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刘仓理

双月刊

2095-4980

xxdz@caep.ac.cn

0816-2487503 2495174

621999

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Journal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ernicus)收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刊号CN51-174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 2095-4980,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球面模型的单运动平台无源定位方法

    国辛纯胡亚杜宇峰赵乾宏...
    1127-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地球曲率影响,传统基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位模型随着侦测距离的增大,定位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远距离目标定位跟踪精确度。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球面模型的单运动平台定位方法,将平面直角函数方程转换为球面三角函数方程,降低地球曲率误差影响;利用无轨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实现复杂非线性观测方程迭代求解及远距离目标高精确度位置估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球面模型的定位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确度,定位精确度提升 0。3%R~0。6%R。

    球面模型单站无源定位无轨迹卡尔曼滤波测向

    基于共形极化敏感阵列的MUSIC算法角度分辨力研究

    皮楚吴迪何昉明
    1133-1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超分辨能力的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在基于共形极化敏感阵列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测向应用中的角分辨力问题,提出了谱函数角分辨力的定义与分辨角门限。利用MUSIC算法零谱的定义近似推导了在渐进有偏条件下的期望值,并针对矢量阵列与标量阵列模型分别得出了相应的角分辨力表达式。以均匀圆形阵列为例,根据计算机仿真模型定量分析了各参量对角分辨力的影响,对比了标量阵列与矢量阵列的分辨角门限统计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样的阵列及信号源参数设定条件下,标量均匀圆阵的分辨角值普遍高于矢量均匀圆阵。

    被动测向极化敏感阵列角分辨力多重信号分类算法

    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现状研究

    张坤高博冀亚玮谢宗甫...
    1142-115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得益于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和互联网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深度学习(DL)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最显著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已经成功实现商用。然而随着网络层数越来越深,对计算能力和内存需求急剧上升,如何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加速并在硬件加速器上部署的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开发神经网络的优势出发,介绍了FPGA的多种开发方式,详细论述了部署和加速卷积神经网络的各种优化策略,以及采用不同优化策略的FPGA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性能表现。最后,展望了FPGA卷积神经网络加速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卷积神经网络FPGA加速器网络压缩卷积算法脉动阵列

    基于国产CPU环境的国产数据库历史数据迁移技术

    毛冬张辰陈又咏刘永清...
    1154-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数据迁移方法存在数据迁移耗时长、存储空间最大占用率较高、迁移学习错误率高和被访问数据在线概率低的问题,开展基于国产CPU环境的国产数据库历史数据迁移技术的研究。首先在国产CPU环境中集群部署系统软硬件,提高历史数据在国产数据库之间的迁移速率。其次建立孤立森林模型,将历史数据输入孤立森林模型中展开趋势预测,剔除国产数据库中存在的异常数据,减少待迁移的数据量。最后,构建数据迁移模型,并采用交替优化策略求取模型最优解,完成国产数据库历史数据的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数据迁移时间为18 min,储存空间最大占用率在10%~25%之间,ALC指标值为0。78~0。95,被访问数据在线概率能够始终保持在97%以上,证明该方法数据迁移耗时较短,存储空间最大占用率较低,迁移学习的错误率低,访问效率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国产CPU国产数据库孤立森林模型交替优化策略数据迁移技术

    具有阈值可调功能的磁自锁MEMS惯性开关

    王欣玥李严军屈明山熊壮...
    1161-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一种阈值为5g的低g值磁自锁微机电系统(MEMS)惯性开关,具有阈值可调和自回复功能。该惯性开关的惯性敏感单元由1个方形质量块、1块固定在质量块下的方形棋盘状磁铁和4根支撑它的方形阿基米德螺旋梁组成。磁铁和4块位于移动电极下方的铁磁性固定电极、双层平面线圈一起共同实现磁自锁和阈值调节功能。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利用激光加工和PCB工艺制造样片机,并通过离心机对样品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制作的MEMS惯性开关在垂直敏感方向上的阈值加速度为5。27g,通过施加-0。5~0。5 A范围的电流,阈值的调整范围为6g~3。75g。结果表明此结构能够在实现闭锁功能的同时,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实现自回复,且在一定范围内阈值可调。

    微惯性开关低g值开关阈值可调电磁执行器

    一种10 kV/10 ns/20 A全固态脉冲源设计

    石小燕杨浩郑强林闫二艳...
    1168-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等离子体研究所需的半高宽约10 ns的高压高重复频率脉冲输出,采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开关串联构成的2组高压开关模块,利用传统电容储能脉冲产生电路和脉冲切尾电路相结合产生窄脉冲。结合开关实际工作需求,开展了窄脉冲产生电路适应性设计及仿真优化;依据优化结果,搭建窄脉冲产生电路实验装置。经测试,在500 Ω负载上获得了峰值电压约10 kV、半高宽约10 ns、前沿约6 ns的脉冲输出。

    全固态脉冲源窄脉冲发生器10ns半高宽等离子体应用

    真空环境温度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的影响

    原青云张希军段赛赛
    1172-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的带电程度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温度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影响的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航天器材料表面充电模拟实验系统,研究电子辐照下温度变化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束流密度分别为0。5 nA/cm2、1 nA/cm2、2 nA/cm2 时,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平衡电位随着束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束流密度一定时,在243~363 K范围内,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平衡电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束流密度越大,温度变化对平衡电位的影响越小,这一研究结论可为航天器介质材料面对温度变化时带电防护提供参考。

    束流密度平衡电位聚酰亚胺表面充电温度

    征稿启事

    后插1-后插7页

    《长波光子探测、感知与应用》专栏发刊词

    赵自然王迎新邓建钦田震...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