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青年学生社会化能力提升路径略探

    何蕾贾瑞琪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化是青年学生从个体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青年学生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可塑性及创新能力,却缺乏社会历练,缺少对自身和社会的全面认识,社会化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基于此,应立足新时代青年社会化面临的现实困境,通过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社会融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途径,提升青年学生的社会化能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青年学生社会化能力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视域中精神生活的审视与超越

    穆佳玮张艳斌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拜物教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由全球蔓延和中国渗透,侵扰了人民精神生活的平衡状态.原本发展态势良好的精神生活呈现出复杂的图景,具体表现为"安宁平和"与"轻浮急躁"交织的心理生活、"道德至善"与"道德失范"兼具的伦理生活、"旨趣高雅"与"审美低俗"叠加的文化生活、"崇高笃行"与"淡化缺失"并存的信仰生活.鉴于此,新时代要善于运用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理论武器,多维审视人民精神生活现状,从重塑对精神生活的正确认知、营造精神生活发展的良好氛围、保障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理想信念培育等多角度探索美好精神生活的超越之路,有效推动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实现.

    马克思拜物教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