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本刊评论员
    1页

    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理论依据——基于《自然辩证法》文本的考察

    万舒全赵畅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之思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过程的实然向度,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成为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然之维.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方式、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和推动生态问题全球治理四个维度.《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关于自然界的先在性与整体性、劳动要遵循自然规律、资本主义反生态批判、生态劳动的社会性等生态思想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依据.阐明《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思想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之间的思想关联对于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观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文明新形态《自然辩证法》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的内涵、结构与进路

    郑晓如王仕民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新征程凝心聚力的重要路径.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是指在国家治理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是指在社会建设中促进物质与精神相协调,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方向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是指在个人生活中实现观念与行为相统一,这是践行"三个融入"的根本旨归.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融入",要从深化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体系和优化社会环境等实践进路展开.深刻认识"三个融入"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进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结构进路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的历史具象与价值追寻

    王萍邵献平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形象是党的政党理念、政党行为和政党绩效等在民众心中的主观认知、评价和总体印象.党的形象建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因时而变,分别建构了革命者、建设者、改革者和奋斗者的历史具象.而在党的形象建构过程中也贯穿着始终如一的价值追寻.新时代,要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最终归宿,建构"亲民为民、民族脊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中国共产党形象建构历史具象价值追寻

    融媒体环境下党的媒介形象建构

    张亚光郭国祥孙丽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生态,融媒体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媒介系统结构.在融媒体环境下,媒介形象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资产.融媒体关乎党以何种面貌呈现在公众眼前,影响党的形象的生成和传播.因此,在融媒体环境下如何构建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尤其重要.融媒体环境下,需要拓宽党的媒介形象传播渠道,创新党的媒介形象传播内容,丰富党的媒介形象传播形式,更新党的媒介形象传播技术.

    融媒体中国共产党媒介形象

    把握三大规律: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之道

    王英贾丹丹
    23-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需要把握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其中,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是解决好"为谁执政""怎样执好政""如何长期执政"的治理难题,这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核心诉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核心是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难题,这是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诉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核心是解决好"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难题,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国际诉求.

    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大党独有难题

    新时代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的进路探讨

    张俊龙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铁规制定和执规发力相结合,不断加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面临着新发展新要求,可在厚植对党内法规的敬畏和信仰、提高知规度、抓牢执行主体、强化执行监督等方面精准发力,实现党内法规执行力的全面提升.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进路探讨

    斗争精神:新时代青年从可信可为到有所作为的精神力量

    谭帅男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可爱、可信是基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特征作出的实然判断,可为则是一种应然要求,需要青年用实际行动来达成.新时代青年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既促成了他们强烈的国家认同与乐观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志存高远、艰苦奋斗、明辨笃实等珍贵素质的生成,带来了青年可信可为特质与真正有所作为的结果之间的张力.思想是实践的先导,推动可爱可信的新时代青年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转化的关键,在于培育他们的斗争精神.

    新时代青年可信可为有所作为斗争精神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背景下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研究

    戴昶春牛涛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新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培育时代新人.时代新人是对马克思人学概念话语的当代话语延展,有着独特的哲学语境与鲜明的时代特质.立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准确把握时代新人的哲学语境与时代特质,探讨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与现实逻辑、探究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进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新人实践进路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三个着力点

    崔晓丹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分别发挥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作用.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主渠道与主阵地的关系,推进协同育人,凝聚育人合力.在实践中,应抓住育人契机,着力发掘协同的合理结合点、找准协同的关键突破点、扩大协同的有效覆盖面,构建协同推进、多方联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