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邬江兴

双月刊

1671-0673

xxgcxb@163.com

0371-81630442

450001

郑州市科学大道62号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公开发行的以基础理论、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的理工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大16开。办刊宗旨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大力提倡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本刊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大学在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展科学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学报主要刊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应用数学以及军队指挥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论文,技术报告,优秀学位论文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主要栏目: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报告,教学研究,专题译文,综述评论,科技动态。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领导和管理干部。本刊于2004年正式成为军事学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利用深度学习的非均匀无记忆信源恢复方法

    王振玉菅春晓刘成城赵安军...
    379-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均匀无记忆信源这一特殊自然冗余信源的接收端符号恢复问题,基于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设计一种将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和无记忆信源的符号分布随接收数据一起作为模型输入的神经网络译码器架构.并提出一种基于此神经网络的迭代译码算法,实现在发送符号分布未知情况下的自然冗余译码.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自然冗余可以提升接收端的符号检测性能,即使在信源分布未知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理论上最优的性能.

    自然冗余符号检测非均匀无记忆信源深度学习

    极端数据辅助的RSSE-PSP盲分离算法

    李钟书李天昀李放邱钊洋...
    384-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逐幸存路径处理(PSP)算法在处理成对载波多址(PCMA)信号盲分离问题时复杂度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端数据辅助的减状态序列估计逐幸存路径处理(RSSE-PSP)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基于PCMA信号中存在部分极端数据,按照单路源信号的参数估计结果去除频偏、相偏后能够凸显出极端数据,充分利用这部分极端数据,可以直接解调出源信号相应位置的传输符号,继而在PSP算法进行序列估计的过程中减少需要遍历的状态数,有效降低了PSP算法的复杂度,同时避免了极端符号位置的误码.仿真实验表明,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RSSE-PSP算法在分离复杂度和分离性能方面均优于传统的PSP算法.

    成对载波多址信号盲分离减状态序列估计逐幸存路径处理极端数据

    空时处理引起的GNSS信号失真分析与补偿方法

    常嵩雨贾学东陈国军
    3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会扭曲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信号的相关峰、降低捕获和跟踪性能,导致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下降.首先,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STAP在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准则下的相关峰失真,结果表明抽头数和空间相关系数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峰的畸变;其次,为优化抽头数和降低空间相关系数,提出基于天线阵列信干噪比(SINR)的自适应抽头算法和阵列稀疏配置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优化后的抽头数和阵列稀疏配置可以减少因STAP引起的相关峰畸变.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时自适应处理相关峰阵列稀疏算法自适应抽头算法

    SWIPT不可信中继系统安全性能的优化

    陈艳欧阳林芳
    397-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时间切换模式的无线携能传输(SWIPT)全双工中继系统,在中继为潜在窃听者的情况下,为提高物理层安全传输性能,提出一个由接收机进行协作干扰的方案,以及对能量传输和信息传输阶段的时间切换、源和目的节点的能量分配进行联合优化的算法.首先,中继节点为全双工SWIPT节点,在能量传输阶段接收射频信号中收集的能量,用于信息传输阶段信号的转发;其次,为防止不可信中继节点获得保密信息,全双工的目的节点在接收信号的同时进行协作干扰;最后,以最大化可达保密传输速率为目标,对时间切换因子、源和目的节点两个传输阶段的能量分配因子进行联合优化.仿真表明,对3个因子进行联合优化后,系统的可达保密速率要明显高于只优化其中2个、1个因子,或不进行优化的系统.

    无线携能传输时间切换协作干扰能量分配

    分布差异感知的联邦学习方法

    胡智尧于淼
    404-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联邦学习中非独立同分布的样本导致模型出现收敛慢、训练不稳定等问题,采用琴生-香农(JS)散度衡量不同用户的数据分布差异,对联邦学习的分布差异最小化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提出分布差异可感知的联邦学习方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表明,经过优化的数据分布,可有效加快联邦模型的训练准确率,使模型收敛到更稳定的状态.

    联邦学习数据共享非独立同分布分布差异梯度下降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的空气质量态势可视分析方法

    叶林陈晓慧刘海砚张然...
    411-416,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空气质量预测结果难以从时空多维展示分析结合深度学习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空气质量变化态势多维表达的交互式可视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多层二维卷积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2D-CNN+LSTM),用于提取空气质量时空特征进行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测;其次,从实际需求出发,设计空气质量态势多维表达可视化视图与交互方法;最后,构建可视分析系统,利用大气污染数据集进行案例研究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通过时序可视化、空间可视化及属性关联可视化等多视图协同交互,实现空气质量态势时空多维表达与分析,为空气质量防范治理问题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空气质量预测时空态势分析空气质量可视分析神经网络

    动态本体的知识图谱构建技术

    张婉晨郭黎张毅王彩璇...
    417-422,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知识图谱构建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本体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根据动态本体更新的优势增加图谱构建时的灵活性和兼容性.首先,通过同步定义动态本体法设计层次分明、本体子类相互独立的本体概念模型;其次,依据音形码和字符相似度结合的匹配算法在已有模型基础上,合并类似本体类、构建非类似本体类,生成新本体模型,并以此为上层逻辑映射结构化数据生成图谱数据内容;最后,采用本体更新算法将已有的芯片产业链本体模型更新为汽车产业链本体模型,以此验证算法可行性,并与实例数据结合存入Neo4j图数据库进行可视化展示,实现基于动态本体构建知识图谱的一体化流程.

    动态本体知识图谱图谱构建芯片产业链汽车产业链

    基于PSO-GA算法的后方仓库货位分配优化

    邱雄飞张桦赵润泽
    423-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部队后方仓库的货位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将传统的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遗传算法(GA)相结合,构建一种混合求解模型.结合实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该混合算法与传统的PSO和GA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有效提高仓库作业效率和货架稳定性,对后方仓库的货位分配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后方仓库货位分配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

    面向容器级多变体的Mimicveth网卡设计与实现

    席睿成张铮
    428-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容器级多变体执行(MVX)过程,针对容器级多变体系统分发时存在容器不能一对多通信、报文信息不匹配和TCP协议握手失败的问题,以及表决时存在报文时序乱序和报文分段分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imicveth网卡的多变体系统网络输入输出(I/O)分发表决方案.该Mimicveth网卡为分发代理、执行体、表决器之间建立一对多双向传输通道.实验验证,依托该Mimicveth网卡能够有效实现容器级多变体系统分发和表决,改善容器级多变体系统可用性,为后续面向容器的多变体系统研究发展提供了原型基础.

    容器多变体系统分发表决网卡

    基于Hadoop和MPP数据库混合架构的大数据集成平台

    张艳姣任晓阳
    435-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海量离散、多源异构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传统集成平台架构存在处理数据量级小、效率低、灵活性差、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分析困难等问题,构建基于Hadoop和MPP数据库混合架构的健康医疗大数据集成平台.综合运用两种架构的技术优势,利用MPP关系型架构执行处理结构化数据的复杂查询、多表关联、自助分析等逻辑加工场景,利用Hadoop分布式架构完成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并行计算.该集成平台采用逻辑分层和物理分区的建设策略,实现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集中采集、分类存储、有效整合,保证数据的治理质量和处理效率,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平台.

    健康医疗大数据Hadoop架构MPP数据库混合架构集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