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研究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研究导刊
新闻研究导刊

耿晓东

月刊

1674-8883

Xwdk66@163.com

023-63907845

400012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

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Journalism Research Herald
查看更多>>《新闻研究导刊》是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部刊物《新闻导刊》的基础上改版而成。该刊以传媒业界与学界的结合点,传媒理论与实践的引领点,传媒今天与明天的制高点为办刊理念,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集理论性、实用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是新闻工作者、新闻研究者、新闻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公共外交视角下政府形象塑造研究——以成都市推特账号@Chengdu_China为例

    朱星橦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是政府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映射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成都市政府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特开设的官方账号@Chengdu_China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hython获取该账号连续一年发布的文本数据,并分析文本特征、形态、内容和效果.研究发现,所选研究时段内,成都市推特账号@Chengdu_China发文数量较少,平均每天发文 2 条,侧重于"文字+图片+标签"的方式发布,活跃度有待提高;发布内容主要聚焦文化宣传方面;转赞评数在 0-100 的文本最多,说明其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不太理想;在该账号转赞评数TOP10 的文本中,与成都本地联系紧密和与娱乐休闲相关的文本的转赞评数较高.基于此,文章对成都市在推特平台塑造的政府形象及效果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在数字化公共外交视角下成都市优化政府形象的路径:明确发展定位,运用多种形态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以差异化的内容迎合受众偏好.本研究对于政府形象塑造与维护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各地政府不断优化自身在海外社交媒体的运营策略,进一步增强公信力和影响力.

    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公共外交政府形象塑造海外社交媒体

    论短视频中乡村记忆的建构与展演——基于抖音"新农人计划"

    朱怡澄段世豪梁钇燊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化浪潮不断推进,乡村记忆的传承与创新成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无法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乡村记忆的传播提供了新渠道.抖音短视频平台成为"新农人计划"中乡村记忆建构和展演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抖音"新农人计划"如何通过短视频建构和展演乡村记忆,并分析其对乡村振兴的潜在影响.为了深入理解乡村记忆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机制,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案例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短视频特征和叙事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解读乡村记忆传播实践,通过定量分析法量化传播效果,通过比较分析法展示乡村记忆多样性,通过实证研究法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深入分析 11 个代表性账号的 440 条视频样本发现,乡村记忆短视频在内容特征、叙事模式和传播效果方面既有共性也存在个性.研究发现,乡村记忆短视频展现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增强了农民群体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并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不同账号间的差异揭示了短视频建构与展演乡村记忆的复杂性,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策略.

    乡村记忆抖音"新农人计划"乡村振兴短视频

    美食类短视频的镜头语言探究

    刘思洋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对美食类短视频中的镜头语言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镜头语言的表现特征,对美食类短视频镜头语言的独特性展开讨论,探讨美食类短视频如何通过镜头语言传达美感与实用性,及其在传播效果、受众认知和情感共鸣等方面的作用.文章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分别在抖音、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选取播放量多、点赞量高、风格类型不同的美食类短视频,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各种风格类型短片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式,并对影响镜头语言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美食类短视频镜头语言的核心要素包括竖屏构图、短镜头、特写镜头、主观镜头与俯拍镜头、光线的巧妙运用及字幕的创意整合.文章针对美食类短视频镜头语言的发展态势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更好地了解美食类短视频的创作规律,同时帮助广大短视频创作者提高短视频制作水平,使美食类短视频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

    镜头语言美食类短视频竖屏构图特写镜头文化认同

    美育教育渗透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路径选择探究

    孙杨胡雅卓钭亚萍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市场百花齐放,一大批口碑出圈的优质作品横空出世.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守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创新叙事模式、镜头语言、艺术形象、舞台表现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映射出我国五千年来深厚的历史底蕴,激发观众审美兴趣,提升大众审美水平.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广泛传播,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而美育作为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教育,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艺术语言、艺术形象和艺术意蕴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可培养大众形成高雅的审美品位、正确的价值取向.美育教育则是审美教学与美感教学的结合,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播和思想内核具有重要影响.用美学理念包装节目,以美育教育功能反哺受众,实现对时代精神的追寻,促进大众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章以文化类综艺节目为核心,分析美育在舞台美学、叙事结构、价值引领等方面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样态的影响,挖掘美育教育培育大众审美趣味和情操,提升综合素质的功能,推动该类型节目实现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及引领,促进社会美育的建设与发展.

