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型建筑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

张美强

月刊

1001-702X

nbm999@163.com

0571-85175100 85062600

310003

杭州市中山北路450号

新型建筑材料/Journal New Building Material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唯一全面面向新型建筑材料行业的大型科技月刊。主要报导: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石膏制品、装饰装修材料、化学建材、塑料管材及异型材、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胶粘剂、减水剂、保温材料、建筑轻钢结构及金属建材、建筑陶瓷制品等。本刊为大16开本,彩印28页,内芯72页,全部采用进口纸胶印。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瓦斯隧道用气密性水泥混凝土致密性评价研究

    杜辉李晓龙王雪峰贾敬鹏...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密性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评估是瓦斯隧道建设的重要技术.研究了在不同掺量气密剂作用下C40混凝土的性能变化规律,采用含气量(4)、透气系数(K)、电通量(Q)、动弹性模量(Ed)多指标评价C20、C30、C40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利用灰色关联方法探究了 K与其他测试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密剂可有效降低混凝土透气系数而不影响抗压强度;以K为母序列,A、Q、Ed关联度均高于0.67,表明A、Q、Ed与K的规律一致,均可较好地反映气密性混凝土密实性;随龄期延长,混凝土电通量逐渐降低,而动弹模量略有升高,证明气密剂对水泥混凝土致密性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且前期效果更明显.

    瓦斯隧道气密性水泥混凝土致密性灰色关联

    大掺量粉煤灰制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及性能研究

    高新路珏宋普涛陈茜...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为特殊的施工环境,需要动态平衡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新拌流动性能和抗分散性能.研究了大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分散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不大于50%时,可以实现大掺量粉煤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制备.综合考虑材料性能和经济性能,粉煤灰掺量为50%时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性能较优,此时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分别为250、545 mm:屈服应力、塑性黏度分别为47.4 Pa、4.4402 Pa·s;抗分散性能良好;7、28 d抗压强度及水陆强度均达到一等品要求.

    粉煤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流变性能抗分散性力学性能

    粉煤灰的烧结动力学和烧结特性

    惠涛时启林杨超张雪晶...
    61-6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煤灰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膨胀仪研究了粉煤灰烧结速率与升温速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收缩率与烧结活化能的关系.考察了烧结粉煤灰试样体积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和气孔率与温度的变化.通过XRD和SEM分析了温度对矿相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速率与升温速率呈正比,升温速率越大越有利于烧结;烧结活化能随收缩率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小值出现在收缩率为4%时.此外,1200 ℃烧制的粉煤灰综合性能最优,体积密度2.16 g/cm3,吸水率0.36%,抗折强度56.06 MPa,气孔率0.77%.

    粉煤灰烧结活化能烧结速率物相演变微观结构

    粉煤灰对水泥砂浆碳化特性的影响机制

    马彦涛史玉柱杜征宇李茂森...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抗压强度、碳化深度、XRD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红外光谱等研究了加速碳化环境中粉煤灰替代率(等质量替代水泥)对水泥砂浆抗碳化性能和内部微观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砂浆试样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替代率增大而明显加深,抗碳化性能随碳化龄期的延长和粉煤灰替代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碳化后氢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钙矾石消失,生成方解石和球霰石等碳酸盐晶体.碳化生成的碳酸钙微晶体可以发挥一定的填充作用使浆体微结构更加致密.

    砂浆粉煤灰抗压强度碳化深度微观结构耐久性

    短切碳纤维分散方式及对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郭炎飞刘博郅真真刘秋杰...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H2O2和NaClO对短切碳纤维进行表面氧化处理,并采用PCE、HPMC以及超声对其进行分散处理,制备短切碳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氧化处理后,短切碳纤维表面亲水含氧官能团羟基和羰基含量增多,表面粗糙度增大;氧化处理后的短切碳纤维在PCE溶液中分散效果最好;短切碳纤维的加入有效提高石膏硬化体的抗压强度,当掺1%采用PCE分散处理的6 mm短切碳纤维时,石膏硬化体强度最高,较未掺时提高72.4%,这是由于PCE在短切碳纤维表面的吸附性和PCE与石膏颗粒反应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双重作用提高了短切碳纤维在石膏浆体中的分散性,进而提高了短切碳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

