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

月刊

1007-5968

027-50769365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58号长江传媒大厦23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PUJIAO B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之我见

    吴春年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媒体时代,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必将深刻影响其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当前,社会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普遍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缺失与问题。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推进媒介教育体系构建,切实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

    大学生媒介素养媒介教育体系全媒体时代

    依托微信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刍议

    任飞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信的传播具有对话式与点面结合式、私密性与准实名性、封闭性与熟识性、易用性和个人创新性等特征。微信有利于拓宽视野,满足大学生认知需求,有利于交互体验,满足大学生情感需求,有利于提高自信,满足大学生虚拟成就感。各高校应当通过建立公众平台,加强微信互动,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积极主动关注微信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发掘微信平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价值,依托微信平台的传播特性对现代大学生思想进行良性引导,贴近现代大学生内心,创新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

    微信大学生思想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钱国军
    51-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

    郑德前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全面研究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构成、等级划分及应用问题,构建了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成为《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贯彻落实的破题之作。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胜任力模型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余钦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公布成为引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准则,为辅导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指出了路径和方向。本文从团队建设角度阐述团队建设对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当前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职业向心力、职业胜任力、职业学习力及职业执行力等方面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以此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自信心和职业归属感。

    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职业能力

    对高校法治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思考

    何桂美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人们将迎来全新的法治社会和法治环境。如何理性认识依法治国以及依法治国将会对我国高校的依法治校产生哪些影响是值得深究的。在高校依法治校的基础上,谋求法治的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柔性的深度融合,不断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新境界,是高校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高校法治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回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系构建

    汤波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族地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生态环境、文化风俗、宗教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建立稳定而长效的回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键在于建立可操作的工作机制体系。

    回族地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基于网络数据分析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研究

    姜琨尚雪娜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基于不同职业类型对大学生职业素质要求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互联网采集来自不同职业从业者的数据,采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职业从业者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在不同职业类型中不仅存在学历、资质条件、品质特征及主要技能等方面上的共性,也在需求程度或侧重点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网络数据分析大学生职业素质要求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略论

    王莉
    65-6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潜在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行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承担社会责任。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在组织主导模式、运行管理方式、活动物质保障及志愿者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在梳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志愿精神志愿活动问题对策

    试论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定位与机制创新

    陆虎钱玉婷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现状,联系实际,着眼未来,对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并从理论武装、点面结合、推陈出新、四位一体、六大工程等途径对共青团工作的机制创新进行了探究。

    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发展定位机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