造业中介效应区域异质性

    我国P2P网贷监管之检讨

    朱紫涵余涛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P2P网贷监管从放任主义骤转为管制主义的做法,使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呈现出“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特点.创新政策的裹挟、直接金融说的不当压力和证券监管说的误导,共同塑造了我国P2P网贷监管的放任主义.放任主义监管对投资者权益的危害又导致了管制主义的产生,但管制主义会扼杀P2P网贷的创新可能性,危及P2P网贷的商业可持续性并损害非法集资制度的权威性.一个良好的P2P网贷监管体制,应当融入放任主义和管制主义的合理要素.从“身份”到“契约”的准入要求转变可以抑制管制主义的强度,“监管沙盒”制能够控制放任主义所引发的风险.

    P2P网贷放任主义管制主义信用中介信息中介

    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

    侯祥鹏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在纵向的政治集权—经济分权的央地关系框架下地方政府为增长而展开的竞争,但由此也带来了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失衡、人的城镇化与地的城镇化之间的失衡等矛盾和问题.快速城镇化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国城镇化的现实图景,也意味着我国城镇化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思路应是以人为核心,继续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激励地方政府从以经济竞争推动城镇化转向以公共服务竞争推动城镇化,实现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

    城镇化政府主导央地关系演进逻辑

    刑事违法相对独立说之提倡

    陈晓东蔡道通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独立说是区别于严格的违法多元论的独立学说.在我国“前置法不法+刑法违法”的立法模式下,相对独立说最大限度地贴合我国的立法文本与司法实践,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性提供了积极的价值导向.相对独立说中的“独立性”指刑事违法判断应独立进行,“相对性”则指前置法不法的范围对刑事违法具有参照与限制作用.相对独立说的适用规则为,前置法评价为合法的行为,刑法一般应承认其合法性,但有特殊刑事规范的除外;前置法评价为违法的行为,刑法应进行相对独立的判断;被刑法评价为犯罪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在前置法中所涉行为的法律效力一定不被前置法认可.前置法不予保护的利益,刑法可以基于自身的法规范目的决定是否予以保护;在构成要件的解读上,刑法应当根据各自法规范目的的不同而进行调整.

    刑事违法相对独立说违法相对论法秩序统一性

    一体化防卫行为的要件认定研究——以昆山反杀案等典型案件为对象的分析

    马啸方明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体化防卫行为是指被侵害方对不法侵害方实施、因相互间的紧密连续关系而在整体上作一体化评价的前后两个防卫行为的统称.其以起因要件与紧密连续性要件为必备要件,以限度要件为非必备要件.其中,判断起因要件,就是判断不法侵害是否尚未实质性结束和再次不法侵害危险是否具有防卫紧迫性;认定紧密连续性要件,就是按照“意识不自由—意识惯性(产生)—意识固化、升级”三阶段来认定前后两行为在主观意识上是否具有连续性,从行为性质、内容、结果三方面来认定前后两行为在客观行为上是否具有连续性;评判限度要件,就是要遵循“行为→结果”模式,并正确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

    一体化防卫行为防卫紧迫性防卫过当

    京杭大运河纤夫的生计与制度

    吴欣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夫是运河漕运过程中必需的牵挽人力.明清时期,因应赋役制度变化和漕粮运输需求,纤夫有三种来源,一是驿站(水驿)纤夫,属夫役之属;二是州县临时雇募纤夫;三是漕帮雇募纤夫.纤夫的管理、组织形式因来源不同而分属驿站、州县和漕帮;其工食的数量与劳作时间长短,则由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河道情况、漕运制度和经济水平来确定.漕运畅通时期,处于社会底层的纤夫群体与运河之间形成了多种关系,包括制度内的义务、经济上的依靠和治安中的动乱等.在这样的关系之中,我们对运河与区域社会关系的界定,应该脱离利弊论的功能框架,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因时因地”地进行讨论.

    纤夫京杭大运河生计制度

    方以智与泰州学派:以《药地炮“庄”》为中心

    温祥国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地炮“庄”》是方以智表达“融汇三教归于《易》”思想的经典作品,是他对所处时代学术环境的反应.《药地炮“庄”》中多次出现泰州学派人物的思想观点,方以智对此既有赞成也有批评.这既是学术环境的反应,也是由于方氏家族与泰州学派有渊源,同时也体现了方以智“融汇三教”、不立门派的思想主张.

    方以智《药地炮“庄”》泰州学派三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