    短切碳纤维分散性表面氧化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减水剂与磷建筑石膏适应性研究

    马焕入陈德玉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磷石膏制备磷建筑石膏,磷建筑石膏存在拌和需水量大、耐水性差等缺点,在实际使用中需要使用减水剂,而部分减水剂在酸碱度变化时作用于磷建筑石膏的效果差异较大,分别利用3种减水剂对磷建筑石膏改性,探究减水剂种类、掺量对磷建筑石膏性能影响规律.通过将NaF引入天然石膏模拟磷建筑石膏,探究F-对半水石膏浆体中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具有缓凝增强的效果,掺量为0.4%时,样品绝干抗压强度提高了 30.79%,且聚羧酸减水剂具有优异适应性,半水石膏浆体pH值在9.98附近时,0.2%聚羧酸减水剂使绝干强度提高了 63.54%;同时NaF的引入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缓凝性,且导致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有一定下降.

    磷建筑石膏减水剂杂质

    花岗岩石粉特性及其掺合料性能研究

    周诚兮文志权陈儒发任龙芳...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验证不同类型花岗岩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在胶砂或混凝土中的适用性,推进石粉应用,采用3个地区的花岗岩石粉作为掺合料,研究单掺以及复掺粉煤灰、矿粉、硅灰对胶砂流动性能及强度活性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掺甘肃地区花岗岩石粉的胶砂流动性较差,但其活性指数高于单掺广东和四川地区花岗岩石粉的,单掺各花岗岩石粉胶砂流动度比均小于100%,强度活性指数总体在65%,说明花岗岩石粉是一种惰性材料,其掺入对胶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将花岗岩石粉分别复掺粉煤灰、矿粉、硅灰后,流动性和抗压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3种复掺体系胶砂的7 d强度均高于基准组,说明矿物掺合料对于提高胶砂早期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花岗岩石粉矿物掺合料流动度比强度活性指数

    搅拌站废浆上清液及干粉在水泥中的作用机理

    孙禹豪何廷树潘小让李娜...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搅拌站废浆上清液与干粉对水泥性能的影响机理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废浆干粉会显著增加水泥用水量,当废浆干粉掺量为30%时,用水量增加29.2%.废浆上清液与干粉二者共用时,会略微降低水泥用水量.废浆干粉能够显著缩短水泥凝结时间,而上清液对水泥凝结有延缓作用,二者共用时,对凝结时间无明显影响.当干粉掺量不大于10%时,强度符合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P·O42.5R水泥的要求;上清液对水泥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二者共用时,随着废浆上清液掺量的增加,水泥抗折、抗压强度降低.

    搅拌站废浆干粉上清液力学性能

    碱-矿渣-偏高岭土基地聚物干燥收缩研究

    崔潮邰文玉孙小惠王岚...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矿渣-偏高岭土基(ASM)地聚物具有可常温固化、快凝早强、耐腐蚀等特点,但其收缩率较大,限制了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研究了激发剂模数、激发剂浓度及液固比对ASM地聚物干缩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SM地聚物的干缩率随着激发剂模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激发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液固比的增大而增大.在碱激发剂作用下,ASM地聚物发生了地质聚合反应和矿渣水化反应,当体系中以矿渣的水化反应为主导反应时,内部结构产生更多的孔隙及更大的孔径,且硬化浆体疏松开裂,干缩率较大.

    地聚物干燥收缩孔径分布水化热聚合反应碱当量

    钢渣基胶凝材料在土壤固化中的应用研究

    卢进赵国权张铮钱晓明...
    101-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固废钢渣存在排放量大、利用率不足等问题,设计研究了一种钢渣基胶凝材料,并将其应用于土壤固化.对比探究了钢渣基固化土和水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浸水膨胀率、抗干湿循环和抗冻融循环性能.综合考虑材料成本和性能,钢渣基胶凝材料的最佳掺量为7%.在此掺量下,钢渣基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水泥固化土,且随着钢渣的粒径减小,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钢渣基固化土的水稳定性和抗干湿循环性能优于水泥固化土,浸水膨胀率相近,能满足一般工程应用的要求;而抗冻融循环性能均表现较差,无法满足严寒地区特殊使用的要求.

    钢渣固废综合利用土壤固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