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冯建章

月刊

1672-3015

gzxxgbfzzs@163.com

020-83827812-10297

510080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广州市东川路96号)英东心脏中心二楼209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Journal Xinxueguanbing Fangzhi Zhishi
查看更多>>《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双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介入心脏学会、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20例急诊室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江东
    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室主动脉夹层(Aoritic dissection,A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急诊室收治的AD患者120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AD临床症状主要是以胸痛(70。83%)为主,其次为背痛(38。33%),最后腹部痛(14。17%)、气短与胸闷(9。17%)、肢体疼痛与无力(4。17%)、腰痛(4。17%)以及无临床症状(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nford A型马方综合征发生率、心包积液发生率、病死率高于Stanford B型,高血压史低于Stanford B型,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小于Stanford B型,就诊时间短于Stanford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tanford A型(OR值为2。814,95%CI为1。967-4。025)、心包积液(OR值为3。942,95%CI为2。758-5。635)、胸腔积液(OR值为4。143,95%CI为3。265-5。258)为AD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临床症状是以胸痛为主,且不同分型之间的临床症状存在差异,其中Stanford A型马方综合征发生率、心包积液发生率、病死率较高,高血压史较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较小,且就诊时间较早,此外,Stanford A型、心包积液、胸腔积液为AD患者发生病死的危险因素。

    急诊室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武怿臻杨光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的有效性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共96例冠心病SAP患者,均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n=48)采用曲美他嗪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血浆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 Ligand,sCD40L)水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心绞痛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对照组更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hs-CRP、sCD40L及IL-6水平较对照组更低,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用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功能,用药安全性高。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有效性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下DCCO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陈建国徐玉琴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下腔内密度校正差(DCCO)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IS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ICA)为参照标准,评估各支血管是否发生ISR,分为阳性(支架内腔狭窄50%-99%,n=96)与阴性(支架内腔狭窄<50%,n=34)。评估冠脉CTA经验性诊断结果与ICA对ISR诊断的一致性,对比阳性血管与阴性血管DCCO;采用ROC曲线分析冠脉CTA经验性诊断结果、DCCO以及两项联合对ISR的诊断价值。结果 130支疑似狭窄冠状动脉支中ICA阳性96支,阴性34支,冠脉CTA经验性诊断结果阳性80例、阴性50例;一致性检验显示,冠脉CTA经验性诊断结果与ICA对ISR诊断的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620;ICA检查阳性血管DCCO值显著高于阴性血管(P<0。05);以冠状动脉是否发生ISR,以冠脉CTA、DCCO为检验变量,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06、0。938,联合诊断AUC为0。994,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冠脉CTA与DCCO均对ISR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项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腔内密度校正差

    血府逐瘀汤联合腹针治疗对心肺气虚血瘀饮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张亮亮黄腾蛟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腹针治疗对心肺气虚血瘀饮停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94例心肺气虚血瘀饮停型CHF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7,血府逐瘀汤联合腹针治疗)和常规组(n=47,常规西药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联合组和常规组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等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肺功能指标[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采用6 min步行距离(6MWD)评估运动耐量。比较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疗效,记录联合组和常规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和常规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心功能分级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2%(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心悸、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等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LVEF、MVV、FEV1、FVC均升高,LVEDD均降低,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运动耐量明显增强,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51%,常规组总发生率为10。64%,联合组和常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腹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心肺气虚血瘀饮停型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肺功能与运动耐量,且安全性良好。

    血府逐瘀汤腹针心肺气虚血瘀饮停型慢性心力衰竭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冠心病合并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

    苏春麟
    18-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麻醉效果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5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CHD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共计9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对照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CSEA),观察组给予DEX复合CSEA,比较两组镇静效果、镇痛效果、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麻醉后30 min(T1)、麻醉停止120 min(T2)Ramsay镇静评分较麻醉前(T0)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T1、T2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下降(P<0。05),观察组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升高(P<0。05),对照组CO、SV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 CI、CO、SV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T1、T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T1、T2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T1、T2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水平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应用于老年CHD合并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能够提高镇静镇痛效果,保护心功能,减轻心肌受损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不会增加机体不良反应。

