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视听新语境下的地域文化传播研究——以广府文化为例

    谢宜霖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视听媒介的广泛普及,人类社会正快速迈向全面数字化时代.在此背景下,网络空间成为文化传播的关键场所,推动文化传播进入全新语境.地域文化作为融合地方历史、地理和人文元素的综合体,在此新语境下拥有更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文章以广府文化为例,聚焦于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流行区域的粤语文化,深入探讨新语境下视听作品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电影和电视剧,这些新媒体作品制作周期更短、成本更低,且不受播出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文章分析地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表现形式,以及新媒体在地域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同时探讨这种传播方式的社会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文章发现新语境下视听作品不仅更深入地展现了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进一步推动了跨文化交流和新兴产业发展.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信息过载、内容同质化、文化失真和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地域文化在新媒体传播中应采取的综合策略,并建议创作者坚守视听创作的初心,深耕创作内容,以期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思路.文章旨在探索如何运用全新的视听表达方式,提升广府文化的可见性和吸引力,进而推动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视听新语境地域文化广府文化广东新媒体文化传播

    文旅融合背景下吉林省微短剧的传播策略及创新路径研究

    王子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究经济全球化与数字信息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吉林省文旅融合如何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并着重分析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媒介在促进吉林省文旅深度融合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吉林省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在政策推动、战略规划、活动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文旅融合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微短剧借助政策支持与项目引导、内容创新与品质提升、宣传推广与活动策划、平台合作与多渠道传播、创作培训与人才培养等传播策略,已成为吉林省文旅融合的重要推手.这对于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微短剧的发展现状与潜力具有深远意义,也凸显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紧迫性.基于此,文章提出微短剧创新路径,文章旨在为推动吉林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微短剧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文旅融合吉林省微短剧传播创新

    新媒体时代基于观众体验的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策略研究

    关鸿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观众的体验需求成为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的核心考量.文章探究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提升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的观众体验,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观众的数字化展陈体验、休闲学习体验、实体审美体验开展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在数字化展陈体验上边缘显著,年龄在数字化展陈体验、休闲学习体验、实体审美体验和游览体验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各年龄组观众相比,甘肃省博物馆的软硬件设施更符合 18 岁以下观众的游览需求.受教育程度在数字化展陈体验和游览体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博物馆的软硬件设施与高学历观众需求的匹配度低.月收入水平在数字化展陈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综合分析发现,月收入水平在 2000 元以下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观众的游览体验均显著低于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和本科学历观众.基于此,文章从科学适度应用数字媒体、加强线上服务、优化展厅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展陈设计策略,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认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的重要性,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生动的展览体验,进而推动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创新发展.

    新媒体观众体验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车慧萍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的创新,重点分析新媒体在就业指导中的应用和效果.研究范围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职业规划与咨询服务、多媒体资源和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系统等.文章采用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平台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快速发布就业信息并进行高效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效率.社交媒体平台能够使学生迅速接触多元化的职业信息,显著增强信息的可及性和实用性.在线职业规划与咨询服务能够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提供灵活、个性化的职业指导.这种服务模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接受专业的职业指导,极大地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多媒体资源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能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职业培训体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和就业市场数据,能够提供精准的就业推荐和职业发展建议,使就业匹配度和成功率显著提高.研究还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价值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就业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就业信息的传播覆盖面,使获取信息的互动性和便捷性进一步增强,就业指导的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文章旨在助力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文章提出,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深化新媒体的应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新媒体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创新大数据分析

    新媒体时代艺术类专业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策略探析

    郭娟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各类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名额及毕业生人数增加,"慢就业"群体不断扩大,普遍存在人才供需关系矛盾化、就业质量偏低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首先阐述新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然后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优势,最后提出艺术类专业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策略.具体策略包括:首先,辅导员应以网络思政教育为着力点,结合艺术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利用云数据、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等,将传统的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服务等有机结合;其次,辅导员应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能力,做好就业信息筛查,同时深入了解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提升就业指导的精准度,将就业信息、专业职业动态和招聘信息有条理、分类别地分享给学生,使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化、合理化、系统化.此外,要运用新媒体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文章旨在为高校艺术类专业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提供策略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

    新媒体艺术类专业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价值观

    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顺义"官微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研究

