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付百臣

月刊

1009-5241

xdjxyj@163.com

0431-85916505

130021

吉林长春市南湖大路投递室100号信箱

学问·现代教学研究/Journal XIANDAI JIAOXUEYANJIU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需要为教学实施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想和范例,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生的体育运动损伤小议

    卞俊超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动损伤,是体育学科中又一个新的代名词,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为什么学生会发生运动损伤呢?原因很多,可分为直接原因和诱因。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不良气象的影响九种。

    运动损伤体育学科学生会运动过程准备活动运动负荷心理状态身体功能

    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蔡红
    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妻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显而易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

    数学素养数学教学中学生培养《数学课程标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工作者人类文化

    英语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程伟杰
    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使学生大胆开口,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语感朗读和背诵口语

    浅谈摩擦土

    炊晓峰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摩擦力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概念。在这部分知识中,大部分同学对于摩擦力的存在与否以及摩擦力的方向判定都有一定的困惑,在此我们就摩擦力的这部分知识来小小地概括一下。

    摩擦力高中阶段同学知识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特点浅析

    李红旗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国家课程标准应成为实施新课程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因此,把握好“标准”的新特点,提高对“标准”的认识,是每一位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课程标准“标准”纲领性文件教材编写考试命题

    先秦剑与剑术浅谈

    王进亮
    3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剑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追溯其源头,当在先秦时期,因为剑是在这个时期形成与成熟的,依托于剑的剑术自然也应诞生在这一时期。

    剑术秦剑中华文化先秦时期

    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

    杨远群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搞好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独立工作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护国家财产、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物理实验教学素质教育

    磨刀不误砍柴工——谈“知人论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于洁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相关背景了解得是多还是少,直接关系到他对文本的理解是否透彻。如若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帮助学生做到真正的知人论世,不仅会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变得深刻,同时也有助于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更为他们的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知人论世语文课堂教学意义

    回顾中国政治思想群星闪耀的时代——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反思

    张春丽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的文化史上可以说是气势恢宏,规模空前。甚至可以说,这种文化辉煌的局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国人总是对此津津乐道,争论不休,对两千多年前发生的这场“百家争鸣”又发生了一场新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思想中国反思文化史乐道

    浅析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张媛媛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中学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学现代公民人际交流文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