    老年冠心病下肢骨折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心功能

    MDT模式下的营养风险管控在老年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邓锐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团队(MDT)模式下的营养风险管控在老年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课题开展前老年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68患者,纳入对照组,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5月课题开展后老年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68患者,纳入实验组。两组均进行常规的临床内科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营养风险管控,实验组采取MDT模式下的营养风险管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住院天数、总住院花费、临床转归)、住院期间并发症加重情况、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总住院花费、死亡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加重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个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MDT模式的营养风险管控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心力衰竭老年肺炎多学科团队模式营养风险管控

    冠脉CTA相关参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事件的临床价值

    李奕甫柳杨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脉CT血管成像(CTA)相关参数预测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MI)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242例行CTA检查的CHD患者,根据MI情况将患者分为MI组(n=154)和非MI组(n=88),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脉CTA相关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TA相关参数与MI事件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CTA相关参数对MI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组斑块体积、总斑块负荷、斑块长度、直径狭窄度均大于非MI组(P<0。05);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V、LDNCPV、总斑块负荷为CHD患者MI事件独立危险因素(P<0。05);TPV、LDNCPV、总斑块负荷及联合检查预测CHD患者MI事件AUC分别为0。745、0。930、0。896、0。982。结论 TPV、LDNCPV、总斑块负荷是心肌缺血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作为心肌缺血事件的预测指标,联合检测提升预测效能。

    冠脉CT血管成像冠心病心肌缺血危险因素预测价值

    依血清PAB水平及细菌感染分布特征进行个性化干预在风心病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曾玉英姜花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依血清PAB水平及细菌感染分布特征进行个性化干预在风心病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5例风心病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按照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其中高PAB水平组42例,低PAB水平组43例)、致病菌种类进行分组(其中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组51例,非草绿色链球菌感染组34例)。结果 高PAB水平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低PAB水平组更短(P<0。05),药物费用、康复费用、陪护费用比低PAB水平组更少(P<0。05),情绪调节评分、自我评价评分比低PAB水平组更高(P<0。05)。两组不同细菌感染种类组住院时间、费用及情绪管理得分比较结果显示,高PAB水平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低PAB水平组更短(P<0。05),药物费用低PAB水平组更少(P<0。05),情绪调节评分、自我评价评分比低PAB水平组更高(P<0。05)。结论 依血清PAB水平及细菌感染分布特征进行个性化干预在风心病并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开展价值。

    血清PAB细菌感染个性化干预风心病细菌性心内膜炎

    CT-FF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张佳佳任克
    33-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选取在笔者医院行CCTA检查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根据随访12个月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n=94)与非MACE组(n=102)。对两组冠脉狭窄程度以及CT-FFR值进行对比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相比非MACE组,MACE组冠脉重度狭窄比例更高(77。66%vs 39。22%),CT-FFR较小[(0。71±0。19)vs(0。89±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重度冠脉狭窄(70%-90%)及较低的CT-FFR是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CT-FFR预测MACE发生的AUC为0。728,当截断值取≤0。78时,其灵敏度为67。0%,特异度为67。6%;冠脉狭窄程度预测MACE发生的AUC为0。701,其灵敏度为77。7%,特异度为60。8%;二者联合的AUC为0。818,相比单项指标显著增大(P<0。05)。结论 较低的CT-FFR是MACE的危险因素,CT-FFR联合冠脉狭窄程度对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冠心病CT血流储备分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预测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特点及MACE研究

    杨菲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肺功能特点,并分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PCI的CHD患者共计50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成T2DM组(n=25)与非T2DM组(n=25),比较两组术后心肺功能,统计MACE发生率。结果 T2DM组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 max)、无氧阈值(anaerobic threshold,AT)、氧脉搏(Oxygen pulse,O2 pulse)、最大代谢当量(maximal metabolite equivalents,METsmax)较非T2DM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MACE发生率,T2DM组44。00%(11/25)较非T2DM组16。00%(4/2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CHD患者相比,CHD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心肺功能较差,更容易发生MACE,预后相对较差。

    冠心病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肺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