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新闻策划到新闻策展的内涵变迁、演变逻辑与现实隐忧分析

    张依琳于淼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媒体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迭代进步,新闻业务的运作方式正经历由新闻策划向新闻策展转型.文章深入分析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内涵变迁及所呈现的新表征,如生产流程的改变、编辑角色身份的转换、个性化兼互动性的增强以及多媒体的跨平台融合等.探究并厘清从"新闻策划"到"新闻策展"的演变逻辑,指出新闻策展作为对新闻策划整体生产传播流程的再造更新,是在技术革新、社会多元化、人才结构调整、行业竞争以及文化交流背景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现实隐忧,包括新闻价值的失衡、侵权问题与用户面临的隐私威胁等.总的来说,新闻策划和新闻策展虽然作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新闻工作方法,但都从传播实际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做好新闻、提升新闻的传播力.从新闻策划到新闻策展的变迁,侧面反映了新闻传播领域从传统媒体时代向数字化时代的转变,强调了个性化和交互性等新的传播特点与受众需求,也体现了新闻传播行业不断适应媒介环境更迭和创新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文章阐释智能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传播机制的辩证演化规律,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新的视角,也为传媒行业未来的责任把握和道德自我规范提供借鉴.

    新闻策划新闻策展新闻生产数字技术智能媒体

    融合发展视域下数字出版精品建设路径探析——以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为例

    许安全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出版作为出版业新兴业态,在出版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数字出版着力加强数字出版精品供给,发展数字出版新业态,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就红岩春秋杂志社(今日重庆杂志社)重磅推出的数字出版精品——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分析其紧扣"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创新突出、双效俱佳"标准,以红岩精神传承弘扬为核心,以全景式宣传阐释红岩精神为重点,以"品位高端、品质精良、品种丰富"为品质追求,以"精"为实现目标,构建提供新闻信息、党史学习、在线教育、数字阅读、主题阅读、阵地建设等应用场景服务的红色文化聚合传播平台和党性教育资源库,实现了全平台选题策划、全形态内容生产、全渠道产品分发、全流程数据监管、全社会用户反馈的闭环运行模式,成为传统期刊探索"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创新尝试.文章认为,红岩精神学习研究宣传数字服务项目内容建设与技术适配相结合、"两个效益"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其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价值化的精品建设思路,为其他出版单位高质量推进数字出版精品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融合发展红岩精神数字精品期刊转型创新出版建设思路

    融合出版基本规律及技术路径探析

    曲昕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合出版是现代出版业的重要形态,也是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融合出版从早期的光电时代走向当下的AI大模型时代,体现了典型的技术范式转换特征.回溯出版业的历史沿革,考察融合出版的发展历程,会发现出版是一个动态的技术体系,有明确的技术领域,这是其基本规律.据此,文章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融合出版在技术领域、技术体系、运行规律等方面符合出版技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在承载、编辑、复制、发行这四个基本技术领域推动出版技术系统变革的新特点.通过构建和分析新型互动关系,认为融合出版引发了出版业的范式变革.其拥有更丰富的出版载体、更智慧的编辑模式、更优质的复制手段、更精准的发行渠道,进而催生了新型内部运行规律,包括智能交互的内容界面、编辑的知识文化守门人角色、复制的有限性和无限性、居间环节和发行的一体融合等.文章提出,基于融合出版的新型技术内容,应走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那就是拥抱新载体技术、善用新编辑技术、融合新复制技术、构建新发行技术.可以说,融合出版技术将重新定义人在技术时代的存在.

    融合出版出版技术AI出版产业融媒体

    智能编辑技术背景下学术期刊出版革新策略探究

    杨威李祥飞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出版行业面临极大挑战.为进一步优化期刊出版流程,助力学术出版跨越式发展,一些出版单位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出版流程中.其中,智能编辑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编辑的效率和质量,但受训练数据和训练方式的限制,其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智能编辑技术是否可以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在行业内引发了一系列讨论.文章阐述智能编辑技术的原理,并通过将智能编辑技术应用到学术期刊出版领域,探讨智能编辑技术对学术期刊出版流程的影响.首先,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传统编辑工作的流程,探讨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编辑工作后,如何平衡新型技术与传统工作之间的关系;其次,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工的优势与弱势,探讨了智能编辑与人工编辑的互补性,提出了一种协同工作模型,通过任务分配与设置交互节点,提高编辑效率,进而优化出版流程;最后,从技术、法律与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出发,提出学术期刊智能化发展策略,并展望智能编辑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强调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文章旨在为学术期刊出版单位、编辑人员及相关教育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使其保持竞争力和创新性.

    智能编辑技术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人工智能互补协同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公信力建设策略探究

    温芳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迅速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式微,公信力呈下降之势,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已成为媒体自身发展和受众的共同需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以及网络民族志的方法,梳理主流媒体的发展历程,阐释媒体公信力的内涵,并以袁隆平讣闻抢发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媒体公信力建设的主要因素包括新闻内容是否真实、舆论导向是否正确以及新闻工作者是否坚守职业操守.在传统媒体生态受到新媒体冲击而加速解构和重构的形势下,公信力成为主流媒体巩固根基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度与影响深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主流媒体应履行职责使命,坚守新闻真实底线;生产优质内容,创新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多平台联动有效发力;遵循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规律,不断优化议题设置,增强目标受众黏性,提升公众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注重人才培养,强化新闻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加强媒体自身品牌文化建设,提高主流媒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的内生动力.最终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的责任.

