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本刊评论员
    1页

    深刻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精神实质

    齐卫平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揭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既以内容一致保持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延续性,又以创新表述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揭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重点围绕"七个聚焦"作出论述,提纲挈领的要义概括使总目标具有全会灵魂的意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部署,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而不懈奋斗,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党中央的要求为实践遵循,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胜利实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精神把握

    以新时代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宇文利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教育者的精神旗帜,也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从培育现代教育家的视角出发,在秉承中国传统社会提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精神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的师说理念和师道体系,揭示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科学内涵.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既是中国精神在教育领域的有力彰显,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行业的具体体现.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要求广大教育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崇高师格,恪守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妥善处理教学做的辩证关系,提升教育者业务能力、保障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智出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作贡献.

    教育家精神内涵实质铸魂强师立德树人

    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本质要求与实现路径

    吴婕韩丽颖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历经百余年教育实践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代表着教师精神发展进程中的高阶形态,是新时代"育师"与"为师"的风向标.新时代高校师范生弘扬教育家精神是突破朴素的职业想象、形塑教师理想人格的现实需要,是摆脱传统职前教育技术理性的侵蚀、回归教育本真的迫切要求,是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推动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应有之义.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师德师风、专业本领、学识素养、育人情怀和人类道义六重维度为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引,对其职业人格建构方向作出了本质规定.在此基础上,师范生职前教育的开展应注重弥合其职业期待和职业理想间的张力,立足教育家精神的深厚意蕴优化和改进方式方法,在理论讲授和具身认知的融合互构、专业培养和人格塑造的有机统一中实现坚持育人初心、提升育人本领、树立崇高师德,使其真正成长为新时代致力于教育报国的"大国良师".

    教育家精神高校师范生职前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特质及时代价值

    谢晓锐彭泽平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聚焦于"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效",以真理致善治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新",开创新局面的教育论述;是聚焦于"共",打造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既是真理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也是实践力量,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教育基础,为世界教育贡献了中国方案,是新时代教育治理必须遵循的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国家标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生成逻辑理论特质时代价值

    习近平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谢晓娟莫修良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历史的观点,揭示"四个选择"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正确选择;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错误观点,阐明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对立起来的观点,深化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与纠治

    张玉璞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虚无主义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是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为特征的错误思潮.当代中国文化虚无主义呈现出传播策略多样化、渗透路径隐秘化和叙事手法多面化等多重面相.文化虚无主义产生的根源在于受到错误的"文化认知"、西方"文化中心论"和现代的"文化技术"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定革命文化和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危害,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为了纠治文化虚无主义,需要从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注重把握关键群体和优化文化生态空间四个方面着手,不断提升治理文化虚无主义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构建坚实的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文化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治理策略

    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嬗变与经验启示

    付安玲张书铭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学科建立以来的40年中经历了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再到数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三重形态嬗变.载体形态变革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社会全面数字化与信息供求不平衡相互作用的结果.三种载体并非彼此区隔、依次取代,而是取长补短、相互贯通.梳理学科建立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态变革过程,总结载体变革的经验启示,对探索与开发数字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新形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具有基础性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40年载体变革经验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三维探究

    侯勇肖洋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通过口述的方式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规律与本质,要从历史、关系与实践维度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发展历程.一是史学之维,即借鉴与遵循史学的研究规范,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史、学科建设史、学术研究史与心灵变迁史.二是关系之维,即探析个人与集体、传统与现代、文本与叙说、学科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实践之维,即遵循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方法论要求,推进嵌入式专业课程的研究方法应用、内容聚焦、能力规训和资源再造.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应用与创新,进一步在个体生命历程、社会政治记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史实的意义联系中把握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学口述史研究方法

    我国青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历程、演进特征和未来展望

    张静杜宇涵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其个人全面发展,也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社会稳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心理学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了我国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专业化、体系化、科学化发展,在与时俱进中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新时代赋予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新内涵、提供了新视角,也提出了新要求,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守正创新、系统观念成为研究并解决问题的"新钥匙".未来,我国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将在传承、借鉴与创新中不断发展,推进中国式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国际视野、完善一体化发展模式、丰富教育手段,充分发挥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健康中国、推进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作用.

    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历程演进特征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