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廖兵

季刊

1004-8405

xws@gic.ac.cn

020-85231297

510650

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 广州市1122信箱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Cellulo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
查看更多>>《纤维素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季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4-8405;国内统一刊号:CN 44-1336/TQ。自1993年创刊以来,已先后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刊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办刊宗旨是反映纤维素科学技术成就,报道纤维素及其伴生物化学、物理、生物化学以及植物资源转化和利用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新成果,评述国内外发展动向,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辟有研究报告、综述评论、研究快报、工艺技术、科技简讯、广告之窗等栏目。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学技术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蔗渣氧碱蒸煮工艺研究:第二部分 ——化学预处理的影响

    苗国华王正丰李靖陈克利...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三种化学预处理辅助蔗渣氧碱制浆的成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预处理中,热水预处理辅助氧碱制浆的成浆得率最高且卡伯值最低;而NaOH-H2O2预处理虽然有效地降低了蒸煮能耗与碱液用量,但浆料性能低于热水预处理.相比之下,酸预处理可得到聚合度最高的浆料,但整个过程所需能耗最高且其它成浆性能较差.最后,对比单段氧碱制浆可知,单段氧碱制浆得率更高,但其它的成浆指标(筛渣率、粘度、卡伯值)均低于化学预处理.此研究也将为后续蔗渣综合预处理氧碱制浆提高参考,以期寻找出最适合于提升蔗渣氧碱制浆性能的预处理工艺.

    蔗渣水预处理碱预处理酸预处理氧碱制浆

    高效液相色谱耦合柱前衍生化定量测定木质纤维素原料酸水解过程中还原糖的方法

    杨世波雀静宋云杉范敏...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耦合柱前衍生化方法测定木质纤维素水解液中还原糖的方法.以六种还原糖作为标准物,通过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反应,六种糖具有很高的分离度,可精确检测出各还原糖.通过研究温度、时间和PMP用量,可以确定衍生化反应的最佳条件;此外还评估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HPLC柱前衍生化方法最佳条件:200μL还原糖溶液加入400μL PMP甲醇溶液和400μL NaOH溶液于70℃反应40 min.此外,该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2.17%、1.67%和2.04%,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测量精密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各标准糖的回收率为95.89%~101.51%.总体来说,该方法可用于实验室研究和工厂应用中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还原糖的测定.

    木质纤维素水解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还原糖定量检测

    聚乙二醇改性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其抗原纤化研究

    徐中凯马学乐张东黄伟...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Lyocell纤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针对该纤维存在的原纤化问题,通过在纺丝液中加入聚乙二醇(PEG)的方法,连续稳定制备了PEG复合Lyocell纤维;并使用纤维强伸度仪、双折射仪与红外光谱仪等对纤维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PEG后,纤维强度、伸长率、模量与双折射率降低.然而,当PEG分子量在20000、添加量在20%以上时,极大改善了Lyocell纤维的抗原纤化性能.分子量过低(<2000)或添加量过低(10%)都无改善Lyocell纤维的抗原纤化性能.此外,红外测试的结果显示加入聚乙二醇后纤维谱图红移,表明纤维氢键减少,PEG的加入改变纤维结构.PEG改性Lyocell纤维,具有低原纤化、低双折射的特点.

    Lyocell纤维PEG复合材料双折射原纤化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刘燕华魏洁邵自强王怡心...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精制棉为原料,经过碱化、醚化及纯化等工艺,利用气固法制备了三种规格的高凝胶点纤维素混合醚——羟乙基甲基纤维素(HEMC),实验表明,醚化反应效率较高,得率为1.25~1.30.并利用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热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表征,探索了新型纤维素羟烷基混合醚的分子设计、结构与性能关系.结果表明,三种规格的HEMC均具有优异的溶解性能、热性能和凝胶性能,其中凝胶温度的提高可通过适当调节羟乙氧基和甲基的含量来实现,进而根据需求进行工艺调整,研究结果为HMEC生产及其在建材等领域应用积累了数据.

    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取代度粘度凝胶点热分析

    低浓度对甲苯磺酸协同双氧水预处理强化玉米秸杆酶水解

    季晖龙陈潘艳马壮王利群...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低浓度对甲苯磺酸(p-TsOH)协同过氧化氢预处理体系,评估其对玉米秸秆(CS)组分脱除以及预处理后固体酶水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wt)的p-TsOH和0.4 g/g CS的H2O2体系中,100℃下反应30 min,可去除CS中88.9%的木质素,经预处理CS渣的酶水解还原糖产率可达96.1%.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预处理前后的CS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预处理方法能有效脱除CS中大部分的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改变木质纤维素组分之间的化学连接键,从而促进经预处理底物的酶水解过程.

    玉米秸秆预处理对甲苯磺酸过氧化氢酶水解

    N-卤胺类高效抗菌纺织品棉织物的研究进展

    王士杰刘殷蒋之铭朱平...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重介绍了近期N-卤胺类抗菌剂及其高效抗菌棉织物的研究进展与现状.根据N-卤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其反应历程,详细介绍了N-卤胺类高效抗菌棉织物的不同制备方法,如高温交联法、化学接枝法、溶胶―凝胶法、层层自组装法、超临界CO2法等.着重阐述了N-卤胺化合物结构与其抗菌棉织物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同时介绍了N-卤胺类多功能棉织物的研究现状,进而分析了N-卤胺类抗菌纺织品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N-卤胺纺织品抗菌高效可再生

    天然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唐徐禹顾丽莉李增良景联鹏...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果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提取方法进行分类与总结,简要分析了物理提取法、化学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和复合提取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其中物理提取法应用较多,而复合提取法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研究结果,汇总并比较了各种天然植物中提取果胶方法的得率、酯化度、半乳糖醛酸.从得率角度看,几乎每种植物均有所属的适宜提取方法,这也是大多数研究者特别关注的方面,但对所得果胶的特性分析比较欠缺.最后,分析了天然果胶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场需求,就其研究热点提出几点建议.

    天然植物果胶提取工艺食品添加剂方法对比研究进展

    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景联鹏唐徐禹顾丽莉尚关兰...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各种提取技术进行分类与总结,重点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包括单一提取技术(热水浸提法、有机溶剂萃取、半仿生法和超临界萃取等)、辅助提取法(蒸汽爆破辅助、机械化学辅助、超声辅助和微波辅助等)和耦合提取法.其中单一提取技术虽操作简单,但提取率低,辅助提取法建立在单一提取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取率更高,提取周期较短,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耦合提取法综合了单一技术与辅助技术的优缺点,但报道还很少见.最后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业生产,就研究热点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路.

    天然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纤维素酶的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银川杨艳红高焕方江蔚...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纤维素酶的来源、组成及降解机理.重点总结了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组工程技术在纤维素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对比了基因工程技术和基因组工程技术在纤维素酶基因研究中的特点,突出了基因组工程技术在基因应用研究中的优越性.介绍了纤维素酶在酿酒、造纸业、农业、生物燃料业、制药业、废弃资源管理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最后,还总结了纤维素酶应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拟解决的关键难题,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纤维素纤维素酶基因工程基因组工程蛋白质工程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