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谫论

    姜国峰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以其工具理性和技术属性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拓了新视野、提供了新空间.从运行之维、问题之维和路径之维等三重维度研究数字技术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有利于破解不同学段思政课的畅通难题,实现思政课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革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大中小学思政课思政课一体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提升的策略

    尹凡周远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其吸引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形态通过满足教育对象的兴趣、利益和情感需要,使教育对象产生认同感、共鸣感、获得感和体验感,从而引导教育对象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性力量.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主体感召力有待提升、议题设置引导力有待加强、教育内容说服力有待增强、网络载体呈现力有待提高等现实问题.为此,需从加强队伍建设、把稳议题设置、深耕内容生产、优化载体呈现等方面着手,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与创新进路

    左腾刘侍奇安晓朋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中国建设时代背景下,具备新式教育发展逻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优势下的机制改革与创新突破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先行示范.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优势明显,但同时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数据管理、算法分析、隐私安全领域等方面的实践困境.因此,推动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通过数字观念迭代、算法优化升级、信息质量提升等途径,从而打通数字化思政教育逻辑、疏通数据赋能思政信息机制、畅通网络信息端的思政安全体系.

    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困境创新进路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成因、隐忧与破解

    杨华赵景阳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茧房效应"、青年群体的代际特征强化了自我认同、传统社会关系亟需重建归属等因素共同催生了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新样态.在圈层的影响下,大学生面临着不良思潮渗透、群体极化加剧、社交能力下降等问题.高校要通过推动网络思政供给侧改革、关注学生现实需求、规治网络社交环境等措施应对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的挑战,引领大学生"破壁出圈".

    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覃泰树王青山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关键力量,历经了70余年的发展,创造出了一种"总与学生在一起"的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严格落实党中央和国家的决策部署和制度安排,着力将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转化为系统谋划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在持续加强和改进中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丰富实践经验.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经验

    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刍论

    高艺霞姜贤武辛忠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我国已经迈入教育内涵式发展阶段,我们必须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准确把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时代内涵,厘清发展思路,着力构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体系,聚焦思政育人与科研育人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切实保证新时代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实效,从政治思想、专业发展、综合能力等维度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研究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模式改革举措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齐远飞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质,其铸"魂"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人民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践"行"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实践.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质,进而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精神文化需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中国共产党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识论析

    龙丽波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能够引导大学生树立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自觉意识,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增强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本领才干,激发大学生投身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实践热情,从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识,从而全方位地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识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论要

    杨凡健刘义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凝心铸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主题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此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应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建设凝心铸魂

    南京工程学院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