    主流媒体公信力议程设置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地方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困境与对策探究

    李微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分析归纳法,在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案例的基础上,依托传播学理论和新媒体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分析融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负面效应:主流舆论权威性被消解、网络次生舆情频频发生、谣言扩散加剧、网络舆论溢出效应加剧等;探讨地方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引导困境:媒介报道心理接近性不够、传播内容缺少创新和互动、舆论引导避重就轻,旨在探究地方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时代重塑舆论引导力的机制和对策.文章基于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得出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地方主流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过程中缺席或失声现象较为普遍,当地受众对媒体产生疏离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权威性受到损害的结论.基于此,文章提出地方主流媒体必须直面舆论引导困境,借助深度融合促进传播力与引导力提升;依托资源优势强化内容生产和舆论引领;主动发声,积极应对各种突发或重特大舆情等对策,不断强化舆论引导效果.在新媒体快速扩张、频频发声的背景下,这些对策的提出,有利于增强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使主流媒体有效引领网络舆论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主流媒体融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次生舆情舆论引导

    网络视域下大学生符号消费问题及对策探析

    杜德省李淑伟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消费逐渐呈现出符号化趋势.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受外部消费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盲目追求符号消费,导致消费异化、夸大商品符号意义,而忽视精神追求等表现样态.文章透视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行为,找出大学生符号消费的成因:一方面是受消费心理的驱使,实现身份认同的自我需求,符号消费为其展演理想自我提供了表达手段和输出工具;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过于追求物的符号价值,并且大数据推荐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在消费中失去判断能力,致使不理智消费,陷入符号消费陷阱.过度的网络符号消费不仅易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漩涡,而且会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符号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和引导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着眼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社会未来发展需要,文章提出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引导:一是强化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情感教育,夯实绿色消费与理性消费的情感基础,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优化网络消费环境,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导正网络消费方向,帮助大学生走出符号困境,提升消费认知水平,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网络视域大学生符号消费消费异化身份认同

    元宇宙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

    王彩芳杨馥瑜朱琳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元宇宙浪潮席卷全球,绘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全新发展图景.元宇宙是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的高阶融合,核心是"大智物移云"等多种信息技术的集合,模式应用体现在沉浸式、交互式、融合式的创新发展.元宇宙既代表技术总成,又构建了新型的智慧化场景.在全面推进数字教育的当下,元宇宙以教育信息化的高阶形态在高校网络思政领域发挥着教育与管理作用.文章尝试从数字技术的集成与工具的创新、"真实肉身"的数字化与"数字人"的增强性方面剖析元宇宙与网络思政的耦合逻辑,重点分析元宇宙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表现形式,即沉浸式体验激活网络思政创新活力、模块式整合拓展网络思政信息承载、协作式互动增强网络思政具身体验.最后,文章提出元宇宙赋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引领的信息化和时代化、推动政策优势与技术优势的高度融合、拓展网络思政教育的场域和空域.从元年开启的新形势到多领域布局呈现的新突破,元宇宙在构建教育主体和教育课题的主体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这一崭新平台的呈现延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从教育维度来推进元宇宙的纵向深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蓝海.

    元宇宙教育数字化网络思政思政教育数字素养

    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态势演进、内容热点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胡芃原张毅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结合时间分布图谱分析、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空间分布图谱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的中文社会科学期刊文献,旨在从不同角度较为全面地研究我国口语传播研究的发展状况、内容热点和未来趋势.通过时间分布图谱,分析揭示口语传播研究的发展动态;通过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反映学术共同体的情况;通过空间分布图谱,分析展示研究地域的分布情况;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和突现分析,深入剖析口语传播研究内容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趋势.研究发现,口语传播领域的研究从 21 世纪初兴起,研究着重关注传统口语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探究现代传播技术对口语传播的影响.这表明,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传统的口语传播方式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并且现代传播技术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口语传播知识图谱态势演进内容热点未来展望

    接受美学视域下AI主持人的具身传播研究

    陈昕瑜马柳艺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AI主持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实例,是媒介技术发展应用的一次革命,亦是对传统传播模式的革新.其通过模仿人类主持人的外观和行为,利用数据和算法将虚拟人呈现在荧幕之中,以"拟人"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呈现出具身传播的形态.具身传播的实质就是身体向周围环境的"外化"和外部环境对身体的"内化".文章基于具身传播理论,分析了AI主持人在具身传播过程中通过"期待视野"实现受众的认知理解、情感体验和评价反馈三个效果,最终受众在"期待视野"下形成对AI主持人的形象期待与意义理解.研究发现,AI主持人在具身传播中创造了新的审美体验,但也应注意其在意识形态、拟真感、审美价值等方面潜在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势,挖掘AI主持人持续发展潜力,需进一步把握其在技术、文化和伦理层面上的平衡点,以提升传播效果,使其向着人性化和完善化方向发展.

    接受美学AI主持人具身传播期待视野审美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