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本刊评论员
    1页

    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域意转换的理与路

    吴凯丽卢黎歌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的社会存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社会意识范畴的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发生域意转换,主要体现在场域范围、功能定位、内容体系与目标境界四个方面.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肩负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使命所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诉求,还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域意转换的基础上,通过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论域、强化文化涵育和推动数字转型四个方面,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激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觉、擢升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气质以及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动能.

    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域意转换精神动力

    价值共识凝聚的过程论

    李苏婷高国希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研究价值共识形成的具体机理机制,为考察和优化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理路,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其环节及内在联系,找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价值共识的凝聚机理是建立在利益基础、心理基础、意识基础和实践基础之上的,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是价值共识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从知到行的重要因素.

    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益基础心理基础实践基础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然、必然与实然

    齐卫平白金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教学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推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是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神伟力的必然选择,是坚定青年文化自信、实现精神独立自主的应有之义.推动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多措并举:一要把好方向,讲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新意;二要淬炼内容,在比较中突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优势;三要丰富形式,推进文化新使命入脑入心;四要坚持技术赋能,善用新媒体讲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高校思政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理路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维价值高度

    项久雨焦浩源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024年恰逢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周年,这次座谈会是在新时代召开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的重要会议,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产出新质精神生产力,必须从百年党史、国家战略、课程定位和教师职业认同等四维价值高度来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的着力点.

    思政课百年党史国家战略课程定位职业认同

    构建交流互鉴的文明共同体——基于"第二个结合"的分析

    张丽闫利春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蕴涵着构建文明共同体的思想.文明共同体的思想超越西方文明论重"分"的话语方式,向世界贡献一种以"合"的话语方式为主导的新型文明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题中之义.文明共同体思想在认识论、目的论和方法论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想路径.在认识论上,文明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世界历史理论与天下观的结合;在目的论上,文明共同体思想体现了共产主义价值与仁道思想的结合;在方法论上,文明共同体思想体现了"现实的运动"与"止于至善"思想的结合.

    全球文明倡议文明共同体"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出场背景、时代特质和价值意蕴

    梁超锋次旺桑布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需要,也是百年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更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前提条件.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原创性、强大的实践引领力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特征,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领航定向的科学指南、兴党强党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以及政党建设的中国方案.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党的建设出场背景时代特质价值意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王树荫韩云霄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和建设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将纪律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通过立规矩、抓教育、强监督、严执纪等举措,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使党经受住了革命战争的考验,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纪律建设

    新时代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纪律建设路径

    段丽君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纪律层面推动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既是新征程上加强纪律建设的总体要求,也凸显了党坚持问题导向、深化管党治党规律性认识的理论与实践自觉.立足这一目标,要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规矩确保大党始终保持步调一致.与时俱进完善党的纪律和规矩,发挥破解独有难题的制度优势.以集中性纪律教育为契机,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筑牢破解难题的思想防线.以严格精准执纪确保党内纪律严明又充满活力,激励党员干部破解难题的担当作为.

    大党独有难题党的纪律建设党纪学习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

    俞晓婷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基因密钥,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坚守使命担当的底气、坚持守正创新的锐气和坚定决心信心的胆气,体现了批判性和建设性、传承性和创新性、时代性和引领性、矛盾性和统一性的辩证统一.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将使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自觉不断增强、精神力量得以强化、自我超越有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同时要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媒体引导、实践锻炼提升等渠道,构建起立体多元的育人途径,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精神育人功能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