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记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记者
新闻记者

吕怡然

月刊

1006-3277

xwjz@wxjt.com.cn

021-62791234

200040

上海延安中路839号

新闻记者/Journal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闻工作刊物。旨在推进新闻改革,促进新闻界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联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建设地方的"可对话性"——基于自然灾害中多元主体议程属性网络的关系探究

    董旭宫贺
    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时代,自然灾害情境产生的"信息赤字"以及溢出属地边界的舆情关切,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媒体的对话能力提出了不同于常态情境的要求.本研究以网络议程设置作为理论框架,以"可对话性"作为理论指导,补充多元主体视角,在控制了中央媒体的影响下,将地方政府、地方媒体与公众三大主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二次程序指派法,探查河南特大暴雨灾害中三类主体议程属性(实质与情感)网络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自然灾害中,公众侧重"求救"的情感性议程,地方政府侧重"施救"的实质性议程,二者能够实现"求-救"的对应,但地方政府还需注意与公众共情;地方政府与地方媒体议程属性网络相互正向影响,然而,地方政府未对公众议程属性网络产生显著影响.地方媒体在第一阶段(爆发期→下降期)正向影响公众的议程属性网络,然而第二阶段(下降期→消退期),这种影响不再显著,且此时公众对地方媒体的议程属性网络产生了负向影响.本文初步探讨了上述发现的可能解释、地方政府与媒体"可对话性"能力建设的可能方向.

    自然灾害网络议程官民对话媒体议程社交媒体网络议程设置

    "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边界与适用范围辨析

    陈秋心
    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技术想象"(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概念被引入国内人文社科领域已逾十年,相关研究频现.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社会技术想象"进行概念溯源与涵义辨析,认为学者应用此概念时不应偏离其被提出时的理论关切,应遵循"imaginary"学术路径规定的四个特征:集体持有、经共同社会实践确认、未来取向和排他性竞争,否则易造成混淆与误用.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社会技术想象"阐释功能的不足:无法覆盖新技术进入社会初期阶段、要求技术的高可见度、研究议题逐渐窄化,以及有限批判性——这些导致"社会技术想象"分析的技术对象有明确边界,也体现了泛"技术想象"理论领域尚有可探索空间.

    社会技术想象社会建构技术科学与技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

    "记者是偶然的,写作是必然的"——中国新闻记者向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与类型工作

    刘洁刘蒙之周云林
    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对17位转型为非虚构作家的前媒体人进行深入访谈,将现代类型理论与职业社会学分析相结合,探究其职业转型历程与类型工作策略.研究发现,转型主体通过边界后撤、反向边界工作与边界校准实现"非虚构作家"这一专门职业身份的边界生产,他们将新闻业视作文学梦想与禀赋的"寄托之所",却在结构性压力触发的失落中退出,最终积极主动地"回归"非虚构领域以校准职业理想.事实上,其职业转型历程与对文本类型的控制密不可分.转型主体利用"类型工作"策略,努力穿越新闻与文学的中间地带,不仅对新闻当下的时间性进行解构,追求意义范式下的发展性与连续性价值;还在关系层面的真相下描绘了公共性与个体性,让作者-读者-当事人对话.与此同时,从记者到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历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类型化,与文本发展的类型化遥相呼应.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类型工作,是职业群体对行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回应.从记者到非虚构作家的职业转型,是中国一代媒体人积极能动地在新闻职业历史断裂处重建连贯性的努力.

    现代类型理论类型工作非虚构写作职业社会学

    新闻业怀旧中的"话语制度"——基于电影《不止不休》的案例研究

    施好音白红义
    4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诸多大众文化事件生产着关于新闻业的怀旧话语.本文着眼于2023年上映的电影《不止不休》及其所触发的讨论,探究怀旧话语之于中国新闻业的制度性意义.围绕案例,本研究分析了关于中国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怀旧话语中,"赞歌"与"挽歌"、神化与祛魅如何并存、沟通.研究发现,"黄金时代"为新闻业制度维系创造了背景性资源,同时又孕育了多方话语主体各异的前景言说契机.在职业群体分化、离散,逸出职业边界的当下,怀旧成为新闻业建制的一个关键主题.

    新闻业怀旧黄金时代话语制度主义新闻电影

    情感"家"工厂:直播公会与秀场女主播的主体性再生产

    潘莹易前良
    6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公会中介下直播经济的组织运作模式概括为情感"家"工厂.公会是运用"家"逻辑组织和管理主播的代理中介.一方面,公会以"家族"的名义重塑了主播的劳动者主体性,激发了她们的情感联系、集体认同、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公会以"家人"的名义对主播施行家长制管理,合理化了对女主播的隐私侵犯、言语辱骂、道德控制.同时,"家"的话语为女主播对粉丝的情感操纵提供了行动框架和正当化手段.

    直播公会网络主播中介劳动主体性

    资源觅取与资本转换:快手乡村主播的数字化实践

    倪小帆刘勇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社会资本为理论视角,以资本转化为洞察方向,系统考察乡村用户在快手短视频平台上社会资本的觅取、建构与转换过程.研究发现,在快手平台发展初期,乡村用户通过先赋、自致、交换等方式在平台积攒社会网络资源,形成自己的社会资本,并依据在快手平台上社会资本积累程度的不同,最终形成头部、中部、尾部主播.随着直播带货模式的成熟,乡村用户实现了从平台内容生产者到平台卖货主播的身份转变,并将其在快手平台上积攒的社会资本导向经济资本变现的轨道之中,同时由于不同级别的乡村主播的社会资本动员和转化能力存在差异,其社会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换效果也不尽相同.

    乡村主播社会资本直播卖货快手

    智能家居与日常空间实践——一个"数字做家"的视角

    钱进李威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考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做家实践,来探究人、空间,以及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无所不在的数字媒介技术之间的纠缠.于空间而言,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技术重新配置家的空间,改变了家的可见和可及方式.人们对家的感知、情感也随智能家居的介入而发生变化.此外,智能家居也能帮助人们确定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和价值,并为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提供新的可能.

    数字做家智能家居媒介技术家庭权力

    如何明示App刷脸风险——对"风险提示"促进用户阅读告知同意条款的实验研究

    蒙晓阳胡贵芝
    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主体自愿阅读是告知同意规则发挥应有效用的关键步骤.为有效引导信息主体阅读,提出设置风险提示的设想,明示App刷脸风险以激发信息主体阅读行为.通过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捕捉受试者在不同实验组中风险感知与阅读告知条款时长,发现风险提示能有效引导受试者阅读告知条款.其中,财产安全风险、人身安全风险与人格尊严贬损风险这三类风险提示所致阅读时长递减,原因或在于用户对当前法治环境乐观认识和对刷脸技术风险认知不足.

    风险提示App刷脸告知同意风险感知

    新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冲击——推荐《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

    田颖拓
    封3页

    2024新闻记者投稿须知

    《新闻记者》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