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冯建章

月刊

1672-3015

gzxxgbfzzs@163.com

020-83827812-10297

510080

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广州市东川路96号)英东心脏中心二楼209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Journal Xinxueguanbing Fangzhi Zhishi
查看更多>>《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杂志(双月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指导,广东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广东介入心脏学会、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专业性学术刊物。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最新专业领域资讯及临床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APT基础上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ACS患者短期抗凝中的疗效对比

    秦忠吴志福黄有敏刘文杰...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基础上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短期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对比。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ACS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伐沙班组(n=50)和低分子肝素组(n=50),两组患者均进行DAPT治疗,利伐沙班组患者给予口服利伐沙班片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程度出血发生情况、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 干预后,利伐沙班组总出血率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不良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利伐沙班组TT、APTT、PT升高且较低分子肝素组更明显,利伐沙班组FIB下降且较低分子肝素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S患者DAPT治疗基础上,利伐沙班短期抗凝效果优于低分子肝素,且出血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低,具有安全性。

    DAPT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ACS抗凝治疗

    血清sST2、TNF-α和肌钙蛋白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董秋香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肌钙蛋白(cTnT)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VMC患儿和开展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各72例,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50)和预后不良组(n=22)。分别检测观察组、对照组和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血清sST2、TNF-α、cTnT水平并予以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sST2、TNF-α、cTnT联合检测在儿童VM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清sST2、TNF-α、cTnT水平均较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sST2、TNF-α、cTnT水平较高(P<0。05);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即血清sST2、TNF-α、cTnT水平联合检测模式下)诊断VMC以及评估VMC患儿预后的AUC值最高,分别为0。911、0。888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67%、90。27%和86。36%、88。00%。结论 血清sST2、TNF-α、cTnT水平联合检测的方式在诊断VMC和评估VMC患儿预后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肌钙蛋白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王子吟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99m锝标记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可疑冠心病患者共130例,所有患者接受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将CAG结果作为金标准,记录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预测冠心病以及冠脉病变支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CAG检查冠心病情况,阳性88例,阴性42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出阳性77例,阴性53例,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2。95%、90。48%、85。38%。CAG检查130例患者共338支主要冠脉,阳性142支,阴性196支;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出阳性119支,阴性219支,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71。83%、91。33%、83。14%。结论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中体现出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诊断效能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比较

    潘福祥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对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 11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EH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药物A组和药物B组,各60例,分别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相关指标及用药后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用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A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平均舒张压(DBP)、24 h平均收缩压(SBP)、日间平均DBP、日间平均SBP、夜间平均DBP、夜间平均SBP均低于药物B组(P<0。05);药物A组治疗后的24 h的SBP、DBP变异性均高于药物B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均可有效治疗老年EH,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短期降压效果更为明显,但苯磺酸氨氯地平能更好控制血压变异性。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血压血压变异性

    多花黄精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林树洪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多花黄精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PMS冠心病患者,按照乱数表法随机分为稳心组与黄精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稳心组予以稳心颗粒治疗,黄精组予以多花黄精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雌激素水平,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黄精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稳心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雌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改善,且黄精组改善程度优于稳心组(P<0。05);治疗期间黄精组与稳心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花黄精联合稳心颗粒治疗PMS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利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并改善其雌激素紊乱,且安全性良好。

    多花黄精稳心颗粒围绝经期冠心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相关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希坤
    20-2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相关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商河县中医医院心内科2型糖尿病相关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实验组(5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和恩格列净,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质量、用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AVI、LVMI、NT-proBNP、TNF-α、IL-6、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MLHFQ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AVI、LVMI、NT-proBNP、TNF-α、IL-6、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MLHFQ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恩格列净治疗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相关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降低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恩格列净临床疗效

    观察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罗勇刚曾思成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50)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观察临床疗效,对比心功能、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47/50)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57。04±6。55)%、心输出量(CO)(5。01±0。95)L/min、每博输出量(SV)(57。13±6。49)mL 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社会关系(82。47±4。55)分、生理(85。61±4。11)分、心理(84。16±4。51)分、环境(82。46±4。73)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39。98±2。02)mm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肯定,可加快心功能改善,缓解心绞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冠心病心绞痛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疗效生活质量安全性心功能不良反应

    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苏锦源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联合组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Vm、Vs、R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阻力指数(RI)水平对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Vm、Vs水平对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替罗非班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更佳,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血流动力学得到明显改善,促进其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安全性较高。

    盐酸替罗非班依达拉奉右莰醇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生活质量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临床分析

    林凯金郑秀珍林琳林梅花...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NOACs在HCM-AF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并行抗凝治疗的232例HCM-AF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和心脏彩超指标,以VKA为参考评估服用NOACs患者的临床结局风险。Cox模型用于评估95%可信区间的大出血或临床相关出血的危险比。结果 纳入研究232例患者中,90例(38。8%)接受华法林治疗(VKA组),142例(61。2%)接受NOACs治疗(NOACs组)。两组在人口学特征、临床合并症、实验室指标及基线心脏彩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在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分析中,NOACs组发生大出血或临床相关出血的风险低于VK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22)。与VKA组相比,NOACs组的全因死亡(log rank P=0。483)、心血管死亡(log rank P=0。888)和血栓栓塞事件(log rank P=0。996)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Cox多元回归分析中,年龄(HR:1。11,95%CI:1。05-1。18;P=0。001)和华法林治疗(HR:3。89,95%CI:1。48-10。24;P=0。006)被证明是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华法林相比,无论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既往缺血性卒中/TIA、慢性肝病和慢性肾病,使用NOACs抗凝治疗,患者大出血或临床相关出血风险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华法林相比,接受NOACs治疗的HCM-AF患者出现大出血或临床相关出血的风险降低,血栓栓塞、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发生率相似。

    肥厚型心肌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叶景芳朱朝勇
    36-3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凝血纤溶系统、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6例AIS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外周阻力(Rv)、血流平均速度(Vmean)、动态阻力(Dr)]及神经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PTT、P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Rv和Dr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Vmean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和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IS患者能有效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及脑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脑部神经功能损伤情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依达拉奉舒血宁注射液凝血纤溶系统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