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刘仓理

双月刊

2095-4980

xxdz@caep.ac.cn

0816-2487503 2495174

621999

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Journal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ernicus)收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刊号CN51-174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 2095-4980,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反射镜光管理结构的高响应有机光电探测器

    崔久朋梁浩琪孙华斌于志浩...
    1009-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无机材料光电探测器相比,使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备的光电探测器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易于集成、柔性好、延展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但由于吸收层较薄,外部量子效率(EQE)和响应度通常较低。因此,如何利用不同的光学结构最大化有机薄膜吸收层的吸收率被广泛研究。本文成功制备出一种基于光管理结构的高响应度有机光电探测器。实验结果表明,在-10 V的偏压下,暗电流低至3。2 nA。对于有机吸收薄层,在260~980 nm波长下均具有良好的光电流响应,尤其在850 nm波长下获得了0。03 A/W响应度。与普通的有机光电探测器相比,具有光管理结构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响应度显著提高了530%,比探测率增加了一个数量级,整体量子效率提高了200%。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光学增强结构对这种薄膜吸收层光电探测器的重要性,其性能尚可进一步提高,可媲美传统厚膜吸收层光电探测器。

    有机光电探测器反射光管理结构光电导体

    基于自编码器的动态协作中继系统

    吴楠王悦然王旭东
    1014-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大多数现有端到端自编码器(AE)仅适用于点对点的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AE的动态协作通信系统,将基于深度学习的AE扩展到多点通信系统。构建了3个神经网络子系统,分别用于学习发送端、中继节点和接收端的最佳编码、传输和解码,通过三者的联合训练达到多点通信系统的最佳传输性能。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一维卷积层进行信号特征的提取及学习,中继节点通过引入密集层和一维卷积层,支持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两种经典的中继协作方式。仿真实验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以及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提出的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协作方式,其误码性能均优于单一点到点通信系统,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该系统支持动态的节点拓扑结构,在无需额外训练的条件下,本系统支持中继节点数量实时变化。

    自编码器动态中继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OpenMP的航迹融合并行优化方法

    吴静谢晓霞艾小锋赵锋...
    1021-1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组网雷达中分布式数据融合计算量随数据量增大急剧增加的问题及航迹融合中最耗时的航迹关联环节,提出一种基于OpenMP的多线程优化方法。通过OpenMP并行计算雷达航迹间的关联距离,提升内部算法运算速度,并将数据接收、融合处理和结果输出过程进行多线程处理,进一步加快外部数据交互速度,提升融合处理整体时间性能。以大容量目标场景为测试用例,评估处理时间和优化加速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并行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运算速度。

    航迹融合航迹关联并行优化多线程OpenMP技术

    基于运动平台中心对称阵的相干信源DOA估计

    刘长远
    1029-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存在多径问题时,圆阵的空间谱测向性能会严重下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运动平台的中心对称阵平滑空间谱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阵列在空间上的平移,得到多个平移后的协方差矩阵;同时利用中心对称阵的对称性,将接收数据反向处理,获得虚拟阵列数据的协方差矩阵。之后对所有协方差进行叠加,可获得一个新的满秩的协方差矩阵,实现解相干处理,完成信号的来波方向估计。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具备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均匀圆阵空间平滑算法超分辨相干信源

    与硅微器件集成的MEMS皮拉尼计

    秦宜峰刘振华施志贵张青芝...
    1038-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圆片级真空封装现有的检测难、易泄漏等问题,提出一种可与硅微器件工艺兼容、并行加工于同一腔体的皮拉尼(Pirani)计设计与加工方法,用于圆片级真空封装后腔体的真空度检测。采用SOI硅片对皮拉尼计结构进行加工,通过金硅键合方式对器件进行圆片级封装,同时采用硅通孔(TSV)的纵向电极引出方式,改善气密封装问题。测试结果表明,皮拉尼计电阻在线性区间的温度系数为1。58 Ω/℃,检测敏感区间约为1~100 Pa,灵敏度达到61。67 Ω/ln(Pa)。提出的皮拉尼计可与硅微器件并行加工,为圆片级真空封装腔体的真空度在片测试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

    真空检测皮拉尼计硅微器件圆片级真空封装

    集成侧墙技术的80 nm栅GaN HEMT

    孔欣
    1044-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业界主要采用电子束曝光技术制作高频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的深亚微米T型栅,存在效率低下、良率不足和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采用集成侧墙技术,在6英寸工业化产线上首次成功制造了纯光学曝光的80 nm T型栅GaN HEMT,并对器件性能参数进行了全面表征和分析。器件单位栅宽(每毫米)下,最大输出电流Id,max为993 mA,峰值跨导Gm,peak为385 mS;阈值电压Uth为-3。25 V,关态击穿电压超过80 V;电流增益截止频率(fT)和功率增益截止频率(fmax)分别为64 GHz和175 GHz。在28 V工作时,器件在16 GHz下的饱和输出功率、功率增益和功率附加效率分别为26。95 dBm(每毫米4。9 W)、11。08 dB和49。78%;在30 GHz下器件的饱和输出功率、功率增益和功率附加效率分别为26。15 dBm(每毫米4。1 W)、8。8 dB和44%。结果表明,集成侧墙技术在深亚微米GaN HEMT制造中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光学栅侧墙短沟道效应深亚微米

    《智慧物联网感知、传输与应用》专栏发刊词

    吴大鹏路兆铭甄岩杨鹏...
    后插1页

    征稿启事

    后插2-后插11页