    传统文化美育教育文化类综艺节目价值文化自信

    迷因视角下00后网络流行词的表征心态研究

    施春兰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文本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 00 后使用网络流行词在人口学方面的基本数据调查、使用行为和心理因素构成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相互作用探究,以"2020-2022 年度网络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30 个话语作为研究样本,从含义、发展轨迹、结构特征等层面展开内容分析,挖掘它作为 00 后表征心态符号的特点;结合其传播的四个阶段"模仿—复制—扩散—变异",基于互联网迷因影响,将00后的行为归为"个体接触—群体模仿—群体认同—心态表征"四个层面,用"行为实践"的实证结合"互文性"机制来分析个人、群体的话语生产过程及表征心态的呈现;借助问卷调查,选取典型网络流行词案例代入还原生成语境,实证研究话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与现实根源,旨在为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理论前瞻和数据支撑;丰富教学内容,培养 00 后身份认同,有效掌握青年人的网络心理动态和话语表达方式,为课程思政提供素材,为营造积极社会心态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迷因00后网络流行词表征心态传播学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娱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策

    鄂明尧任婧任菲菲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体之一的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得学习资源、拓展人际网络、丰富文化生活,但过度使用社交软件、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也接踵而至.因此,有必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娱乐自我控制能力,使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避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的特征以及大学生网络娱乐呈现出的多种形态:一是互联网社交,各类社交媒体构建起虚拟的社交空间;二是网络游戏,其凭借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大学生,使其养成游戏依赖;三是数字内容消费,各类视频、音乐、电子书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文章进一步剖析自我控制能力的概念内涵,指出自控能力不足会对大学生学业表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文章从多方面着手,提出培养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建议.个人层面,需要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工具;采用目标设定和达成技巧,运用SMART原则;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利用学习管理软件进行自我调节.学校层面,需要构建网络素养教育体系,运用翻转课堂等模式进行情境教学.家庭层面,需要开展家长培训,建立良好的网络使用规范.新媒体平台层面,需要提高算法透明度,推出助力自我控制的工具等.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娱乐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策略

    广告学专业"学用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研究

    于剑昀董洪峰孔卓娃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社会背景下,广告学专业面临着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压力.为更好地满足广告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广告学专业"学用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首先,文章对"学用创融合"的理论基础及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该理论强调学习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强调实际应用和创意创业的领域,广告学专业与该模式有较强的适配性.其次,文章深入分析了广告学专业"学用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的具体实践策略,包括加大"学用创"资源支持拓展创新空间、设计多元实践项目推动理实结合、构建评估反馈机制反映教育质量等.通过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赋予学生自由设计广告创意的空间,充分展现其创新创业才能;设置具体的实践项目,规划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流程,使其在真实的广告设计场景中深入应用所学知识,实现全面发展;构建评估机制可全面反映学生在"学用创融合"模式中的具体表现,并根据表现针对性改进育人方法与流程等,切实保障育人质量.研究发现,广告学专业"学用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具备较强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并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等层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应充分认识到该模式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而广告学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现代技术和理念,以推动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进和优化.

    广告学专业"学用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策略

    新媒体时代OBE导向式大学英语合作式学习教学实践探究

    麻欣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借助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支持合作式英语学习.文章分析新媒体的技术特征,阐述OBE理念和合作式英语学习的概念,剖析新媒体技术对英语教学的深刻影响,并讨论新媒体与OBE理念的高度契合点,新媒体为OBE实践提供的强大支持,以及新媒体在促进合作式学习开放性和交互性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新媒体时代OBE理念指导下的多种合作式英语学习策略,包括利用社交媒体促进信息共享与讨论、利用多媒体工具增强互动式学习体验、应用在线协作工具支持项目式学习、利用数据分析工具监控学习进度和成效等,以期为新媒体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新媒体技术OBE理念合作式学习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直播互动教育的社会影响与舆情管控探究

    董磊程蓉蓉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深入研究中小学直播教育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舆情.首先,借助抖音与微信两大平台上的教育直播活动,了解这一教育形式崛起的缘由以及分布特点;然后,重点研究中小学直播教育的社会态度和社会影响,通过分析教学效果、学习参与度以及社会互动效应对直播教育的社会认知,全面了解中小学直播教育对学术水平、思想观念、社交行为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在分析直播教育对中小学产生的正面影响后,探讨潜在的舆情问题,剖析抖音、微信等直播平台上与中小学生有关的舆情案例,其中包括校园直播、一堂好课以及最美校园行;通过采取制定规范、加强审核机制、加强师生培训等方法,得出科学、有效的舆情管控策略,并指出中小学直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工作方向;最后,展望中小学直播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向,认为中小学直播教育将与多领域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数字时代直播互动教育直播平台舆情审核机制

    论智媒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吉吕飞李正治刘思涵顾卓熠...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媒信息以其海量的内容、便捷的传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智媒信息的海量化和传播便捷等特点使大学生可以轻易获取各种信息,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分析、辨别各种思想观念,增强其信息筛选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利用智媒信息的时效性,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现实.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也可以在互动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文章分析智媒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挑战与对策.经分析发现,智媒信息的海量化、时效性和交互性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挑战.海量智媒信息中难免掺杂着一些传递负面、错误思想观念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由于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因此一些不良信息可能迅速扩散,增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采取如下对策——发展"智"教育,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格局;培养"智"素养,激发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生力;塑造"智"思维,形成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合力;注重"智"管理,构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长效性机制.

    智媒环境智媒信息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