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郝桂荣杨昊霖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育人价值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史料素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立德树人实效.在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红色文化资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红色卫生文化赋能医学院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探析

    郑宏颖赵宇翔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卫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医疗卫生事业而形成的,其囊括了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和专业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内容.面对新时代新医科建设的新需求,以红色卫生文化赋能医学院校思政课课程群建设,使红色卫生文化的历史资源在医学院校思政课堂中得到有效运用,有助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激励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红色卫生文化思政课医学院校课程群

    学校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夏小玲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修养和思想境界的特殊功能.一方面,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音乐教育蕴涵着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其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与教化,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通过增强音乐教师的育人意识、丰富音乐教材的思政元素、创新音乐教学的方式方法、营造校园音乐文化的氛围、发挥社会音乐教育的作用来实现.

    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

    潘成清李晓曼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既是目标也是过程,直接影响着学校法治教育的成效,关系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希望.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统一体,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并贯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要满足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需求,全面增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必须在立足现实、着眼发展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创新法治教育.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价值指向实践进路

    "敬畏生命"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论析

    程广丽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之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命观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敬畏生命"理念贯彻到"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当中,遵循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运用辩证思维把握"敬畏生命"的思想内涵,运用系统思维把握"敬畏生命"的核心要义,运用历史思维把握"敬畏生命"的现实意义,从而积极回应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惑和价值诉求,引领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敬畏生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马克思主义生命观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的路径探赜

    赖远妮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可以从提升教师的"道术""学术""技术""艺术""仁术"五个方面着手,以"道术"实现个体与大局的理性统一,以"学术"实现立身与育人的德性统一,以"技术"实现实学与创新的知性统一,以"艺术"实现立教与乐学的智性统一,以"仁术"实现情感与情怀的感性统一,从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

    理工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探微

    张芳娟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鼓励理工院校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成长为高水平实用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理工院校应在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基础上,以政策导向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重要保障、以文化引领为工匠精神培育创造良好氛围、以校企合作搭建工匠精神培育的平台载体、以课程改革夯实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阵地,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素质、助推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工匠精神理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丁喜旺孙希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需要从建立科学有效的常态机制,积极助推融合的实践效能;注重"思政产品"的内容质量,全面优化融合的产品供给端;构建权威特色平台,切实激活融合的资源合力;多维建强高校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融合的主体动能等方面践行,从而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研究

    耿中华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高校亟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切实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人工智能在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技术支撑、拓展其时空场域和提升其实践效能的同时,也带来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逻辑错位、教师主体弱化、内容同质化等新挑战.高校应在把准智能时代坐标、打造智慧教学场域、构建智能教研平台、创新人机协同模式上下功夫,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提升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

    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话语权的构建

    宋伟毛文文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要表现在舆论导向力、理论说服力、传播影响力和过程控制力等方面,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权,存在话语主体协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话语载体引导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话语内容阐释力有待进一步深化、保障机制支持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问题.基于此,可从话语主体、话语载体、话语内容、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做到激发育人合力、完善平台建设、提升学生认同、提高构建能力,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实践路径,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效能.

    新媒体大学生网络思政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