    杨希宁丁秀娟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典型代表,影响广泛,是政府了解民意、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北京市整合媒体资源建成的 16 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均入驻微博平台,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本研究以建设比较完善的顺义区政务微博"北京顺义"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探讨其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本研究从内容传播策略、运营传播策略和叙事传播策略三个维度,分析"北京顺义"政务微博的议题设置、账号特色、原创与互动,总结出"北京顺义"具有深挖地域特色、提升原创内容质量、发布互动话题、进行人格化和情感化运营等传播特点.结合"北京顺义"政务微博的点赞、评论、转发等量化指标,分析其传播力、互动力、服务力和认同度,探讨传播策略,评估传播效果.基于结果分析,发现"北京顺义"政务微博存在乡村振兴下设主题占比不均衡、议题设置受限和媒体联动欠缺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即提升内容多样性、提高互动频率、扩大传播覆盖面,旨在提升以"北京顺义"政务微博为代表的北京市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为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乡村振兴"北京顺义"政务微博传播效果传播策略融媒体

    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创新路径研究

    曾宪琳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是新闻媒体围绕政府重大决策、战略部署以及社会热点等展开的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不仅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方式,成为当前业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文章采用文本分析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融媒体时代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重要价值,指出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有助于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助于引导公众深入思考和参与,有助于推动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主流媒体亟须发挥融媒体优势,促进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创新.为更好地应对融媒体带来的挑战,文章提出以下创新路径:紧扣重大主题主线,创新策划思路;整合新闻资源,提升策划能力;注重多元产出,创新内容、形式和技术;小话题展现大主题,互动运营创新;打造多维传播链,借力融合传播矩阵;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全媒体人才.

    融媒体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主流媒体信息传播创新路径

    信息传播中故事性的理论探讨

    何子轩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类型、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变得越来越挑剔和严苛.信息的故事化表达依托故事本身固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以一种更加高效和引人入胜的方式传播.因此,为探析故事化过程中产生的既源自故事本身又与其有所区别的信息故事性,文章基于既有的事实、经验以及相关研究,从信息的叙事创作和信息传播的现实实践两个视角出发,双向发掘故事性的存在,并据此推论出故事性具有复杂性、体验性和设计性等特点.此外,故事性在发挥告知与说服功能时,具有激发受众好奇心、获得受众持续关注、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增进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达成与受众的共识,以及实现与受众的理念互动等作用.这有助于理解信息故事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也能为其信息传播实践活动提供可资应用的参考.然而,受限于研究方法的简化和研究过程的粗疏,研究结果在信度和效度以及关于故事性更为具体的实践方法方面,还需要更多相关的实证研究和更为详尽的案例分析作为验证和支撑.文章探讨故事及故事性的基本概念,分析故事性的特点,讨论以属性的形式存在于信息内容中的故事性的作用,以及为满足现实需要而具有的信息传播功能.

    信息传播信息故事化故事故事性故事化表达

    人工智能浪潮下新闻记者的挑战与应对探析

    石玲聪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发展浪潮席卷全球,对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内各行各业及其从业者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人工智能的介入下,新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新闻采集、编辑、发布模式演变成从受众阅读习惯的数据分析到自动生成新闻稿件,再到个性化新闻推送的精准服务,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为新闻记者释放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同时,新闻记者也面临着如何与AI协同互补,进一步提升自我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考验.文章重点探析人工智能浪潮下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部分新闻记者产生了AI依赖,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减弱;部分新闻记者未能及时了解、熟练掌握AI技术,导致竞争力不足;部分新闻记者在AI技术重构的新闻传播生态中无法找到自己的新角色,产生了不必要的焦虑.文章认为,新闻记者只有及时革新认知,深入洞察人工智能时代媒体行业的新变化、新趋势,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分利用AI技术,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成为集多项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记者.

    人工智能新闻记者内容生产角色定位挑战应对策略

    融媒体时代电视记者新闻直播连线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刘姗姗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迎来革新浪潮.融媒体时代,新闻直播连线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助力新闻传播效果优化,但也给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如电视记者带来了严峻挑战,对记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新闻直播连线不再囿于传统的电视大屏,而是逐步扩展到新媒体领域,小屏设备为新闻直播连线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此,探讨融媒体时代电视记者新闻直播连线能力提升策略,对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记者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分析新闻直播连线技术的演进趋势及其对记者业务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探讨融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媒体的变化,对比分析大小屏新闻节目的样态差异,并剖析电视记者新闻直播连线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提升电视记者新闻直播连线能力的策略,包括提升建模思维能力、提升现场细节捕捉能力以及提升临场应变和语言表达能力.文章旨在帮助记者更好地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整个新闻行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电视记者新闻直播连线大小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