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高昕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教学主体的交互性、教学资源的海量化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主体、学习主体、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对策

    MOOCs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探究

    商云龙朱冬香韩悦
    29-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MOOCs在带来了一场知识传播、教育普及新革命的同时,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MOOCs在思政教育领域应用意义,总结了北京化工大学在MOOCs建设中的实践经验。通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OOCs,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满足教学的交互性,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MOOCs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

    基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化技能培养调查研究

    王文山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管理、加强选题指导、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建议。

    中国梦社会实践社会化技能

    志愿者服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陈志远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服务是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志愿者服务有着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文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与所得经验,分析如何通过志愿服务平台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志愿者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契约文化的培育

    曹玲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资助工作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在助困的同时不断强化育人功能,已是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在相关研究中,“资助”或“育人”单向研究多,通盘研究少;具体措施研究多、理念挖掘少。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变迁的实际,从契约与契约文化的内涵着手,指出创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理念的重要性,并从“利“”理“”义“”信“”法”五个维度提出培育契约文化的可能途径。

    高校学生资助契约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知状况与特征分析

    李智敏向智勇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以下简称“五观”)教育,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五观”认知状况。调查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认知状况呈态势良好,凸显出认同性、族别性、伴生性、开放性、客观性等特征。

    大学生少数民族五观特征

    试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兰英彭林权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具有思想塑造、素质拓展、能力提升、人格健全等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

    封面简介

    42-42页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侯欣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时代命题。本文在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调查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态度以及他们易于接纳的教育形式,最终落脚点在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促进大学生信仰回归主旋律,自觉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社会思潮大学生引领路径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实施路径研究

    陈姝静周纯江张跃明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拟建立社会方面的宣传教育机制,学校方面的准入机制与培训机制互补、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互补、监督机制与发展机制互补的“三互补”机制体系,再结合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机制,从而实现师德建设由外在监督向内在自省与约束的转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路径师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