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月刊

1007-5968

xxdj@163.com

027-50769366

430079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18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ournal Xuexiao Dangjian Yu Sixiang Jiaoyu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它以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突出理论性、前瞻性、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吴昊严勇俊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党忠诚"是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是其锤炼政治品格、承担政治责任的思想基础和道德保证."对党忠诚"是大学生党员的首要政治品质和衡量大学生党员标准的关键要素,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是新形势下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和铸牢对党忠诚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忠诚可靠和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的有效举措.具体而言,要强化忠诚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构建对党忠诚教育体系;主动挺膺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大学生党员对党忠诚教育价值意蕴实现路径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略论

    韩春红杜源恺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是高校面向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切实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应有之义.为此,高校要深刻理解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对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民族复兴发展大局、青年学生立志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抓理论武装、关键阵地和新兴技术方面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以党建引领、队伍锻造、制度建设为有力保障支撑,真正落实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这一全局性、持久性、长效性的战略工程.

    时代新人教育强国铸魂育人高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张作祥曲新英尹昊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思想沃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持历史传承与时代创新、理论学习与认知启发、文化自信与兼收并蓄以及行动集成与个性尊重"四个结合"原则.高校应从主体、内容、环境、渠道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探析

    徐冬先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涵育大学生科学的生态道德观念,加强生态文明法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遵规守约意识,是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向度.在实践中,高校可通过创设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机制、优化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课程体系、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校园氛围等路径优化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提升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评价标准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刍议

    王卓胡海波
    65-6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是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助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打开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建构涵盖大思政课新格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视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目标的内容体系.就实践策略而言,要坚持完善系统布局,扎实理论根基,契合课程特征,促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完整、科学融入高校思政课.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原理"课教学探究

    巩永丹李彦甫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将其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首先需要把握好"魂脉"与"根脉"、"守正"与"创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明确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衔接的前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融入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厘清这一思想的"体"和"用",将这一思想的生成论、内涵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等有机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着重讲清楚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原创性贡献和实践要求.在具体教学中,要以统编教材为总纲、以系统观念为指引、以"大思政课"为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启智润心,深化为信仰追求、内化为情感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重维度

    赵言秋陶磊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可以从三重维度切入.从融入根据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从融入要求上看,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文化素养,结合高校每门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做到全面融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从融入路径看,要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与促进学生发展相协调,做好课程内容与现实关照相一致以及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探索

    镡鹤婧张站闻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也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为民情怀.文章探索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和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其中,要将建设高水平红色师资水平、积极嵌入红色元素、体现多样化的红色课程方式以及为授课对象"量身"制定教学计划等作为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看""讲""行""演""建"五种形式相统一实践教学模式,既可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可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并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立德树人红色文化思政课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思考

    唐平秋刘婷婷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形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的时效性、智慧性和针对性.在实践中,要使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就要以价值引领精准把握方向、以人机协同精准有效发力、以平台建设精准投入实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精准化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及其防范

    邱燕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智能化时代引领未来的颠覆性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给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应从制度与技术两个层面采取防范措施,统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校的健康发展与风险防范,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生成式人工智能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