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媒观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媒观察
传媒观察

沈志强

月刊

1672-3406

025-84702171

210092

南京管家桥65号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CSSCI
查看更多>>为传媒相关人士提供新颖、实用、有价值的新观念、机关报思维、新经验、新技巧,促进传媒在新的背景、新的框架下改进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停顿到想象:城市宣传片的地方感重构与可见性生成

    王奋飞邵程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迎接世界性体育盛事冬奥会和大运会,北京和成都在短时间内密集推出一系列城市宣传片,生产出特殊的影像空间.在"空间生产"的理论视野中,它们依然是社会的产物,有着特定的生产模式.透过人文地理学的经验视角,视觉感知模式和象征模式遮蔽了物理空间,重构了地方感的语境,用想象力占有并改变了空间的含义.影像生产出想象性的空间图式——完美异托邦,象征着无与伦比的卓越秩序,城市的现实形象和人的栖居之梦的化学反应生成了奇妙的可见性.它来自实景与虚像、碎片与整体、假器与真影的影像辩证法.隐含于内在结构的特殊性质,创造了基于纯视觉媒介的可见性生成逻辑,拓展了城市地理的实践视野和批判资源.

    地方感异托邦可见性空间生产宣传片

    于流动与行动之间:作为情动的"小作文"书写——一个理解粉丝主体性的另类视角

    李晓云王锋
    96-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德勒兹的情动理论与生命哲学出发,将"小作文"视为一个透视粉丝生命体验的透镜,通过考察粉丝在日常生活中所书写的小作文文本及其书写实践,照见粉丝在研究视角不可见处的情感流变和情动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理解粉丝主体性的另类视角.研究发现,小作文不仅是粉丝在能动的书写中修补自我的情感载体,亦作为"树洞"使得主体在书写情感的过程中获得生成自我的力量.粉丝个体不仅在小作文所记叙的"观看情动"中通过对偶像身体的欲望观看满足着自身作为"人"的原始爱欲能量,亦在小作文生成前的书写间隔区间中通过在"粉丝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的顺滑切换显现出 自身作为"人"的生命冲动.本研究将粉丝主体性定位在粉丝身份与其他身份的交界处,定位在多重身份的消解、重叠、冲突与切换的张力之中,从中我们得见一个多元的、流动的、真实的"人".

    情动主体性粉丝文化

    异托邦想象:美食短视频的话语失范与主体再塑

    刘荃阮甦甦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物"不仅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更作为一种文化和情感媒介沉淀于民众心理之中.随着媒介技术演进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美食短视频在促进民众情感互动的同时成为凝聚社会情感的文化力量,形成了新的文化构型,并与中华民族的乐观精神和豁达情绪相映照,使民众获得对生活富足安康、国家安全稳定的延伸性与现实性解读;美食短视频带来的异质文化形成了食物与媒介的独特异托邦空间关系集合,呈现了人们对于食物和社会的想象和反思,更新着媒介实践的构成和肌理,但也带来诸如吃播等媒介行为所导致的精英文化失语、消费引导失范、文化主体失轨等社会问题.

    美食短视频异托邦社会功能时空存在媒介实践

    阅读的秩序:新闻纸在近代阅读世界中的兴起(1839-1898)

    卞冬磊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法国文化史专家夏蒂埃《书籍的秩序》启发,本文从文本转向阅读,探讨新闻纸介入对近代中国印刷媒体阅读秩序的挑战.研究发现,书籍和邸报曾构成传统中国稳固的阅读秩序,但新闻纸在言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起挑战:首先是东南沿海官员通过翻译、阅读新闻纸获得情报,打开了阅读世界的缺口;随后,商业报纸通过自身的不断言说以及数次战争报道,使新闻纸取代邸报成为读者主要的消息来源;甲午战败的知识反思,则让维新报刊在知识层面获得合法性,一度占据阅读世界的优势.新闻纸的变革及地位的上升,使近代读书人看到新世界、结成新关系成为可能.

    阅读秩序新闻纸印刷媒介

    人物介绍

    封2页

    墨色·纸本

    赵震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